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修养护维修对策选择研究
2016-12-12陈丽萍
陈丽萍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南长沙 41001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修养护维修对策选择研究
陈丽萍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南长沙 410016)
为提高路面使用性能,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根据现有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实际,建立以车辙深度RD和破损状况PCI指标为基础的中修养护可选对策和强制对策,并提出了综合考虑开裂状况、老化程度、渗水系数、交通流量、路面结构的中修养护维修决策树和决策分析流程,为高速公路中修养护维修对策选择提供参考。
公路;沥青路面;中修养护维修;决策树
在环境、交通荷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坑槽、裂缝、车辙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路面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养护维修。
影响养护维修对策确定的因素有路网整体现有路况水平、路面使用性能的自然衰减值、资金限制条件、阶段性政策等,公路养护维修对策选择属于多目标、多阶段的决策问题。为充分发挥有限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效益,走集约化养护的道路成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途径。
1 养护阶段性划分
为了保持路面使用性能,按照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特点,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可分为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中修和大修四类,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策略。通常路面开通的最初几年,整体状况较好,只需进行日常养护维修,如清除路面垃圾、处理路面细微病害;当路面病害继续发展,为减少水分进入路面结构,应考虑采用预防性养护,如微表处、就地热再生、雾封层等;当路面加速破坏时,应考虑进行大中修,如铣刨、路面再生、微表处、超薄磨耗层、改建等(见图1)。
图1 路面养护维修区间示意图
2 沥青路面中修养护维修技术
根据JT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沥青路面破损状况分为11类21种类型。各类病害都有一种或几种养护维修对策可供选择,但每种养护维修对策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针对具体项目,养护维修对策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路面类型、路况、养护经验、养护可支配经费等因素。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对策主要包括铣刨、微表处、超薄磨耗层、沥再生、热再生、罩面等。
6种养护维修技术的应用条件如下:铣刨主要用于旧路面维修加铺,是一种矫正性养护措施,适用于车辙深度RD超过20 mm、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表层出现大面积松散、轮迹带疲劳裂缝非常严重、但结构承载力满足要求,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路表坑槽较多、严重影响行车质量与外观,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表层以下结构层损坏,需进行多层维修的路段。微表处适用于路面破损状况较轻(PCI>90)、路面有一定的车辙病害(RD为10~25 mm)的路段。沥再生适用于结构强度足够、表面状况尚好,路面病害类型主要为轻微不规则裂缝(裂缝宽度在2 mm以下)的路面。超薄磨耗层适用于路面车辙较轻微(15 mm<RD<20 mm)、通车年限较长、路面磨耗较严重的路段。热再生适用于RD>20 mm,并严重影响行车安全,PC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表层出现大面积松散,轮迹带疲劳裂缝严重,RQ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路面平整度较差(RQI<80)的路段。罩面适用于PC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RQI评价为中或中以下、
路面抗滑能力不足(SFC<40),但路面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路段(见表1)。
表1 不同沥青路面养护对策的适用条件及比较
从表1所示路面养护维修对策的使用效果来看,各种路面养护措施对于路面开裂、车辙、平整度及抗滑的修复效果各不相同,应结合路面病害特点及其使用效果选择路面养护维修方案。
3 中修养护可选对策及强制对策
3.1 中修养护可选对策
在美国,沥青路面以PCI为指标将路面分为75~95、60~75、<60 3种状况,若PCI为75~95,说明路况优异,进行常规性维修;若PCI为60~75,表明路况良好,采取预防性养护维修;若PCI<60,说明路况较差或恶劣,进行全面修复。
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采用PCI、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PSSI五项技术指标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状况。这些指标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路面破损较严重是由横向裂缝引起的,则路面的平整度也较低;当路面损坏严重时,在水的作用下会影响路面的结构强度。大量检测数据表明,PCI与RQ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与RDI、SRI的相关性较差。对于大多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均能满足路面使用要求。基于此,根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将路面结构强度PSSI>80、PQI>80和SRI>80的路面以车辙深度RD和破损状况PCI两项指标为基础划分等级,RD划分为RD<15 mm、15 mm≤RD<20 mm、RD≥20 mm 3个等级,路面破损PCI划分为PCI≥95、90≤PCI<95、85≤PCI<90、80≤PCI<85、PCI<80 5个等级,则可根据PCI和RD两个指标将沥青路面划分为15类路况,并进行养护维修对策初选(见表2)。
表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初选
3.2 中修强制对策
上节根据PCI和RD两个指标提出了可选对策,但仅在PSSI>80、PQI>80和SRI>80的路面条件下适用。除可选对策外,从维持高速公路最低服务水平和安全性考虑,可根据养护目标和养护资金情况确定如下强制性措施:
(1)平均PSSI<80,即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补强的大修对策,功能性罩面不再适用。
(2)RD>20 mm为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车辙界限值,当公路平均车辙深度大于20 mm时,必须以中修可选养护维修对策确定养护维修方案。
(3)SRI<80为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抗滑能力界限值,此时必须采取磨耗型罩面。
(4)RQI<80为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平整度界限值,此时必须采取改善平整性的罩面措施。
4 中修养护维修决策树分析
4.1 中修养护维修决策树
根据路况进行养护维修对策选择比较粗放。决策树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树结构),根据道路等级、路况等影响决策的因素将路网不断进行分枝、细化,综合考虑各种组合条件,在各个分枝的枝末给出各种组合条件下的可能处治对策。路面的主导病害、路况指标及老化程度、渗水系数、交通流量等可作为考虑中修养护维修的影响因素,结合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实际,采用决策树方法建立中修养护维修决策树模型(见图2)。
图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决策树
4.2 养护维修方案的决策树分析
以保证路面性能为目标,通过规划使每个路段得到及时修复,保证各路段达到路面使用性能的预定目标,使养护维修资金最省(见图3)。
图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决策流程
(1)路面状况检测及路面损坏数量预测。通过全自动激光路面检测设备对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预测路面损坏数量。
(2)确定中修路段。在现有路况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性能预测,保证各路段达到路面使用性能的预定目标,确定待中修路段。
(3)确定养护可选方案。根据合理的养护需求目标,考虑现有路况条件、养护历史、当地养护经验等因素,运用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决策树进行选择。
(4)效果费用比计算。进行效果费用比计算,效果费用比大的养护维修对策优先采用。
(5)确定达到路况目标费用最小方案。根据效果费用比及养护需求目标确定费用最小方案。
5 结语
该文基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以车辙深度和破损状况两项指标为基础,将沥青路面划分为15类路况,并进行了养护维修对策初选;从维持高速公路最低服务水平和安全性考虑,根据养护目标和养护资金情况确定了强制性措施;考虑路面的主导病害、路况指标及老化程度、渗水系数、交通流量等因素,采用决策树方法建立了中修养护维修决策模型,并制定了养护维修方案决策分析流程。
[1] 蒋红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养护资金分配优化模型及应用[J].公路工程,2008,33(3).
[2] 赵丽君,陆阳.公路养护资金分配的多目标模糊优化动态规划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7(2).
[3] 曾胜,许佳,欧阳晓英.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计划辅助决策研究[J].中外公路,2009,29(6).
[4] 曾胜,黄雄立.SMA路面长期性能的调查分析及预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
[5] 孙立军,许志军,陈子建.沥青路面的行为函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5).
[6] 姚祖康.路面管理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7] 王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8] 肖金平,韦慧,赵健,等.湖南省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7).
[9] 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10] 李红梅,倪富健,商健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选择的研究[J].华东公路,2008(6).
U418.2
A
1671-2668(2016)06-0251-04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