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判断季节的常用方法
2016-12-12高迎东
高迎东
[摘要]高考经常出现季节判断试题,掌握常用季节判断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答题错误几率。常用的判断方法主要有利用天文现象、气象条件、水文特点、景观等来判断。
[关键词]高考 地理 季节判断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126
季节判断是地理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正确判断季节是解题必要条件之一。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季节变化,同时不同半球季节变化差异也明显。下面谈谈常用的季节判断方法。
一、利用天文现象进行判断
地球运动带来了天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1.太阳直射点位置。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时为夏至日(夏半年),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时为冬至日(冬半年),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为7月初,北夏南冬;位于近日点时为1月初,北冬南夏。
3.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接近(达到)最大,且所在半球为昼长夜短即为夏季(夏至),若所在半球为昼短夜长即为冬季(冬至)。
4.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时期为当地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的时期为当地冬半年。②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 = 90°-纬度差。纬度差为某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当减时为该地夏半年,加时为该地冬半年。
5.日出日落方位。日出、日落方位偏向所在半球的极地时,该半球为夏半年,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向正东、正西,日期越接近两分日;晨昏圈切点太阳正北升落为北半球夏半年,正南升落为北半球冬半年。
6.昼夜状况。因春秋分时昼夜平分,故昼长于夜时为当地夏半年,昼短于夜时为当地冬半年;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具体如下所述:①昼长>12小时为夏半年。②昼长<12小时为冬半年。③日出时刻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为本半球夏半年。④日出时间晚于6点、日落时间早于18点为本半球冬半年。⑤若12点日出、日落为极夜,所在半球为冬半年。⑥0点或24点日出、日落为极昼,所在半球为夏半年。⑦昼长接近12小时,为春秋季或接近赤道地区。
7.室内正午光照面积。室内正午光照面积小时即为夏季,大时即为冬季。
8.正午日影长短。正午日影最短即为夏至,相反为冬至。
二、根据气象条件进行判断
气候特点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别是中纬度地区,据此可以确定当地的季节。
1.温度。①温度季节变化:当地温度高的季节为夏季,温度低的季节为冬季。②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冬季陆地升温慢,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③等温线的弯曲方向: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时北冬南夏;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时北夏南冬。④对中国而言:1月0℃平均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南北温差大,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7月全国普遍高温,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等温线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2.降水。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但是要先判断其所处南北半球位置,否则答案将全部相反。②亚洲地区冬季风水汽含量少,若经过了海洋,会变暖变湿,经地形抬升后在迎风坡冬季降水十分丰富,这一点需加以注意。
3.风:①风向:盛行海风时为当地夏季,如当东亚盛行东南风,东南亚、南亚盛行西南风时为当地夏季;盛行陆风时为当地冬季,如东亚盛行西北风,东南亚、南亚盛行东北风时为当地冬季;在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风时为当地冬季。②风力(风浪):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也大,风力较大,风浪也较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风浪较小。
4.气压分布。①冬季时大陆多为高压控制,夏季多为低压控制。②当亚洲低压出现时为夏季,亚洲高压出现时为冬季。③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北移时北夏南冬,南移时北冬南夏。
5.气象灾害。寒潮、暴风雪、沙尘暴、冻雨和雪灾出现在冬季;台风、暴雨洪涝、伏旱、梅雨、冰雹、干热风出现在夏季。
三、根据水文特点判断
1.水文特征。①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多为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积雪融水补给在春季。②地下水、湖水补给河水的季节大多为当地的冬季;河水补给地下水、湖水的季节大多为当地的夏季(丰水期)。③河口处盐度:一般而言,河口处盐度偏高为当地的冬季(等盐度线退向河口),偏低为当地的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地中海气候区的情况则相反。④中高纬度河流冬季结冰。⑤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河流无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
2.洋流。在我国南海、北印度洋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顺时针流动,冬季逆时针流动。
四、根据景观判断
生物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最大。植被景观变化、动物迁徙、农事活动季节性明显,春花夏长秋实冬藏。
1.植被景观。植被生长茂盛为夏半年,冬半年草木枯黄。
2.动物的迁徙。①动物南迁北冬南夏;动物北迁北夏南冬。②山地放牧,夏季向上迁移到山腰,冬季向下迁移到山麓。③天山牧民夏季在林带以上放牧,春季和秋季在山麓放牧,冬季在山脚下圈养。④舟山渔场夏季为墨鱼汛,冬季为带鱼汛。⑤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量北迁时为7月前后,南迁时为1月前后。⑥青海湖鸟岛观鸟的时节为3-5月;鄱阳湖赏鸟的季节为10月至来年2月。
3.其他景观。山地积雪和极地冰雪面积小时为夏季,面积大则为冬季。
五、根据农业活动判断
农业活动尤其是中纬度地区农业活动受当地气候的影响大,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1.小麦。冬小麦播种期在秋季,春末夏初收割。华北收麦季节在5-6月,澳大利亚小麦在11-12月收割。春小麦播种在春季,秋季收割。
2.油菜。油菜是我国江南典型越冬作物,施肥时期多在冬初,春暖时花开(2-3月)。
3.果蔬。苹果、柑桔收获在秋季;茄果类为喜温作物,多在夏季收获。夏季,我国南方天气炎热多雨,容易导致落花落果,而北方光照充足,果蔬生长良好,为北菜南运期;冬季,我国北方天寒地冻,为南菜北运期。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2月耕地,3-5月播种,5-7月给羊繁殖,8-9月剪羊毛,11-12月收割小麦,牧羊与小麦种植合理安排。
六、其他判断方法
1.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夏季降水多淋盐明显;春秋季降水少气温高返盐;冬季降水虽少但温度低蒸发量小,盐分稳定。
2.三峡水库夏季时排水排沙,冬季蓄水。
3.极地科学考察在夏季,极地冬季黑夜长,有利于天文观测。
4.夏季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对流层大气对流旺盛且厚度变大;冬季相反。
5.夏季降水多,地下水水位上升,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多。
日常学习过程中多加留心,多归纳总结,进行知识积累,在高考遇到季节判断相关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