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翻译理论课程需求调研分析
2016-12-12刘红强杨琦琦
刘红强 杨琦琦
典籍翻译理论课程需求调研分析
刘红强 杨琦琦
典籍翻译理论在“东学西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西方完整翻译中国的作品却寥若星辰。目前,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九届,在国家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背景下,典籍翻译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对典籍翻译理论的课程仍重视不够,本文将通过一项问卷调查来调研典籍英译作为高校英语选修课的需求,最后得出结论及给出建议。以期为典籍翻译理论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研究的结合提出有用的建议,为我国典籍翻译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引言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这两个词语一直活跃在文化交流的历程中,提到典籍翻译,不禁使人想到这一组双向词汇。两个词汇均是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但是两者的主导者却大相径庭。东学西渐的主导者是中国,而西学东渐的主导者却是西方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自古就有,且是否占主导地位与国家的兴盛相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浩瀚如烟的典籍,而被外译的数量却屈指可数。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必读书单有上百本西方的文学作品,而国学典籍却很少被人重视。显而易见,文化的双向交流受到了阻碍,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从1900至2015年一百多年间,中国大量翻译了西方书籍,数量高达十万册之多,但西方完整翻译中国的作品却寥若星辰,只有600多册。令人欣喜的是,国人现在越来越注重典籍翻译,相关学术会议也相继召开,最近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刚刚落下帷幕。目前国内典籍翻译理论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有巨大的的提升空间。国家的重视使得其发展迅猛,各种译本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这些译本很少能到达国外读者的手中,因此文化交流的目的受到了制约。总而言之,中国典籍翻译事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关键是需要一批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的有志之士。正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促进中国典籍翻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典籍翻译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多结合本体论、后殖民翻译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等对不同文本进行翻译批评研究。笔者认为,典籍翻译研究也要多借用佛经的翻译理论,民族典籍汉译和汉籍民译的方法和经验,与此同时,借鉴国外的翻译理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总之,中国典籍翻译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需要翻译的典籍和研究的领域很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翻译人才不懈努力。
二、高校典籍翻译理论课程需求调研结果
研究范围来看,目前国内对典籍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合具体的翻译理论对一定的文本进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学西渐”,使得中国经典文化得以传播,但就目前来看,对典籍翻译与英语教学的研究却不多。蓝仁哲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中国传统经典导读、国学概论等这一类人文课程是外语专业的短板,是一项缺项,至少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典籍英译教材有汪榕培和王宏所著的《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中国典籍英译》和王宏印的《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世界文化典籍汉译》。两本教材篇目有限,有些经典篇目并未收录。所以,针对英语专业的典籍翻译教学的教材相对而言仍然是相当匮乏的。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多所高校并未将典籍翻译课程列入教学重点,只是作为选修课供同学们自由选择,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基本的古典文学都不懂,何谈翻译?譬如在两会期间,记者招待会上会出现各种各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有一个良好的文学基础是典籍翻译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典籍翻译对译者中英文的功底要求都是极高的,因此中国传统经典导读、国学概论等类课程也应列入考虑,尤其是对将来有志从事典籍翻译事业的同学们。
这种提法也与笔者所做的一项《典籍翻译理论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研究》问卷调查(详见附录C)的调研结果相吻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笔者对典籍翻译理论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行了调查。此次问卷调查,笔者选取郑州大学,轻工业学院和河南工业大学三所高校的英语专业300名在校学生作为一个小样本。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286份,有效问卷率为100%。收回问卷调查后,笔者将问题分为三大类(典籍翻译理论/课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外语工具论)进行数据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表2,表3,为方便查阅,题目前方数字为调查问卷内对应题号。
表1:
典籍翻译理论/课程(投票数/比例)1.是否开设典籍翻译课程5.是否有必要开设典籍翻译课程A.有(24/8%)4.典籍翻译理论了解程度A.完全没必要(6/2%)B.没有(111/37%)A.略知一二(51/17%)B.有点必要(195/65%)C.不清楚(165/55%)B.不了解(246/82%)C.熟练(0)C.十分必要(93/31.7%)D.精通并能将其用于翻译实践中(0)D.和我没关系(3/1%)
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问题:您所在的院校有开设典籍翻译相关课程吗?有55%的学生选择“不清楚哪些属于典籍翻译相关课程”,37%的学生选择“没
有开设”,由此可见,共92%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或不清楚典籍翻译课程。而对于问题:“您对典籍翻译理论了解多少?”选择“不了解”的学生人数占到82%,而“熟练”,“精通的学生”竟然为0. 对于需求方面,“您认为高校英语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典籍翻译相关课程?”这一问题,只有2%的人选择“完全没必要”。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各高校目前对典籍翻译课程及理论极度不重视,而学生方面的需求却正好相反。在国家提倡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大趋势下,高校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典籍翻译理论课程的课时,培养出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才。
表2: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投票数/比例)3.专业技能课程是否是主体11.外语专业的学科专业定位A.是(153/51%)A.外语专业是工具性的应用专业(99/33%)B.不是(21/7%)C.不清楚(117/39%)B.外语专业是人文学科(189/63%)
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专业的定位是正确的,表2可见63%的学生认为“外语专业是人文学科”,但由“您所在的院校专业技能课程是否构成了本科四年的主体教学内容?”这一问题可以看出,培养学生“五会”技能的专业技能课程仍占课程设置的主体,这也与图1的比例是相符的。由此可见,高校应清晰定位外语专业属性,课程设置向“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适度倾斜。
表3:
C.不清楚(27/9%)C.不清楚(51/17%)C.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123/41%)
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外语工具论”: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这一说法,由学生的选择比例得到验证,大部分学生认为外语是一门工具,这就说明外语专业对待典籍翻译课程加以分类。对于把外语当做工具的大部分学生,应开设典籍翻译理论课程作为选修课,提高其文化素养。而对于另一部分热爱双语及古典文学的学生,应重点组织有条件的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专业人才,回归英语专业人文学科属性。
三、结论及建议
典籍翻译理论方面,其研究要多借用佛经的翻译理论,民族典籍汉译和汉籍民译的方法和经验。全国性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次数可适当增加或组织一些相关协会,为各界翻译人才提供交流平台,集思广益,迸发出新的灵感与火花。与此同时,也要借鉴学习国外的翻译理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在培养学生“五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使得有需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课程。典籍翻译教学方面:本科阶段是基础阶段,此阶段要以打好双语基本功为主,掌握双语文化为辅,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相关开设典籍翻译专业方向的院校,应“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对高考报考该方向的考生要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对考生记忆力与古文功底的考察和对两种语言基本功底的考核。如果该专业的学生继续深造,其研究生阶段应注重典籍翻译实践,以理论学习作为指导。博士生阶段应着重研究理论创新,辅以实践活动。本文对此不作深入探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笔者认为,对国内英语专业的划分应“分门别类”。从培养目标角度来看,应将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品牌型。部分211、985类有条件的外语专业院校要回归英语专业人文学科属性,要严格控制招生数量,切实办出具有外语专业特色和水准的品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外语专业人才。另一类是技能提升型。相关院校可围绕“外语工具论”,集中培养学生的外语“五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出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典籍翻译理论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研究的建设还远远没有成熟,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广大学者和英语教师继续深入探讨研究。本文所提出的建议也只是在分析典籍翻译理论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研究现状并结合问卷调查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了解基础之上进行的一些理论性思考。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450001
刘红强(1974—),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现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