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与大事
2016-12-12武汉市东西湖三店学校张春莉
■武汉市东西湖三店学校 张春莉
小事与大事
■武汉市东西湖三店学校 张春莉
今天是武汉市东西湖区名师培养班启动仪式暨导师见面会的日子,我的导师是武汉市首届年度教师、湖北省特级美术教师朱公瑾。虽然时候只是初秋,但寒意已浓,朱老师因为匆匆赶路,却走得大汗淋漓。朱老师坐定后,给我们讲了一件小事。他说,在路上他走累了,在某高校休息了一下,在校园里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老奶奶正拿着一根玉米在喂她的孙女,孙女看到草地上的小鸟便向奶奶发问。
孙女:奶奶,怎样才可以抓到小鸟?
奶奶:抓不住的。
孙女:小鸟飞得很低啊!
奶奶:抓不住的。
孙女:到底怎么才能抓住小鸟呢?
奶奶:那只有用枪打了……
朱老师对这对祖孙的对话感慨万千。他说,这里是高校,这位老人家应该是高校家属,或者说应该和高校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这里应该是高素质人才聚居的地方,这里的人怎么可以这样教育小孩子?!朱老师对这样的教育颇感愤慨,对小女孩和小鸟充满了惋惜之情。
小鸟也是生命,对小小生命的尊重,对大自然的热爱,应该从小培养。看似祖孙间随意的交谈,孙女流露出来的是孩童不懂事的天然占有欲,这本是可以教化的。而奶奶说的用枪打小鸟,则体现的是成人世界的“真恶”。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恶”在潜移默化地向着下一代人传递。小孩子会认为,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拿起枪打小鸟,得到我想要的。这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啊,就这样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就可剥夺一个无辜小生命自由自在活下去的权利?!虽然只是说说,但也已经够冷漠、够残忍!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自然环境已然遭受破坏。人类不尊重大自然,肆意掠夺损毁,大自然已用它的伤痛狠狠地惩罚了人类贪婪的行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大自然的尊重,对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生命的热爱,对生态系统的维护,这些意识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育之中,而不仅仅是作为标语贴在墙壁上。对自然环境的善意会换得蓝天常有、空气常清,子孙后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口号,而应该是言传身教,成年人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真实的好榜样。
朱老师讲的这件“小事”让我们一干人感慨万千。有感于朱老师讲的这件“小事”,本组的另外一位导师、特级教师张玉琴情不自禁地讲起了另外一件“小事”。
某地为盘活经济欲招商引资,特邀请某行业巨头前来投资,全城动员迎贵客,人们忙着做各种清理打扫,市容顿时焕然一新。投资商本欲欣然签约,因在街头看到一老人带着孙子,完全无视交通规则,大大咧咧闯红灯过马路,投资商立刻改变了主意。究其缘由,投资商说:“我来此地办厂,必定要招收本地人做员工,此地老人尚且如此不守规则,其子女必定有样学样,可见此地劳动力素质堪忧,如果招收素质低下的工人,以后必定有巨大隐患。为避免后患无穷,不如放弃这项投资。”此地招商引资功亏一篑,令人唏嘘。这就像是美洲的蝴蝶扇扇翅膀,欧洲就掀起了风暴。
由此可见,“小事”不小,小事背后体现的是文化背景、人文素养、道德水准。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看似小事,对团队、对城市、对国家、对世界、对子孙后代则不是小事。蚁穴虽小可毁千里之长堤,水滴随小可穿万年之顽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值得我们记取!
我多么希望,那位带孩子过马路的老爷爷能等候绿灯亮起,只需等上几十秒钟,片刻等待就可以改变投资商的看法和决定,他的子女也许会为之得到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他的孙儿也许会为之生活得更幸福,他的城市也许会更加欣欣向荣。
我多么希望,那对祖孙的谈话变成这样:
孙女:奶奶,怎样才可以抓到小鸟?
奶奶:为什么要抓小鸟呢,小鸟不应该自由自在地飞吗?
孙女:小鸟飞得很低啊!
奶奶:我们可以悄悄地看小鸟啊,不要去打扰小鸟。
孙女:小鸟真可爱啊!我想抓小鸟!
奶奶:小鸟是可爱,但是抓到手里来,就不可爱啦,小鸟自由最可爱。
这是一件小事,这也不是一件小事。愿这世界因小事的改变而有机会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