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培养水平研究——“内涵式发展理念下法学类本科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系列论文之二
2016-12-12肖富群刘凯欣
肖富群,刘凯欣
(广西师范大学 法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文科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培养水平研究
——“内涵式发展理念下法学类本科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系列论文之二
肖富群,刘凯欣
(广西师范大学 法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以广西桂林市3所高校528名文科大学生的实证资料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水平总体不高。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至今已过去10余年。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超过700万。高校扩张,使我国仅用几年时间实现了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增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国民素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为此,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四种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包括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广义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是大学生各方面的展示和现实运用,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1]。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来看,总的来说是不容乐观,大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弱,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个“软肋”。2007年教育部还颁布了1号文件、2号文件,再次强调高校教育质量问题,并重点指出要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主动创造的心态,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开展积极能动的思维活动并产生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的能力[2]。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创造能力不够的问题,而大学阶段是创新创造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可见要想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要从大学生抓起。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提出。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3]。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是郑晓明,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4]。在创业研究领域,钱德勒(Chandler)和汉克斯(Hanks)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创业能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是创业的核心能力[5]。我国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成功地从事某种开拓性事业的能力[6]。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失业率下降。自主创业比率持续上升,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一直以来是国家极为重视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分析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对大学生“四种能力”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大多属于定性研究。当前对大学生“四种能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一类是注重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内涵研究和概念解析。如马绍壮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角度,将高校毕业生的首次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从毕业进入社会,通过自己努力,获得自己满意工作的能力[7]。黄敬宝从人力资本形成角度出发,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高校使在校大学生能够顺利转为现实人力资本后所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8]。二类是注重对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一般路径的对策研究。如孙长缨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9]。何海宴在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从政府、学校、个人和社会层面推进[10]。这些研究都是对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概念作出大同小异的界定,都是按照“现状-问题-对策”这一模式展开。
为此,本文希望就大学生“四种能力”的水平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四种能力”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今后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乃至全人类的进步。然而,大学生“四种能力”实然和应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我国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如下三方面:①有助于高校认识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增强能力教育观,不断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②有助于大学生认清自身能力结构状况,强化能力自我培养意识。③有助于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二、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状况。我们将从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去测量大学生“四种能力”的水平。其中,实践能力的测量从参与社团组织个数、专业性实习次数、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以及实践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四个方面去测量;创造能力从参与课题和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以及创造能力自我评定量表三个方面去测量;就业能力从就业状况(即毕业去向、就业起薪、就业岗位、就业行业、单位类型五个指标)、就业满意度以及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三个方面去测量;创业能力从兼职经历和创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两个方面去测量。
四种能力自我评定量表采用李克特五分法,每题项的答案分为“完全不符合”“不怎么符合”“无法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五个层面,答案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若出现漏填卷将其赋值为0分,然后将分值进行加总,所得分数即体现大学生对该能力的自我评定值。量表得分越高,就意味着其认为该方面的能力越强。相反,得分越低,表示该能力越弱。
同样,在测量就业能力水平中就业满意度这一设计指标,也由李克特量表测量。就业满意度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对所找到的工作本身和其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在问卷中,量表从“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经济收入、福利待遇”“行业”“单位性质”“单位所在区域、地点”“工作条件、外在环境”“上升空间、发展机会”“培训学习、自我开发”8题陈述,列出“很不满意”“不怎么满意”“无法确定”“比较满意”“很满意”五个答案,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若出现漏填卷将其赋值为0分。然后将这8题的分数全部进行加总,个案的量表所得分数即体现就业满意度值,分数越高,表明就业满意度越高。
考虑到研究的客观条件不足,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3所高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对象是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的。调查样本的基本分布见表1。本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资料。调查时间是2013年5月。有效样本量为528。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分布(n=52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在大学期间,他们是否通过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如何评价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分析他们参与社团组织、专业性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评定量表来描述实践能力水平。调查结果见表2、表3。
表2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状况
表3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状况
如表2所示,样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社团组织的个数均值为1.67个;专业性实习的次数均值为1.91次;样本对其实践能力自我评定均值为3.53分,大于中分点3,介于无法确定和比较符合之间;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种类均值为2.09种。在问卷中,我们还设计了12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做选择,如表3所示。对其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如下,有40%左右的大学生参加过公益或志愿活动;各有30%左右的大学生参与过校团委组织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和寒假社会实践;各种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这表明,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参与度不高,他们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一般。
(二)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是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力。我们从参加课题或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或科研成果以及自我评定量表三方面去了解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表4显示的是样本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状况:有23.5%的大学生参加过比较正式的课题或科研项目的研究,有8.9%的大学生发表过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他们创造能力自我评定量表的结果如表5所示,样本的自我评定均值为3.36,介于无法确定和比较符合之间。总体来看,大学生自身创造能力评价只是属于中等水平,而且实际参与项目研究和发表论文的比例偏低,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表4 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状况
