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12-10李雪荣
李雪荣
【摘要】目的: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与3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运用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为95.08%;对照组患者为87.7%,另外在自我管理率、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控制血糖稳定,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多样性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58-02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快速增加,30-60岁男性发病率增长最高。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营养的饮食及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现今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上世纪90年代调查结果的10%[1]。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应用多样化的护理方式广泛应用到糖尿病护理中,并且系统规范多样化的护理干预在临床医疗中逐渐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5.6±2.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36.7±2.3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怕热、多汗、紧张、食欲旺盛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性增强。所有患者均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状,且意识清楚思维正常。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统计资料,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的简单介绍、糖尿病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样性护理,主要包括:⑴入院评估:全面核查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患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⑵心理护理:患者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刺激也易常敏感,表现有紧张和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缺乏治疗的信心。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告诉患者及家属应该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⑶基础护理: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值班护理人员主动查房,听取患者的问题,并认真解答。患者睡前,必须测试血糖水平。当患者出现头晕、脸色苍白、乏力、心悸等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3]。⑷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因糖尿病为代谢异常疾病,故应重重视饮食治疗。饮食采取定量和少食多餐原则,并以糖尿病饮食为主,限制碘摄入。⑸健康教育:对患者与患者家属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办法和措施,提高重视度。同时,引导老年患者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除此之外,做好血糖监测工作,针对隐蔽的低血糖,要注意留心观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1.3评价指标
1.3.1血糖控制
良好:血糖浓度为3.9~6.0mmol/L;一般:血糖浓度为6.1~7.0mmol/L;差:血糖浓度>7.0mmol/L;血糖控制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3.2自我管理
满分30分,良好:>25;一般:20~25分;差:25分;知识掌握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3.3知识掌握
满分30分,良好:知识掌握程度>20分;一般:15~20分;差:15分;自我管理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3.4护理满意度
满分100分,良好:≥80分;一般:≥60分差:60;护理满意度=(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各类数据采取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了相关的临床护理之后,在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率、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对比之中,观察组患者均要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病情具有明显的反复发作性,能够诱发出多种并发症状,糖尿病病情在发展至中晚期之后患者的血管、肾脏、四肢等部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对患者在发病初期便采取相应的病情控制措施将至关重要[3]。在临床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对糖尿病缓和采取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能够促使患者加强对自身病情的掌握程度,并清楚相应的日常禁忌等情况从而促使患者自身的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在血糖控制率87.7%、自我管理率72.13%、知识掌握率68.03%以及护理满意度85.25%;均低于采取多样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95.08%、自我管理率86.89%、知识掌握率86.07%以及护理满意度94.26%。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控制血糖稳定,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秀君,朱秋君.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6(12):149
[2]于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