APP下载

语文教学民俗化渗透研究

2016-12-13魏永斌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民俗

魏永斌

一、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在世界各国都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时候,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物质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学校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充实语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了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宗教信仰、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录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真实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学校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通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学校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如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然而通过品读杜牧的《清明》,则可知作者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心事。

(三)通过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最早的风俗活动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后来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清明时节的祭祖、中秋时节的赏月、重阳时节的赏菊、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准则。传统节日对学生的陶冶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作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四)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而是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比如古代诗文中常常涉及古代文人的“出世”“人世”思想,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虽然在过去历代都有高人归隐乡里,如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仁人志士仍然是积极人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总之,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扩大知识视野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恰当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民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传统节日礼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