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市强势推进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

2016-12-13湖州市国土资源局朱仲华

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矿废弃地湖州市

湖州市国土资源局 朱仲华

湖州市强势推进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

湖州市国土资源局 朱仲华

湖州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建筑石料生产基地,工矿废弃地资源十分丰富,综合利用潜力很大,全市可综合利用的工矿废弃地资源约8.57万亩。去年以来,湖州市坚持生态优先导向,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强势推进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走出一条“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矿地资源综合利用路子。截至目前,累计利用废弃矿地垦造耕地2.26万亩,实施生态治理复绿造林项目280个,矿区治理复绿1.5万亩,开发可建设利用土地2万余亩,在推进市域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耕地保护水平、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

一、主要做法

1.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湖州市以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为抓手,编制废弃矿山治理专项规划,分步实施废弃矿山复垦利用工作,探索出四种复垦利用模式。一是生态复绿型,主要采取“边坡适当处理、单纯边坡绿化”的方法。如安吉余村关闭石灰石开采区,进行生态复绿治理,发展绿色经济,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7677元,约是10年前的5倍;长兴县对交通要道两侧的李家巷鑫茂矿-上海石灰石矿边坡开展治理工程,仅种植苗木就达63400棵,绿化面积360亩,整体环境面貌一新。二是开发利用型,主要采取“边坡生态复绿、宕底土地复耕”的方法。如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西塞山矿区复垦废弃矿地1200余亩,形成连片的耕地;吴兴区埭溪镇阳山坞区块通过综合开发,取得建设用地面积4125亩,项目实施不到3年已有20余家企业入驻。三是景观再造型,主要采取“同步设计、造绿添景、互为结合”的方法,如长兴槐坎劳武石矿通过治理建成“金钉子”剖面地质遗址公园,湖州潜山石矿通过治理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生态公园。四是土地整理型,直接对矿山整体平整,既可以改善生产环境,又能新增建设用地。如德清砂村闭坑矿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一共平整矿地5780亩,形成建设用地3500亩,目前已移交德清开发区进行招商,既增加了用地空间,又减少了耕地占用,降低了征迁成本。

2.整体规划,全面推进

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案》和《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湖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等相关规划要求,制定《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市复垦利用工矿废弃地8.57万亩,其中复绿造林1.06万亩,垦造耕地1.67万亩,增加可建设用地

5.84万亩。整个工程实施分近期、远期两步完成。近期(2014-2015年)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面积3.23万亩,其中复绿造林0.79万亩,垦造耕地0.54万亩,增加可建设用地1.90万亩。通过复耕、复绿等形式的综合治理,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率达93%以上。远期(2016-2020年)到2020年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面积5.35万亩,其中复绿造林0.27万亩,垦造耕地1.13万亩,增加可建设用地3.95万亩。通过复耕、复绿等形式的综合治理,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率达97%以上,全面完成全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任务。

3.注重结合,集约利用

立足实际,注重搞好结合文章,强化废弃矿地利用,消除边坡安全隐患,有效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矿地综合利用效率。一是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兼顾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功能修复,注重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尤其注重复垦治理后土地的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的协调统一。对城镇周边经治理后不能复垦为耕地的废弃矿地,综合治理为公园等生态用地;对郊区废弃矿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覆土绿化,种植林木果树;对公路两侧等废弃矿山,主要采取栽植树木、草皮等进行复绿。如吴兴区道场乡道场浜村的九里红生态农业园,原来是一处废弃矿山,当地通过削坡除危、河道淤泥冲填平整、回填耕作土等方法,新增农业用地270亩,承包给业主后建成了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在复垦的土地上种上了瓜果苗木,水塘放养了青鱼、草鱼、鲢鱼,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二是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废弃矿地复垦为耕地,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特别是大片矿地复垦后,往往是农田集中连片,配套设施齐全,布局优化,整体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如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西塞山矿区复垦废弃矿地后,形成1200余亩耕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取得明显成效。三是与工业平台建设相结合。对部分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矿区进行整体平整,建设工业平台,进一步优化工业集中区空间布局,引导新型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企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如已完成的敢山煤矿废弃矿井治理工程,形成了1100亩可利用土地,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用地瓶颈制约;又如已完成的南太湖生物医药园区治理工程,拓展有效用地800亩,为建设项目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德清县洛舍镇在废弃矿地上建起来的村庄

二、取得成效

1.通过开展废弃矿山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矿山复绿”行动,结合“四边三化”行动和“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围绕“三区两线”“山边”等重点区域,持续深入开展废弃矿山治理,明显改善了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湖州市累计完成286个废弃矿山的治理,占规划应治理废弃矿山总量的92%,累计复绿1.5万亩。特别是市本级仅用财政资金2978万元,就完成62个废弃矿山治理。如仁皇山治理工程采用“台阶式削坡卸荷、生物护坡、场地平整”的综合治理方法进行治理,于2005年4月竣工,完成边坡绿化5.5万平方米,该区域现已建成市民公园,成为社会大众日常休憩的好场所。

2.通过开展废弃矿山复垦,促进了耕地保护

结合建设用地复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的实施,全市累计复垦废弃矿地2.26万亩,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有力支撑了耕地占补平衡。如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塘口片区农整项目,废弃矿山众多,周围环境较差,土地利用率低,通过矿山复垦和环境整治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仅建业矿废弃矿地复垦就新增耕地近600亩,有效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3.通过开展废弃矿山整理,优化了用地布局

通过科学复垦城镇、园区周边的工矿废弃地,不断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增加土地有效供给,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据统计,湖州市累计通过利用废弃矿地创造可利用空间2万余亩。如埭溪镇利用600余亩废弃矿地建设工业平台,目前已形成了以机械、五金、电器为主,光伏、新材料、新能源为辅的产业格局,机械、五金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75%以上,走出了一条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猜你喜欢

工矿废弃地湖州市
苏州市开展工矿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采石废弃地景观评价研究——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还小
My family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下的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研究
安徽省工矿废弃地现状分析研究
打开工矿灯市场前,你必须知道的散热知识!
恳请将黑龙江“工矿型”革命老区纳入国家精准扶贫规划
徐工矿用卡车在泰国登陆
十省 (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