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众,服务于民众
2016-12-10王福美
王福美
【摘 要】成舍我创办的《立报》是他办报生涯的得意之作,《立报》的办报理念成就了《立报》,也对萨空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普通民众服务,尤其是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服务成了萨空了一生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后,萨空了以工农兵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革命建设生活,实践“代表群众”“教育群众”的新闻出版理念,成为了我国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成舍我;立报; 萨空了; 大众化
成舍我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报人、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所创办的北平“世界报系”(《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民生报》《立报》在当时业界享有盛誉。其中《立报》以先进的办报理念,骄人的销售业绩,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小型报纸的典范。
应该说,《立报》是成舍我办报生涯的得意之作。《立报》所倡导的“大众化”的办报理念时至今日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在上海《立报》存在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立报》发行量超过上海滩的老牌大报,成为当时上海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在这一辉煌历程中,不能不提的是时任《立报》总编辑的萨空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成舍我提出了“大众化”的办报理念,萨空了则是这一办报理念的实践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化拓展——为普通民众服务,尤其为下层民众服务。萨空了先生在自己一生的新闻报刊实践活动当中,一直在实践着这一为了民众,服务于民众的新闻出版理念。
一、“大众化”的办报理念与萨空了的《立报》实践
成舍我“大众化”的办报理念源于他对当时中国报业的深刻认知。1933年4月8日,成舍我在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如何使报纸向民间去》中提出:“现在国内的报纸,大半可以说,只是特殊阶级的读物,而不是社会大众的读物。” “报纸的内容,不是大众所需要的,报纸的定价,又不是一般劳苦大众所读得起的。中国报纸不发达,这两点实在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报纸“内容应由政治转到广义的社会,读者应由少数特殊阶级,转到全国劳动大众。就是要将向来被视为特殊阶级的读物,变成大众的读物。使全国士农工商,都能看报,用报纸来唤起全国民众,共赴国难,抵御外侮。” 1935年,成舍我更是撰文疾呼“报纸救国”。成先生认为“中国真正的根本毛病,只是最大多数的国民,知识太低,不认识国家,过分缺乏了国家意识。”而西方发达国家以国家为己任的国民精神的养成,成先生认为,一是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大众化的报纸。所以“我们必须借着报纸的力量,使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国家和个人,是一而二、二而一。”成舍我强调,只有这种大众化报纸的兴起,才能达到救国的目的。
因此,《立报》自创刊就抱定了“立人” “立己” “立国”的宗旨。在创刊词《我们的宣言》中,明确提出:“我们认为不仅立己立人不能分开,即立国也实已包括在立己的范围以内。我们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国家,我们就必先使每一个国民都知道本身对于国家的关系。怎样叫大家都能知道,这就是我们创办《立报》唯一的目标,也就是我们今后最主要的使命。”
《立报》揭举两个口号:“报纸大众化”、“以日销百万为目的”,并且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大众化,却要准备为大众福利而奋斗,我们要使报馆变成一个不拘形式的大众乐园和大众学校。”“中国多数报纸,定价高,篇幅多,文字深,所在材料,又恒与最大多数国民,痛痒无关。”“必开创一种新风气,使全国国民,对于报纸,皆能读、爱读、必读,使他们觉到读报,真和吃饭一样需要,看戏一样的有趣,然后,国家的观念,才能打入最大多数国民的心中,国家的根基才能树立坚固。”
从中可以看出,《立报》所揭举的“报纸大众化”就是要求报纸刊登的材料要与国民息息相关,文字浅显易懂,价格低廉,使全国国民“能读、必读、爱读”,然后使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达到“立己”、“立人”、“立国”的目的。
萨空了是“报纸大众化”这一宗旨坚定而彻底的执行者。萨空了接编《立报》副刊《小茶馆》之初,即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下层民众”,让副刊真正成为“大众乐园”和“大众学校”,目的是“既为群众说话,又要教育说服群众”,从而“密切报纸与群众的关系。”他在《小茶馆》的“点心”专栏里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向下走的告白》,文中指出,这个“点心”专栏是献给“上层社会的人们”心目中所称为的“下层民众”的。副刊称之为“小茶馆”,就是希望黄包车夫也能进来坐坐,不是像大饭店那样,苦朋友们不敢进来。“它将努力于以浅显通俗的文字,写出些有益于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增进常识的文章。”
《小茶馆》栏目设置紧扣民众生活,聚焦普通民众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内容比较丰富。如其中“血与汗”介绍各行各业工人生活的艰辛,“点心”则主要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发表杂感,“新知识”、“街头科学”则主要向民众介绍科学知识,普及生活常识。后来开设来信专栏,进一步密切群众和报纸的关系。由于《小茶馆》接近平民,尤其是下层民众,所以在群众中很受欢迎。巴金在《我祝福〈立报〉》中认为,《小茶馆》栏目最能体现《立报》的服务精神,这里是一个真正为平民服务的地方,在这里,下层民众“可以自由地说他们自己想说的话,申诉他们的苦痛或者抒发他们的悲愤……”,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
萨空了正式接任《立报》总编辑后,在报刊面貌上作了改进,对于需要精编的稿件力求简明扼要,准确通畅,接近口语;对于社会新闻则力求生动精彩。萨空了认为:“《立报》要实行自己雄心勃勃的目标,就得顺应时代的潮流,接近群众些,更接近群众些,使广大读者愿意看它。”这样做既可以抓住读者,以销量挣钱;同时还能给民众输出正确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报纸救国的目的。
可以说,成舍我的《立报》写下了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辉煌一页,也成就了萨空了新闻出版事业的辉煌一页。通过《立报》,萨空了广泛地了解下层群众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增加了为劳苦大众呼号的信心和决心。为普通民众服务,尤其是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服务成了萨空了一生的追求。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出版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成为新中国的文化方针。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即指出,“人民大众”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工农兵大众“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所以新中国成立伊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农兵大众的文化普及工作提到重要位置,要求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到群众中去,学习群众的语言,表现群众的生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欢迎的优秀作品。
