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的对比研究

2016-12-13杨桑杰草周俊林李海林

甘肃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双源毛刺肾癌

杨桑杰草,吴 军,周俊林,李海林,任 燕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甘肃 兰州 730000)

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的对比研究

杨桑杰草,吴 军△,周俊林,李海林,任 燕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甘肃 兰州 730000)

对比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双源多层螺旋CT对其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癌细胞在排列方式上和平扫之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和增强扫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22.22%的无短毛刺征出现了肾包膜侵犯现象,68.75%的短毛刺征中会出现肾包膜侵犯现象;病理和肾癌CT的Robson分期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征象和肿瘤内部结构存在相关性,双源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诊断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病理结果

临床上,原发性肾细胞癌简称为肾癌,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该肿瘤在肾脏恶性肿瘤中占有85%~90%的比重[1]。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早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所以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对其进行诊断[2]。本研究主要对比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29例进行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女36例,男93例,平均年龄为(57.5±2.5)岁。将WHO病理分类作为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具体为:13例为嫌色细胞癌,30例为乳头状癌,84例为透明癌细胞,2例为其他类型。

1.2 检查方法

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人员要嘱咐患者在进行CT扫描之前禁水、禁食4~6h。扫描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双源64排CT机,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腹盆部屏气定位相,T11水平到耻骨联合水平为整个扫描范围,再平扫患者腹盆部,然后增强扫描肾脏三期,经过患者右肘静脉采用双筒5注射器以1.5mL/kg的体质量进行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将注射速率控制在每秒4.5mL,完成注射后,再将40mL生理盐水注入。对患者进行人工智能触发式扫描。将患者腹主动脉肌膈水平定为触发点,将触发阈值设置为100HU,进行动脉期延时6秒扫描,将肾实质期设置为100s。最后对患者进行肾脏排泄期扫描,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明,选择合适的扫描时间,将扫描时间控制在7~180min。

1.3 观察指标

双源多层螺旋CT诊断与观察内容:患者肿瘤形态、边缘、部位、强化方式等。病理切片HE染色诊断与观察内容:肿瘤内是否出现囊变、出血、坏死现象;假包膜形态(无包膜、包膜呈锯齿状或者不完整、包膜完整)、肾癌细胞排列方式(囊样、小管状、乳头状、实性)。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对涉及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s)代表,对涉及的计数数据进行统计时,选百分比代表。

2 结果

2.1 患者CT征象分析

对本研究中129例患者进行CT平扫之后发现35例为不规则形(其中32例伴有分叶),还有94例呈现出类圆形。其次,经过平扫之后发现34例为高密度者,58例为等密度者,37例为低密度者。表现出密度不均与患者70例,密度均匀患者48例,可见坏

死42例,伴有出血现象96例。

对本研究中129例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之后发现,有64例患者病灶表现出明显强化现象(高于40HU),48例患者病灶表现出中度强化现象 (处于20HU—40HU之间),17例患者病灶表现出轻度强化现象(低于20HU),由此可知,患者病灶主要表现为明显强化以及中度强化现象。其次,患者囊变区、坏死区以及出血区没有出现强化现象。肿瘤边缘出现了短毛刺征或者假包膜,假包膜有115个,短毛刺征45个。2例患者在延迟扫描或者肾实质期扫描时呈现出相对高密度,4例患者呈现出等密度,10例患者呈现出略低密度,还有113例患者呈现出相对低密度,并且边界表现得更加清楚。经过CT扫描之后,有81例患者不存在短毛刺征,48例患者存在有短毛刺征。以Robson分期对患者进行CT分期可知,2例为ⅣB期,8例为ⅣA期,10例为ⅢC期,20例为ⅢB期,6例为ⅢA期,21例为Ⅱ期,62例为Ⅰ期。如图1所示。

图1 CT扫描

2.2 患者病理结果分析

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患者分类为:13例为嫌色细胞癌,30例为乳头状癌,84例为透明癌细胞,2例为其他类型。其中透明癌细胞所占比重最大,为65.12%。其次,肾包膜没有受侵者78例,肾包膜受到侵犯者51例。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具体为:2例为ⅣB期,10例为ⅣA期,11例为ⅢC期,24例为ⅢB期,7例为ⅢA期,21例为Ⅱ期,54例为Ⅰ期。

2.3 患者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分析

对肾癌细胞病理特点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肾癌细胞类型和CT增强扫描强化程度、CT平扫密度之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P<0.05)。癌细胞在排列方式上和平扫之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和增强扫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性和小管状排列在显著强化中较为常见,乳头状排列在中等强度中较为常见,囊性排列在轻度强化中较为常见。

其次,CT图像中所显示的短毛刺征和病理中的肾包膜侵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2.22%的无短毛刺征患者出现了肾包膜侵犯现象,68.75%(33/ 45)的短毛刺征中会出现肾包膜侵犯现象。对病理和肾癌CT的Robson分期进行一致性分析后得知,其Kappa值为0.75,这也就充分说明了病理和肾癌CT的Robson分期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

3 讨论

肾细胞癌属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肾癌可以通过血运、淋巴途径以及直接浸润等途径进行转移,肾癌会将肿瘤包膜穿破,然后再向肾盂进行直接侵入。其中肾癌转移最重要的途径为血运转移,哎细胞会对患者的静脉进行侵犯,然后再慢慢的向毛细血管、肾内静脉以及肾静脉进行转移,并且会有瘤栓在静脉中形成,进而会慢慢的经过下腔静脉,一直到达右心房中。因为该疾病在临床上没有特异性,只会出现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在疾病晚期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通常是在进行体检的过程中才发现该疾病的存在,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腰痛以及无痛性血尿等。针对患者以上状况,临床上应该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此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研究显示,对肾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主要以低密度和等密度为主,只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高密度[3]。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皮质期表现出明显强化现象,透明细胞癌属于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4]。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13例为嫌色细胞癌,30例为乳头状癌,84例为透明癌细胞,2例为其他类型。其次,研究显示,肾癌患者病灶边缘变化能够作为肾癌是否突破包膜的有效判定标准。有学者提出,CT中短毛刺征在病理中主要表现为肾周结构表现以及肾癌侵犯肾包膜[5]。本研究结果显示,CT图像中所显示的短毛刺征和病理中的肾包膜侵犯存在统计学意义。通常情况下,生长较慢肿瘤或者侵袭性较弱肿瘤中假包膜出现率较高。病理中,肿瘤假包膜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进行膨性生长,进而促使邻近正常肾实质受到推压,纤维组织以及被压缩的肾实质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征象和肿瘤内部结构存在相关性,双源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诊断肾细胞癌。

[1]张志林,宋晓,汤建华等.64排螺旋CT在老年肾细胞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 (10):2404-2406.

[2]张志林,宋晓,汤建华等.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点及其病理特征[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7):82-85.

[3]刘静红,刘爱连,田士峰等.单源双能CT成像虚拟平扫在肾细胞癌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 95(41):3333-3336.

[4]王宜旭,梁盼,赵松等.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对比[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4):549-551, 552.

[5]刘学玲,邹新农,陈宏伟等.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与嫌色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52-56.

R737.11

△ 通讯作者:吴军,Emil:13919178580@163.com.

猜你喜欢

双源毛刺肾癌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