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缂丝起源与传播的问疑

2016-12-10斌,强,

丝绸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定州缂丝织机

李 斌, 李 强, 黄 琳

(1.武汉纺织大学 a.服装学院;b.《服饰导刊》编辑部,武汉 430073;2.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 430073;3.江西服装学院 服饰文化研究所,南昌 330201)



历史与文化

缂丝起源与传播的问疑

李 斌1a,2, 李 强1b,3, 黄 琳1a

(1.武汉纺织大学 a.服装学院;b.《服饰导刊》编辑部,武汉 430073;2.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 430073;3.江西服装学院 服饰文化研究所,南昌 330201)

缂丝的起源与其传播路径在纺织史学界存在着一些争论。运用文献研究与纺织考古相结合的方法,对缂丝的工艺、传播过程及其称谓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认为:缂丝与织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缂丝是一种织物类型,织成则是一种成品织造形式和设计手段。缂丝并不直接源于织成,反而是缂丝促进了织成织物范畴的扩大,丰富了织成织物;缂丝工艺是由西域汉族织匠在融合丝纺工艺与缂毛工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古代文献资料中提到的“定州缂丝”中的“定州”指的是河北定州而非甘肃武威;缂丝称谓的变化反映了缂丝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

缂丝;工艺起源;传播路径;织成;缂毛;文献研究;纺织考古

关于缂丝起源与传播问题的推论很多,纺织学界主要集中于其产生时间、工艺起源及传播路径等问题。缂丝的产生时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缂丝所用的“通经断纬”技艺产生于汉魏之间[1];另一种观点认为,至晚在唐代缂丝就已经出现[2]。缂丝技艺有人认为来源于缂毛,也有人认为来源于织成。而其传播路径重点则集中于“定州”地望的确定,目前学界对定州地望争论不休,主要形成华北传播说(河北定州)和西北传播说(甘肃武威)。笔者认为,正因为有争论,才可能有新发现,可以通过对缂丝工艺起源、缂丝传播过程、缂丝称谓变化三方面的问疑来论证一些新观点。

1 缂丝工艺起源问疑

关于缂丝工艺起源的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在厘清缂丝与织成、缂毛的关系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缂丝工艺是多种织造工艺融合的结晶,而非源于某种织造工艺。

1.1 缂丝与织成

织成工艺曾一度被有的学者认为是缂丝工艺的来源,通过对两者的概念、织法、厚度,以及织机的对比分析,并结合两者出现时间的考察,笔者认为,缂丝并不直接源于织成,反而是缂丝促进了织成织物范畴的扩大,丰富了织成织物。

1.1.1 缂丝与织成的区别

缂丝与织成虽然都是提花丝织物,但是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首先,从两者的概念来看。缂丝是以丝线为原料,运用通经断纬的挖织法织出各种花纹的平纹织物;织成则是传统丝织图案的一种设计手段,即按照实用物的具体形式和尺寸规格,进行纹样设计和整个图案布局安排。织料织好后,有着妥帖而完美的整体效果,只要按式剪裁缝制、加工装潢,即成为一件完美的实用物或装饰品[3]。因此,从概念上看,缂丝强调的是一种织物类型,织成则强调的是一种成品织造形式和设计手段。

其次,从两者的织法来看。缂丝的织法是以本色丝做经线,先将需要缂织的纹样描在经线上,再以各色彩丝做纬线,用小梭根据花纹图案分块缂织,同一种色彩的纬线不必贯穿全幅,只需要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采用局部回纬织制[4];而织成的织法是以平纹或斜纹作地组织,按花型或衣片的轮廓线,根据配色设计,用彩色丝线以平纹或斜纹挖花的方式织入。唐代以后,地组织也有用缎纹的[5]。由此可知,缂丝织物只有平纹组织,而织成织物不仅有平纹组织,还有斜纹甚至缎纹组织。通过对缂丝与织成两者织法的比较,不难看出,缂丝织物是全幅运用通经断纬显花技术织造花纹的一种织物。而织成则是在纬锦织造技术的基础,局部运用挖花技术显花的一种丝织物。

再次,从两者织物的厚度来看。缂丝织物由于整幅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物正反两面相同,属于单层织物;而织成花型部分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地纹部分则是通梭织法,织物正反两面不同,属于多层织物。因此,织成织物一般要比缂丝织物厚。

最后,从两者所用的织机来看。缂丝采用的织机是缂织机(图1),即最简单的平纹织机,属于单动式双综双蹑平纹织机。而织成采用的织机远比缂织机复杂,至少需要多综多蹑织机(图2),甚至采用大花楼织机。由此可知,缂丝有专门的织机,织成则没有专门的织机,可在多综多蹑织机或束综提花织机(小花楼织机和大花楼织机)上织造。笔者认为,从缂丝与织成两者织机的比较,似乎也证明缂丝属于纬线显花的一个新的分支,织成则只是对织锦的进一步发展。

