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理论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策略研究
——以诗歌《鹿柴》的英译为例
2016-12-12刘萍萍
刘萍萍
受众理论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策略研究
——以诗歌《鹿柴》的英译为例
刘萍萍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硬实力”的强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着眼于如何提高中国文学的国际地位。中国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翻译作为传播本国文学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让译文话语真正为国际受众认同并接受,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本文从翻译目标受众的角度,以诗歌《鹿柴》为例,探究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让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也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学者在“西学东渐”的同时,提出了“中学西传”的目标。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促使人们思考:文学作品要如何走出国门从而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虽然学者们一直为此奋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说,“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困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翻译便是障碍之一。(胡兴文 巫阿苗 2014)翻译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传播手段,我认为在翻译时要从受众出发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跨越语言鸿沟,从而实现文学“传而通,通而受”的目标。文学作品翻译的首要目的是传播文学,传播意味着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译出能被受众接受的文学作品。
一、中西方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国诗歌是分行的艺术,根据不同的行数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根据每行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其次,中国诗歌具有鲜明的格律要求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中国诗歌极其讲究韵律,根据音律可将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它们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最后,中国诗歌特别注重意象的表达和象征的运用,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感情。
诗歌是时代和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国诗歌尚写意,语序灵活,词语组合多变,而西方诗歌则侧重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表达上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同时,中国诗歌听觉与视觉长度一致,诗型整齐,对偶普遍而且严整,而西方诗歌恰恰相反,诗行长短错落不一,少对偶且不严整。在语法运用上,中国诗歌语言中的词汇不具有词形变化,而且汉语诗歌经常省略人称及主语,由此造成一种客观的非个人的抒情效果,使个人体验上升为普遍的或象征的意蕴,从而使读者也能置身身其中,产生更大范围的共鸣。而在西方诗歌中,由于人称必不可少,所以无法产生这种效果。最后,在语言风格上,中西方诗歌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诗歌具有委婉,含蓄,淡远,空灵的风格,喜欢写意地刻画某种情景,并由景烘托某种情感,而西方的诗歌则体现出热情奔放,激烈狂野的风格。
二、《鹿柴》英译本
中国诗歌用词十分简练,且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王维的《鹿柴》为例,诗歌共4行20个字,字字珠玑。要想把这首诗准确且完美地呈现给西方受众,不得不考虑西方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原文: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山。
译文1: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 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Kenneth Rexroth)
译文2: The Deep Enclosure
In pathless hills no man’s in sight.
But I still hear echoing sound.
In gloomy forest peeps no light,
But sunbeams slant on the mossy ground. (Xu Yuanzhong)
《鹿柴》出自王维的山水诗集《辋川集》。这首五言绝句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意境幽静深远充满禅意。首句中的“空山”强调山的冷清和空寂,而“不见人”更是将这种“空”透彻地呈现出来。第二句描写的是山林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场景,将山谷的空幽和寂静推向了高潮。诗歌后两句从视觉上展开,夕阳的斜晖映照在青苔上,以微光衬幽暗,将山谷的幽静完完整整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整首诗除了意境之优美,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禅意也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王维将诗情与禅意融为一体,该诗呈现出的空寂幽静意境给人以内心的平静,读者流连于幽静的山谷间,远离世俗尘嚣,忘却尘世繁华,让心灵回归宁静。
