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孩子情绪正能量
2016-12-13张怡筠
张怡筠
“冬日抑郁”侵扰孩子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研究发现,抑郁症已经成为影响孩子健康的一大危害。其中,“冬日抑郁症”正是在冬日特有的季节因素中产生的。这是因为,冬季日照时间明显缩短,室外活动减少,孩子接受的阳光刺激少,人体内分泌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干扰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转,由此容易出现倦怠、懒散、精力不易集中等症状,情绪更会莫名地感到烦闷压抑。
虽说“冬日抑郁症”具有特殊的季节性,当春日阳光重温大地,孩子们的身心将被唤醒,然而,由于人格特质尚未定型,如果长时期处于情绪低频区间,记忆细胞会主动记录并回播这一状态,长久如此便会形成一种负面情绪的固定思维,从而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所幸的是情绪充满弹性,其奇妙之处在于,如果能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正确的干预,情绪便会从低频区跃至高频区间,从而带动身心“拨乱反正”。而这就要求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多一份用心和细心,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干预疏导不良情绪,在亲子沟通中帮助孩子奠定积极乐观的情绪基础,以勇于面对任何挫折和情绪困扰,为幼小的身心创造出足够的欢乐原动力。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有好情绪
情绪就本质而言是一股一股的能量波动,情绪越正面,能量越高,反之则越低。所以,要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情绪状态,就要帮助孩子改造四周较弱的负能量磁场,产生出正能量磁场。
父母们可以从基本维度着手让孩子收获正能量,即自信、乐观、能干。让孩子知道,他是好看的、自信的、乐观的,在社交互动中,他能够讨人喜欢,是受欢迎的。其中,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情绪地基,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出更多人格能量,例如,乐观、勇敢、负责、信任、对人友善等。
有的父母平时也很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可是孩子看起来还是那么容易焦虑、不自信,动不动就发脾气哭闹。这很有可能是用错了方法。不少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只要孩子看起来“乖”,那就是好的,而不问孩子的心情好不好。举例来说,孩子从学校回家,这些父母常会问:“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老师上课教了什么?你学会了吗?”而非“你在学校有没有做过有趣的事情?”另外,过分溺爱孩子也是现今家庭常会陷入的误区,从而日渐形成自负、依赖、不能面对挫折等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需要有意识地调整教养态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创造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心情作用明显。假如父母间亲密和谐、互敬互爱,就会使孩子感到温馨和愉悦,心情亦随之开朗。同时,父母的榜样也很重要,要给孩子树立自信、从容的形象,切不可经常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父母扼杀孩子自信最快的方法就是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的孩子……”如果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一定要就事论事,语气温柔且坚定。
肯定孩子的人格特质,只批评他的行为 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千万不能批评他的人格特质,最忌讳的是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笨”,而应换一种方式,例如:“你说好做某件事,但是你现在却……”,客观、不加感情色彩地评价孩子的行为。
给予孩子情绪支持,坚持约定的行为规范 比如当孩子吵着闹着要买某样不该买的东西时候,父母要先关注到孩子的情绪需要,对他说:“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个东西”,同时坚持行为规范,说好不买就是不买。如果孩子哭闹,父母需要陪着孩子发泄情绪,但是承诺不能被打破。
让自信与孩子为伴
自信是所有重要心理特质的基础,为了将孩子的情绪调至积极状态,拥有抵御“冬季抑郁”的强大正能量。
发现自己的优点(察觉自信) 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父母在平时多鼓励和启发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会让孩子更自信。
发现并学习他人优点(强化自信) 自信的孩子懂得欣赏他人,父母可以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更多地发现并学习对方的优点,例如:妈妈的勤劳、温柔;爸爸的勇敢、执着;爷爷的乐观、认真;奶奶的慈祥、可亲……
有心的父母还可以在周末固定设立一个“优点总结大会”,全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评选出“本周优秀家庭成员”,说出欣赏他的理由,并颁发自制的“自信奖状”。从而让孩子时刻与高频的情绪正能量对接,提升自我情绪水平。
信任并尊重孩子(固化自信) 自信的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日常生活中,父母多和孩子进行一些平等交流的活动,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论是否采纳,都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解释原因,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从而获得家庭责任感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