图1 缂织机Fig.1 The K’o-ssu loom

图2 多综多蹑织机Fig.2 The multi-heddle and multi-tradle loom

1.1.2 缂丝与织成的关系

缂丝与织成出现的先后顺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继承关系是讨论缂丝是否起源于织成的关键性的问题。日本学者大村西涯(1867—1927年)认为缂丝就是隋唐时期的织成锦[6],民国时期(1911—1949年)李杏南也赞同这一观点,但他将织成出现的时间提前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公元8年)。当代,陈永昊等[7]认为,从中国丝织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以织锦的生产为最早,由织锦发展为织成,再由织成发展为缂丝。从历史文献的角度看,织成的出现时间要远远早于缂丝。如《晋令》[8]中指出:“织成衣,为禁物。”南齐延兴元年(494年)又“申明织成、金薄、彩花、锦绣履之禁”。这些文献资料都充分说明织成早于晋代就已经出现,而缂丝的最早文献记录则出现在宋代(960—1279年)洪皓(1008—1155年)的《松漠纪闻》和庄绰(未详)的《鸡肋编》两书中。此外,从纺织品考古角度来看,织成的出现时间也远远早于缂丝。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织成实物是出土于新疆阿斯塔那39号墓的东晋织成履(图3),而最早的缂丝织物则是1973年在阿斯塔那唐代张雄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几何纹缂丝带(图4)。通过以上对缂丝与织成出现的时间分析,说明至少在时间上,缂丝源于织成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然而,要证明缂丝源于织成还需要考察缂丝的织造工艺与织成的织造工艺是否存在着继承关系。

图3 织成履(东晋)Fig.3 The Zhicheng shoes (made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图4 几何纹缂丝带(唐代)Fig.4 The K’o-ssu belt with geometric patterns (made in Tang dynasty)

笔者认为,缂丝与部分织成虽然都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法,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首先,缂丝与织成的起源地不同,而且相距千里。织成的起源地在中原地区,缂丝则最早出现于西域地区。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丝织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是汉人聚居区,宋代之前,中原地区则是汉人丝织技术最发达地区,缂丝作为一种丝织物,最先出现于西域地区而非中原地区,说明缂丝与织成之间的直接继承关系存在着一些疑问。其次,从缂丝与织成的概念、织法、厚度及织机进行比较,两者相距甚远。缂丝作为全幅通经断纬的丝织物自成体系,属于丝织物中的一个品种;而织成则可以泛指锦、缎、斜纹、罗等纺织品种,因此,织成并不是一种纺织品种,而是按照服用或装饰用的成品形制规格设计加工织造纺织品的设计方法。通经断纬也只是织成常用的一种局部织造花型的技法。再次,织成反而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缂丝的技法,据陈娟娟[9]对故宫所藏的各种用途织成料的统计,其数目成千上万,其中虽然有不少是运用缂丝技法织造的织成,但更多的却是运用其他织造技法织造的织成。织成织物的品种包括缂丝织成,而缂丝则不能概括其他品种的“织成”。因此,不难看出织成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缂丝。

综上所述,缂丝与织成并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但在丝织物发展的历史上,织成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缂丝出现的时间。同时,在南宋之后随着缂丝在汉人居聚区的流行,缂丝工艺也逐渐被运用到织成织物中,从而使人们产生缂丝源于织成的假象。

1.2 缂丝与缂毛

缂丝在工艺和技法方面源于西域缂毛,但在原料制备上又源于中原的丝纺工艺,因此,缂丝工艺与缂毛工艺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2.1 缂丝与缂毛的区别

缂丝与缂毛在所用的原料、织机及出现的时间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两者所用的原料有所差异。顾名思义,缂毛所用的纱线主要是毛纱,而缂丝的原料则主要是桑蚕丝。纤维材料的不同,必然会带来织物风格的差异。桑蚕丝的细度远比羊毛细,而且其光滑度也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好的。因此,缂丝与缂毛相比较,缂丝具有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而缂毛则具有厚重、粗犷的艺术风格。其次,两者所用的缂织机械有所不同。虽然缂丝织机的结构和操作都非常简单,但相对于缂毛织机要合理和科学得多。图5为挪威保存至今的缂毛织机,很明显为竖织机,结构简单。相比于中国的缂丝织机,缺少脚踏和辅助打纬的专用机构。不难看出,缂丝织机要比缂毛织机在功能上完善很多。此外,两者出现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缂毛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经被西亚的叙利亚人创造出来,并且至晚在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就已经传到中国的西域。而最早的缂丝织物则出现在唐代(618—907年),两者在时间上相差1 600多年。综上所述,缂毛与缂丝由于在使用原料、织造机械和出现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巨大差异。

