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动意识和能力

2016-12-13卢花花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室环境

卢花花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多练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很容易听懂,但在做练习时就做不出,这是学生没有将知识理解透彻的缘故,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理解透彻。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后能自己主动进行练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也一般注重讲课的结果,而忽略了解题的过程,导致学生解题能力的缺乏。新课改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自学能力需要从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慢慢地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一个经常被教师忽略,但对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影响的因素,那便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不仅指的是学生每天所处的教室环境,还有一种不存在于实际中的精神环境。在中国的教学,教师上课都是在教室中,学生每天待的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教室,拥有一个干净舒适的教室环境,可以愉悦学生心情,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好感,故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每天清理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个精神上的学习环境,例如:一个班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在学习,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会不由自主的进行学习,而如果一个班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玩闹,那么另外在学习的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也会停下学习。这是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不存在的精神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不仅如此,在学习过程中,生生和谐,师生和谐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约束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喜爱学习。

二、创建情境,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便不喜欢数学,有一部分学生是听不懂教师的授课,放弃数学,而有些同学是觉得数学枯燥,不想听课等。对于这些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分数时,可以引用学生分饼干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有欲望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数学。

三、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会学习

小学生刚接触学习不久,并且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全,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只会知道麻木地做题,没有针对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每次在做完练习后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写出自己不太理解的知识点以及已经可以完全运用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自己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进行自学时也就可以根据自己尚有欠缺的知识点进行着重练习,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熟悉的知识点便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快了学生的自学效率。

四、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面对一些文字多的题目,稍加扫一眼便会略过,学生潜意识便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可实际上可能那个题很简单,只是说明文字多点而已。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都有着这样的情况,这是一种自信心缺乏的表现,学生对数学没有自信心,在课余时间自然便不会主动去进行学习,想要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主动学习意识,还需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自信。每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水平都不一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层,分为a、b、c三层,进行分层学习,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能力去达到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自信,有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有着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学习能力,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去爱上数学,只有内心喜爱数学,才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去学习,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且要增加学生对数学的自信,许多学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挫折,才对数学弃之不理。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自信。(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室环境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环境清洁工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