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计时的
2016-12-13童义清
数学小灵通(1-2年级) 2016年12期
□童义清
古代是如何计时的
□童义清
上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日出、日入作为作息的标准时间,就相当于把一天分为两部分,这是天然的不等时记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那时对白昼各个不同时刻已经有专门的名称,例如:旦、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莫(暮)、夕等。后来,在夜间有五更五点计时法,即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并形成敲梆报时的习惯。
西周时代,为了计量时间,根据太阳的运动,把一天分为十二个等长的时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另一种等时制是把一天均分为一百等份,即百刻制,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计时法,其产生年代尚无定论,但关于百刻计时的资料,既有文字记载,也有出土文物印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指出“昼夜百刻”,东汉马融注解《尧典》时说:“古制刻漏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刻;昼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这里所讲的古制,是指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汉以后历代都将十二时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用,因此,各个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变。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