图5 挪威传统缂毛Fig.5 The traditional wool tapestry in Norway

1.2.2 缂丝与缂毛的关系

图6 清代缂毛鸡雏待饲图(局部)Fig.6 The part of Qing dynasty wool tapestry with chickens for feeding design

毫无疑问,缂丝与缂毛在工艺上存在着继承、发展及融合的关系。首先,缂丝在工艺和技法上最初源于缂毛。缂丝与缂毛均是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手法,因此,缂丝与缂毛作品形成了直经曲纬的组织结构、正反两面相同的特征。其次,在技法上,缂丝继承和发展了缂毛的技法。如缂丝中的勾、平缂等基本技法就是继承缂毛的技法。而戗色的技法,如长短戗、木梳戗、凤尾戗、参和戗、包心戗都是缂丝对缂毛技法的发展。最后,缂丝与缂毛还存在着融合的关系。缂丝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使织物纹样具有立体感,甚至在局部使用缂丝毛。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缂毛鸡雏待饲图(图6)中的两只鸡雏以丝毛合捻的线为纬,从而使鸡雏的羽毛具有蓬松和立体感。由此可见,这两种工艺,在发展过程也会相互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表现效果。

2 缂丝传播过程问疑

纺织史学界普遍认为,缂丝源于西域,经由回鹘人传递到中原地区,最终在中原地区得到飞速发展。然而,缂丝传播过程的问题,笔者心存两个的疑问:1)缂丝工艺的创造民族?2)缂丝的重要传播中心定州的地望?

2.1 缂丝工艺是西域汉族织匠融合丝纺与缂毛工艺的结晶

笔者认为,缂丝工艺极可能是由西域的汉族织匠创造出来的。根据出土实物和文献推测,西域高昌地区在唐初就已经开始生产缂丝。1973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几何纹缂丝带,系于女舞俑的腰部。这件缂丝带为公元688年前的遗物,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最可靠的缂丝织物[10]。据《唐书》记载,当时高昌国的统治者是麴氏家族,高昌国王们都具有汉族血统,系金城(古之凉州府)附近迁来[11]。其实,高昌王国自始至终都与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阚氏高昌(460—488年)、张氏高昌(488—496年)、马氏高昌(496—501年)、麴氏高昌(501—640年)国王都具有汉人血统。

事实上,自汉代开始汉人就在西域建壁筑垒,高昌就是在这种西域屯田的背景下产生的,据《北史》记载:“高昌者,车师前王之故地,汉之前王部地也。……昔汉武帝遣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亦云其地汉时高昌垒。……彼之甿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世积已久。”[12]其实,高昌这一名称来源于敦煌的高昌里,因为整个西域屯田的士卒多是来自于敦煌,他们往往是按籍贯编排在一起,而在高昌各地的士卒可能多是高昌里籍,为了表示对故乡的思念,这些士卒称自己屯田的地方为高昌壁。自汉时就有许多中原人往高昌迁移,他们带来自己的文化和技术[13]。当然,作为“衣食住行”中首要地位的衣,汉人也会将一整套纺丝、织造、制衣的工艺带到西域,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通过对高昌国国王与臣民的考察可知,高昌国其实是由中原汉族迁徙到西域建立的地方性政权。汉族移民必然会将丝纺织技术带到高昌,因此,西域最初的缂丝工艺极可能是由汉族织匠在吸收西域缂毛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2.2 缂丝工艺传播中心定州为河北定州

关于“定州”在何处?纺织史学界争议颇大,据孙佩兰在《对缂丝起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一文中指出古代定州名共有五处地方,分别在现今河北定州、甘肃武威、四川珙县、甘肃平罗、朝鲜平壤。目前,河北定州和甘肃武威争议最大,然而,笔者比较倾向于宋代缂丝传播中心为河北定州的观点。

第一,洪皓指出燕京生产缂丝,河北定州距北京只有185 km。因此,在空间上,只要有传播者存在,缂丝从北京传到河北定州并非难事。

第二,河北定州自唐代就已生产精美的丝绸,并以上贡“两窠绫”闻名天下[9]。毫无疑问,河北定州具有非常好的丝纺织技术基础,缂丝工艺在此能得到极快的发展。

第三,河北定州在安史之乱之后亦有回鹘人定居于此的说法。唐代大将郭子仪(697—781年)曾向大食、回鹘借兵平定安史之乱,据说战后有部分大食、回鹘士兵曾在河北定州定居。虽然史料上并没有确定的记载,但伊斯兰教传入河北定州的时间下限只会早于元代[14]。因此,宋代定居于此的回鹘人存在传播缂丝技艺的可能。

