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高水平通过结题评审

2016-12-12王爱民

成才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科院结题武汉市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高水平通过结题评审

2016年9月13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在武汉教科院召开专题评审会,鉴定评审武汉市教科院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课题结题,评定等级为优秀。武汉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斯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雷万鹏,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靖国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太平,湖北省教科院研究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友元担任评委,其中程斯辉教授担任主任评委。出席评审会的领导专家有,课题组组长、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池富,武汉市教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碧武,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武汉市教科院综合业务处处长张楚强,科研规划指导中心主任湛卫清博士及副主任俞文,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岩,中学教研室语文科何永生博士,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所长刘冬梅博士及陈丽华博士,信息资源中心教育志办公室副主任王爱民等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评审会。

朱长华副院长代表课题组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研究评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过程,研究结论及分析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情况。该课题自2011年立项以来,依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推进”的原则和“项目引路、学校主体、行政主导”的总体工作思路,采取理论探讨、现状调研、顶层设计、实验检验、成果体验的技术路线,分学校、分学段、分学科稳步推进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整体推进的实践与探索》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共出版9本专著,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刘冬梅、李光杰、湛卫清等课题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对研究报告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评审委员踊跃发言,积极评价,程斯辉院长代表评审小组宣读了评审意见书。评审意见认为,《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武汉市为例》选题意义重大,研究方法总体运用恰当,研究目标高远,研究内容明确具体,研究过程明晰务实,研究结论科学,研究成果丰富。整个课题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坚守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课题带动工作的思路,实现了微观促进宏观的价值追求,表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达到了从复杂到简单的研究境界,具有了从策略到战略的指导意义,展示了从武汉走向全国的研究气魄。

王池富副局长发表了讲话,他十分感谢课题组成员五年来的辛勤付出,感谢专家评审的悉心指导,表示课题结题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结束。“十三五”期间,要做好高效课堂的延展深化工作,一是要做好提炼、总结,把理论和实践运用更好地结合起来;二是要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让行政和专业无缝对接,形成武汉市分学段、分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建议,三是要坚守规律,坚守理想,使研究与运用相辅相成,深化武汉市的教育教学改革。

李碧武副书记表示,各位评审专家充满智慧的意见和建议,必将鼓舞武汉市教科院广大教科研人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武汉市教科院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王副局长的指示进一步做好高效课堂的延展深化工作,积极用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武汉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彰显武汉高效课堂建设的区域特色和亮点。

(武汉市教科院王爱民)

猜你喜欢

教科院结题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走过十年
——深圳市教科院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实践探索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