表5 大学生创造能力自我评定状况
(三)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生找到工作、保持工作和转换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在大学期间是否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就业能力?接下来,我们将从就业状况、就业满意度以及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三个维度去测量就业能力。
1.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不仅包括是否找到工作,还包括就业的质量。我们从毕业去向、就业起薪、就业岗位、就业行业、单位类型五个指标来测量。表6中的统计结果表明,已经有45.8%的大学生找到了工作,14.8%有希望,正等待录用消息,若把自我创业的学生再考虑在内,过半数的大学生毕业后有明确的工作出路。而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为28.8%,剩下的一部分学生处于不想找工作,或准备继续升学的状态。总体而言,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表6 毕业去向
对于已经就业的这一部分大学生,我们对其就业情况进一步分析,表7显示,在已获得职业的大学生中,首份工作的平均薪资是2646元,相比于2014年麦可思公司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3250元有较大的差距(调查统计的是2013届大学生的情况)。
表7 就业起薪
在就业岗位类型这一指标上(见表8),37.4%为普通岗位,21.6%为行政、后勤岗位,还有20.0%为专业技术岗位,岗位类型涉及还是比较宽泛的。在就业行业上(见表9),主要集中在卫体∕福利与服务、制造业和交通∕仓储∕邮电∕批零∕餐饮等行业。从用人单位类型来看(见表10),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最多,约占50%,其余的多集中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和党政机构。
表8 就业岗位
表9 就业行业
表10 用人单位类型
2.就业满意度
表11显示,总体来说,已获得职业的大学生的职业满意度为3.4分,介于无法确定和比较满意之间;其中得分较低的指标体现在四个方面:(1)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样本学生为3.15分。(2)上升空间、发展机会,样本学生为3.34分。(3)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样本学生为3.36分。(4)培训机会、自我开发,样本学生得分3.39分。总体而言,在职业满意度这个体现就业质量的主观指标上,已获得就业的大学生认可度还不是很高。
表11 就业满意度
3.就业能力自我评定
表12显示的是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评价的样本人数和平均得分。从表中数据可知:样本的就业能力均值为3.5,介于说不准和比较符合之间。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识还是不够。
表12 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定状况
(四)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延伸和发展,是更高层次、更高形态的就业能力。我们从兼职经历和自我评定量表两个方面去探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水平。调查结果如表1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样本大学生兼职次数平均1.98次,总的来说还是偏低的,相关的创业实践明显不足。而创业能力自我评定均值为3.45,超过了相应的中位数值,介于无法确定和比较符合之间,说明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只是趋于正向,但整体能力并不强。而且从前面表6毕业去向来看,自主创业的比例只有2.4%,明显偏低。
表13 大学生创业能力状况
四、结果和讨论
本研究利用对广西528名文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描述和分析大学生“四种能力”的水平。从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
1.大学生实践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在大学期间他们都能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参与度不高;而且他们对自身实践能力评价介于无法确定和比较符合之间,认可感不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去探讨:首先,当前大学的素质教育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学生的发展相脱离。高校应树立“能力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其次,大学生缺乏主动意识和学习精神,应提高他们对实践能力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得到锻炼。
2.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体不高。他们对自身能力评价属于中等水平,而且从参加课题或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或科研成果可以看出,创造潜力还是很大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大学生存在的一个通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任重道远。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各项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
3.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容乐观。从样本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且对自身的就业能力评价中等偏上。但从已获得职业的大学生来看,首份工作的平均薪资达不到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公布《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平均水平;对经济收入、发展机会和工作内容这几个指标的满意度评价得分都不高,说明初次就业质量不好。而数据中民营企业是调查样本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反映了政府对中小民企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补贴政策落实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使其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求职基本技能。政府也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4.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从他们兼职经历、自主创业情况和自身创业能力评价来看,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实然和应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就业困难已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希望通过创业让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一直以来,国家在引领大学生创业方面实施资金资助的扶持政策,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但大学生更重要的是提升创业能力,增强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率。
在文章的结尾之处,需要对研究结论的推论范围做一个说明。本研究是一个描述性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大学生“四种能力”的水平。但是由于受研究者的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者只选择了广西桂林市的文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作为描述性研究,这样的研究对象的来源范围太小了,本研究的结论严格来说只对桂林市的大学生是有效的。但研究者还是希望能对了解大学生的“四种能力”水平状况起到一定的作用。
(责任编辑:吕建萍)
[1]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J].求索,2008(3):162-163.
[2]夏新颜.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8):75-76.
[3]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5]CHANDLER G N, HANKS S H,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Businesses: A Validation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3,8(s):391- 408.
[6]丘桂凯.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探赜[J].学工论苑,2009(6):55-56.
[7]马绍壮,朱益宏,张文红.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维度结构与测量[J].人口与经济, 2012(4):34-42.
[8]黄敬宝.就业能力假说——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124-127.
[9]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10]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等研究,2011(3):99-101.
The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Level of “Four Abilities” in Liberal Arts College Students——The Second Thesi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Four Abilities”Education Model of Law Undergraduate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XIAO Fu-qun , LIU Kai-xin
(School of Law,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Evidence based on data of 528 liberal arts college students in three colleges of Guilin, and analysis their cultivation level of "four Abilities". The result shows: practical ability, creative ability, job finding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those students in overall level are not high enough.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four abilities"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four abilities;cultivation level
G642
A
1671-9719(2016)10-0042-05
肖富群(1975-),男,湖南永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
2016-07-14
2016-08-02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内涵式发展理念下法学类本科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JGA113);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师政教学〔201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