报刊如何真正地做到为广大民众服务,对这一问题,萨空了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他在1943年撰写的《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中提到:“中国文字的发展,差不多是把大部分民众关在大门外的一种特殊发展,在中国办报用的也是这种文字,那么怎样叫老百姓变成读者已成问题。……所以报纸在中国,事实上和大多数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即使你把报纸上的文字完全改写成口语,民众不识字,除了有人读给他们听,否则对他们仍然毫无裨益。”在萨空了看来,如何将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老百姓变成读者是报刊大众化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报刊大众化仍然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伊始,随着在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展的大规模的教育普及运动,劳动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普及教育问题成为摆在新闻出版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连环画成为向广大不识字的和识字不多的劳动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得力工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50年,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筹备小组负责人的萨空了和朱丹开始酝酿创立一本以连环画为主要内容的美术期刊——《连环画报》,这在当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举。1951年,《连环画报》(半月刊)创刊。在《发刊的话》中,编辑写道:
连环图画从前叫“小人书”,现在却不光是小人爱看它,就连大人也爱看它了。什么原因呢?第一、这种书里面印的,不光是字,大部分是图画,容易看得懂;第二、里面画的事情,有头有尾,清清楚楚,越看越有趣味。中国人民从前在旧社会受压迫,没有钱也没有机会念书,不识字的很多。自从解放以后大家翻身了,一心就想多知道点新鲜事儿,多懂些新道理,好来真正做国家的主人。这种连环图画既是容易看,又好看,所以大家就都喜欢看它了。……现在,我们想出这么一本定期的连环图画小书,想要用大家喜欢看的连环图画这种东西专讲新道理。不论是新社会里的新事情和从前的老事情,我们都从人民的观点来讲来画,希望大家能在这本小书上得到点益处。
从中可见,《连环画报》的读者对象是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劳苦大众;内容是从“人民的观点”来讲来画“新社会里的新事情和从前的老事情”;形式上是以图为主,辅以文字;最终达到文化普及和教育的目的。创刊后的《连环画报》紧扣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以讲故事的口吻画出当时工农业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人物、抗美援朝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的典型事迹;通过一个个故事反映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教育人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这样“容易看,又好看”的艺术形式,《连环画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很快发行到四五十万份, 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宣传工具。
对这一段经历,萨空了1984年曾评价道:“为了普及革命文化,特别是为了教育少年读者,根据党对出版工作的要求,我们曾把出版内容健康、形式优美的连环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这件工作在当时开展起来是很困难的,就像在一块荒瘠的土地上盼望丰收那样,需要辛勤地施肥、耕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批思想健康、形式美好的新连环画出现了,较快地完成了连环画换代工作,对普及革命的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文盲率居高不下;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教育任务尤其严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工作被提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议程。1953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在中央设立的专门出版少数民族文字书刊的出版社——民族出版社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的萨空了被任命为第一任社长。
在成立大会上,萨空了指出,民族出版工作是项新兴事业,过去是没有过的;民族出版社肩负着向各民族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鉴于民族出版工作的现状,结合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读者的文化接受水平,萨空了将民族出版社定性为综合性出版社,坚持通俗化、大众化的编辑出版方向。萨空了指出民族出版社除翻译出版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民族政策文件文献外,也要出版一些通俗的政治读物、文艺作品、科普读物。在萨空了的领导下,出版社重点选译出版了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文艺作品、连环画、通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读物等。为了便于少数民族群众阅读,1955年,民族出版社在《人民画报》民族文版的基础上创办了《民族画报》,这是我国第一本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为宗旨的刊物,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用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6种文字编辑出版。1957年,民族出版社又牵头创办《民族团结》杂志,以通讯、短评、散文、小说、民族故事、图片等形式,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介绍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及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
萨空了作为《民族团结》的第一任主编,非常重视《民族团结》的编辑出版工作。他提出:《民族团结》杂志应当多介绍民族情况,普及民族知识,使杂志成为沟通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他对《民族团结》的编辑工作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他要求《民族团结》杂志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内容上要丰富多彩。他提出,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不要板起面孔说教,要让群众喜闻乐见。”“我们给读者的东西,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人看。从封面到封底,插图、文字、标题都要精心处理。”他要求编辑们多设些栏目,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杂志要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使每个读者拿到刊物时都能找到他们喜爱的文章”,“杂志就像一个拼盘,谁喜欢吃哪个菜就吃哪个菜,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稿件的来源上,萨空了要求记者到群众中去寻找源泉,群众是报刊的“通讯员”,有了群众的支持,就有了新闻来源。
如今,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的权威出版机构,民族出版社也成为专门出版少数民族读物的国家级综合性出版社,《民族画报》和《民族团结》(后改为《中国民族》)已成为我国社科期刊方阵中的“双高”“双效”“双百”期刊,这些成就应是对萨空了这位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最好的纪念。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新中国成立后,萨空了以丰富的新闻出版经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以工农兵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革命建设生活,实践“代表群众”“教育群众”的新闻出版理念,成为我国新闻出版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参考文献:
[1]刘家林、王明亮、陈龙、李时新.成舍我新闻学术论集[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萨空了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茅盾.连环图画小说[J].文学月报,1932(5-6).
[5] 林阳.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的开拓者 ——记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任社长萨空了[J].中国美术,2014(1).
[6] 萨社旗.萨空了——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作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研究室副主任,《民族翻译》副主编)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