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16-12-12李勤
李勤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在线教育形式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民办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民办高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07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Internet has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Internet +" has brought the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rivate colleges should follow the pace of the times,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integrate teaching resources, innovate teaching mod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employment.
Keywords online education; private university; teaching mode
1 “互联网+”的含义
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如购物、缴费、旅游、餐饮、娱乐等,方方面面都变得和互联网密切相关,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构造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目前的互联网+教育包括网络远程教育、微课、慕课等新型教育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选择学校、选择老师、选择课程等。教师也可将移动互联网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创设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对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新的时代下如何结合“互联网+”进行民办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是目前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2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上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学往往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学生一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会出现懈怠消极的情绪,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找到一种方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育者进行了新的尝试,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教师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则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在互联网环境下接入学习,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客体。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借助网络就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了解,我国互联网用户有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57亿,渗透率达到85.8%,手机已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手机上网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通过关注公众号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已成为常态,学生每日通过手机接触到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每日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因此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多给学生传授如何利用智能终端从网络上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学生玩手机。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校之间层次相差很大,“互联网+”时代下慕课、微课等新兴的在线教育形式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在线教育有助于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的现状,让每个人以更低成本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例如,由教育部推出的中文MOOC平台“爱课程”网,截至目前,已经上线572门视频公开课和1032门资源共享课,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推出600余门精品MOOC课程,平均每天大约有460万用户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访问这些课程。“爱课程”网络平台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免费提供了精品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或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像课程测试,问题讨论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
3 民办高校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拘泥于办学模式和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落后。民办高校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因循守旧、单调枯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关注不够,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评方式单一,实验设备陈旧老化、跟不上时代等现象,事实上,如今的课堂教学已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以应用为主的技能型人才,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民办高校应积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对此,我校已出台了相关文件,将通过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我校学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学习MOOC课程,对于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修完课程并获得合格证书的学生,将以公选课性质给予成绩和学分的认定。这一举措对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在线课程给予了促进和认可。
(2)课堂上尝试引入微课教学。通常,担任一门课程授课任务的有多位老师,以课程为单位建立课程组,从中选出一位教学资历最长,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来进行微课的讲授,其他老师则辅助进行课件的设计、字幕的添加、视频的剪辑等工作,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和大纲,由教师灵活掌握,可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具体讲授,也可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来讲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服务器上,随时供学生下载观看。教师课堂教学时在每节课中留出十五分钟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课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3)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倡导边玩边学 (Play and Learn) 的学习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可以充满动力的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例如在每学期末的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中,学校应鼓励学生将自身特长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成立创业中心,对有意愿创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基金扶持和师资配备。
(4)针对现有专业,为扩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质量,应采取拓展专业的方式,在每个学生学习本专业之余,可以另外辅修一个专业,比如说:本专业为国际商务的学生辅修工商管理专业,本专业为计科专业的学生辅修物联网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第二专业,通过多个专业的交叉融合,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从而提升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
(5)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今年4月份以来,我校陆续开展了2016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通过这些比赛,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比赛,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拟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创业过程指导,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水平。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大赛,或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我校采取设立校内专职教师与聘请校外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方向的指导,定期邀请知名企业来校举行创业与就业讲座,逐渐建立一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咨询服务的师资队伍,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7)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训课在整个学期内所占比重。比如,这学期为本系更多的学生开设了C语言课程设计、PLC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等实训课程,还将部分专业的实训课安排在校外公司进行,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为满足实训课程需要,还将组织教师编写一系列适合本专科等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所需的实训教材。
(8)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选择专业对口,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定期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认知学习,各学院选派老师,与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培训和管理。学校与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验)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本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4 结束语
今后,民办高校应立足于学校办学实际,加大特色课程的开发力度,充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推动自身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强化民办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借鉴同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逐步丰富学校课程资源,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我省乃至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综合财经网.“互联网+”促进在线教育大爆发[J].中国教育网络,2015(4):60.
[2] 张鹜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16(2):116-121.
[3] 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4] 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7):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