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2-18叶盛杰

学理论·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策

叶盛杰

摘 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贬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妄图从根本上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研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和它进行最坚决彻底的斗争。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策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45-02

在东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今天,历史虚无主义又再度沉渣泛起,它否定自己国家的历史、蔑视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说得一无是处,为害甚烈。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唯心主义历史观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它打着“反思历史”“还原真相”“告别革命”“重新评价”等幌子,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旨在否定我国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对它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批判,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根源

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理论根源是历史唯心主义。受唯心史观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事实常常主观臆断,随意裁剪和拼凑,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对历史人物进行黑白颠倒。并且把握不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故意夸大我国历史上的某些失误,其目的就是颠覆我国的政权,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另外,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性质上的差异是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资本主义制度代表的却是资产阶级等少数人的利益,这就决定了两者的对抗性。自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就竭尽全力,用各种方法来扼制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的泛滥就是西方敌对势力采取的一种手段。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搞乱人民的思想,模糊大众的政治信仰

“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在社会上导致严重的消极后果。”[1]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它以“反思历史”“还原真相”和“重新评价”为名,肆意篡改中国近现代历史,编造“历史真相”,颠倒历史是非,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传递一套完全不同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点,并且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邪教,百害而无一利,要求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原本确信无疑的主流认识变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种错误思想在社会的传播,不仅容易造成广大群众在历史观、价值观评价方面的混乱,还降低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目的就是搞乱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瓦解人们已经建立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

(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虚无主义宣扬“告别革命”,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只起到破坏社会的作用,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假如在中国没有发生革命,而是实施改良,中国早就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应当“告别革命”。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2]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只有发动革命,才能推翻旧势力,成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做主。历史虚无主义还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生的一些阶段性错误大做文章,以此来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成就,用改革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后的历史,并且宣扬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误入歧途,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3]如果否定了这些,就等于否定了我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恰好迎合了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目的。

(三)混淆是非善恶,抹黑革命领袖和先烈

历史虚无主义混淆是非善恶,甚至忠奸不分。历史虚无主义者极力为李鸿章、袁世凯、汪精卫等汉奸、卖国贼翻案,宣称他们是爱国者;为戴笠、张灵甫等残忍杀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反动派“正名”,并把他们奉为民族英雄;有些论者认为仅仅凭蒋介石个人的日记就可以改写中国的近代史,史书中记载的蒋介石是不真实的,只有日记中的蒋介石才是真实的。反过来,他们却把刘胡兰牺牲的原因说成是反动派让共产党站出来,乡亲们往后退一步,由于刘胡兰脑子反应慢,没有及时后退而遇害;還把黄继光堵枪眼说成是因为摔倒撞在了枪眼上,邱少云趴在火里一动不动说成是违背生理常识等等,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完全颠倒了历史的黑白,毁坏这些英雄在人民心中高大的形象。他们还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无限夸大,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以此为缺口全面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贬低中国文化,消解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并且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得到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而历史虚无主义极力贬损和否定中国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说成是“黄色文明”,是庸俗的文化,而“蓝色文明”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高尚文化。把中国本土文化说成是旧文化,把西方文化说成是新文化,鼓励中国人民与过去的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创造新文化。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整体利益,而历史虚无主义却宣扬个人利益至上,反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传播暴力、淫秽等低俗文化,目的就是让中国人民丧失文化根基,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

(一)牢牢抓住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毛泽东曾经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制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4]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必须牢牢抓住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要牢牢抓住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元论,反对多元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和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最后要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中国特色;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紧跟学术前沿,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捍卫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另一个就是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进行认识的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它在科学地认识人类历史、推翻和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坚持唯心史观,歪曲和抹杀历史事实,主张用历史选择论代替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夸大个别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否定革命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拿起唯物史观这一思想武器,“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5],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历史事实、分析历史事件,坚持客观性、规律性和整体性的原则,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研究历史事实,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加强对国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用各种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毕竟人民群众是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由于他们仍处于学习阶段,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的判断能力比较弱,容易对一些片面化、情绪化的论断产生共鸣。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他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抵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四)严明党纪,从严治党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如磐石,经受住重重考验,关键就在于拥有铁一般的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7]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公然违背党的纪律,公开污蔑和批判苏联共产党和党的领袖,对社会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最终落了个亡党亡国的结局。我国必须从中吸取教训,要严明党纪、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篡改历史、制造思想混乱、丑化党的领导、破坏社会主义等违反党纪国法的败类给予最严厉的处罚,时刻维护党的形象。

(五)提高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将文化软实力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文化发展体系与制度。也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采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方式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品牌产品,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还要开发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反对崇洋媚外,又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在文化自信中走向文化自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

(六)强化对新媒体的监管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大量方便快捷信息的同时,也遭受着诸多不良信息的侵蚀。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也倾向于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传播错误的思想,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必须强化对新媒体的监管,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在互联网平台上培养一批善于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优秀战士,对反动言论予以打击,净化网络空间。另一方面,激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正能量,积极主动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言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广大人民群众。

龚自珍曾经指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8]要使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历史虚无主義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任其泛滥,后果将不堪设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例子历历在目,我们必须吸取前者的教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2014(5).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8]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