诗歌的第一句“空山不见人”,Kenneth Rexroth将“空山” 单独成句译为“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他用“wilderness”一词来说明山的人迹罕至,“wilderness”易让西方读者产生荒凉的旷野意象,这个处理符合西方受众的心理,如果王维是一个近代西方诗人,他也会选用当时流行的荒原意象。(周建川 2014)诗歌第二句中的“但闻”,许老译为“But I still hear”,Kenneth Rexroth 将之处理为“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相对于“only”一词,“but”略显生硬,“but”表转折,在此打破了诗歌原本的宁静,而“only”语气略微轻柔,能够让读者继续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宁静氛围中。“人语响”许老译为“echoing sound”,“echo”指回声、回响,在空旷的大山中要能产生回声,说话者的声音必须很大,这与原文的“人语”显然不符。Kenneth Rexroth用的是“voice”一词,与原文的表达相符。诗歌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对“入”和“复照”的处理也各不相同。Kenneth Rexroth译为“slip through(悄悄溜进)”和“gleam again”,十分生动形象,传神地将夕阳余晖穿透茂密山林,投射在青苔上留下斑驳光影的景象呈现给了读者。相比之下,许老将之处理为“peeps”和“slant on”则稍显逊色,“peep”为“偷看,隐约看见,瞥见”之意,“slant on”为“倾斜,斜照”之意,与原文的语义均有偏差。许先生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诗保持了一致,并采用了“abab”韵律,让译文具韵律美。Kenneth Rexroth采用的是西方惯用的错落有致句式,将原诗改译成了七行,音韵的处理上也是遵照自由诗的特点,没有使用太多的韵。形式上译文1接近西方诗的特点,兼顾了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且译文使用了较多的动词,符合西方表达特点。
三、受众意识下的翻译策略
Kenneth Rexroth在其论文《诗人译者》中说:“以诗译诗是一种情感上的同理行为——将自己与另一个人相认同,将此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话众所周知,好的译者是不会逐字翻译的。译者的身份不是代理人,而是全力以赴的辩护律师。他的工作类似于请愿。判断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同化,是看陪审团(读者)是否被说服。”(Rexroth K 196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Kenneth Rexroth主张译者应将原文的精神内涵呈现给读者,译者在翻译时应拥有与原作者创作时同样的情感体验,以重现原文的精神实质。
翻译策略历来都有“归化”和“异化”之争,前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主张最大程度淡化原文给译文读者带来的陌生感。而后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异化翻译策略,通过保留原文的“异域风情”,打破目标语常用表达方式。就像Kenneth Rexroth和许渊冲先生的两个不同译本,前者采取的是归化策略,以目标读者熟悉的形式呈现原文内容。后者采取的是异化策略,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式与内容,以传播原汁原味的原语文化。
归化是不打扰读者,让原作者走近读者的翻译策略。文学翻译采取归化翻译策略是基于西方受众接受能力的考虑,是为了让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受众是外国人,我们在翻译中既要从宏观角度出发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在微观翻译方法的选择上也应该考虑西方受众的接受能力。我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说还处于一个弱势地位。面对西方受众群体时,我们应该采取“归化”的策略,让译者走向读者,以自然流畅的翻译贴近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学。当他们对我们的文学更加熟悉时,再采用“异化”策略,让他们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
四、结语
文学走出去是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我们国家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我们不能狂妄傲慢,要明确目标受众的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从宏观上应采取“归化”的策略;从微观上,翻译方法上也应考虑西方受众,应采取译释结合、加注、增译等翻译方法,促进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我国的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说还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在面对西方受众群体时,我们更应该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尽量让译者走向读者,而非让读者走向译者。应该以最切近西方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将原文内容流畅地呈现出来,让他们感受中国文学之美,进而接受我们的文学。
作者单位:福建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福州 133700
清4 5 6 8 66 87 76次浊0 0 3 21 11 79 14全浊5 16 23 72 4 12 32去上清3 6 45 87 4 7 52次浊0 0 19 95 1 5 20全浊0 0 26 96 1 4 27入清35 60% 19 33% 4 7% 58次浊8 80% 1 10% 1 10% 10全浊1 3% 31 97% 0 0% 32
以上数字下划线的属规律性对应,可以看到,中古音与永宁话声调的基本对应规律是:一、平分阴阳,阳平作去,阳上作去。即中古平声在永宁话中区分为阴平44和阳平去24;二、入派二声。即中古清入、次浊入在永宁话中读阴平,全浊入在永宁话中读阳平去。
四 结语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用图表准确展示永宁话单字调中现存的3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4、阳平去24、上声51。发现经过三十年的演变,永宁话单字调中原来存在的调值213已经变读为调值24了。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830001
赵亚伟(1992—)男,汉族,河南濮阳市人。现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