第四,河北定州在宋代就以定窑瓷器为世人所知,其名气在宋代已相当响亮。因此,庄绰在《鸡肋编》中没有特别指明,“定州”应该指河北定州。

基于对缂丝工艺传播过程的分析,笔者认为,缂丝工艺的创造民族为汉族,并且是为躲避战乱而迁徒到西域的汉族;而在宋代缂丝传播的中心定州为河北定州,而非其他同名的地方。

3 缂丝称谓问疑

关于缂丝的“缂”字在中国古代有四种写法,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记作“剋丝”、庄绰《鸡肋篇》记作“刻丝”。明代张习志为朱克柔《缂丝牡丹》作题跋记作“克丝”。明代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中记作“刻丝”。明代汪汲在《事物原会》中指出:“克、剋、刻三字皆读此音。缂丝之缂当作缂是也。”由此可知,缂丝的写法在古代经历了剋丝、刻丝(宋代)→克丝、缂丝(明代)→缂丝(现代)三个时期。

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对于丝织工艺当谓“缂”,而对于金木工艺则称“刻”,字各有所当,故“刻”“克”皆为假借[15]。笔者认为,首先,“剋”作以纬剋经之说。中国古代非常注重等级和次序,历来就有经天纬地之说。成书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左传》《国语》中记载:“经纬天地曰文。”“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以经线为尊,纬线为贱的经线显花的思想。而“剋”在《尔雅》和《集韵》中有“胜”或“杀”的意思,因此,以下胜上,通经断纬、纬线显花技术原本就有违反常规,缂丝最初作为“剋丝”就不足为奇了。其次,缂丝作“刻丝”源于《鸡肋篇》中“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由此可知,这种“刻丝”的称谓是从织物的外观特征考虑而得名。再次,“克丝”两字可能源于假借,毕竟“剋”极为不吉,有“杀之”的意味,假借“克”情有可愿。此外,商人喜用简化字,同时也忌讳不吉之字,约定俗成,以“克”字代替“剋”。最后,“缂”字最符合“缂丝”工艺的特征,《玉篇》“缂,紩也,织纬也”,可见缂字最为科学、合理,清代著录宫廷书画的《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记做“缂丝”。通过对缂丝称谓的分析,不难看出缂丝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其发展的规律。最初,文人以缂丝的某方面的特征为其命名,如“剋丝”“刻丝”。随着缂丝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商人们创造出缂丝的俗名“克丝”。最后,当其发展到顶峰,其称谓趋向于专业化的“缂丝”。

图7 缂丝起源与传播路径Fig.7 The origin and propagation path of the K’o-ssu

综上所述,通过对缂丝的工艺起源、传播过程、称谓三个方面的问疑,笔者总结出缂丝起源和传播的路径图,如图7所示。首先,缂丝在原料准备阶段的工艺来源于中原地区的丝纺工艺,在缂织技法上则源于西域少数民族的缂毛工艺,而且在这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极可能是定居于西域的汉族织匠。其次,在缂丝传播过程中,唐代迁居西域的回鹘人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迁徙又将缂丝工艺传播至中原地区。到了宋代,随着北宋的灭亡,中原地区的缂丝工艺又随着汉族移民传播至江南地区,最终在苏州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再次,关于宋代缂丝传播中心——“定州”,虽然当时有五处地方被称为定州,但运用反辉格史观的历史分析,宋代的“定州”必定为河北定州,而非其他被称为定州的地方。最后,缂丝称谓多样化,从“剋丝”“刻丝”到“克丝”,然后再到“缂丝”称谓的演变,反映了汉族认识外来织造工艺从最初的某方面的表征向专业化转变的发展规律。

4 结 语

从缂丝起源与传播的路径可知,织造工艺的创新需要文化、技术的交流。汉晋时期移居西域的汉人将丝纺织技术带到了当地,在融合西域缂毛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丝织工艺——缂丝。到了唐代,缂丝工艺通过迁徙到西域地区的回鹘人又将其回传到中原地区,在宋代,缂丝由其传播的中心河北定州传播至江南地区。最终,缂丝又在汉族织匠的手中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集织造、书画、篆刻为一体的织造艺术。缂丝的起源与传播给大家很大的启示,即在保持开放心态,积极进行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传播,最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1]魏松卿.略谈中国缂丝的起源[J].文物参考资料,1958(9):16. WEI Songqing. A brief talk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K’o-ssu[J]. Cultural Relics Resources,1958(9):16.

[2]孙佩兰.对缂丝起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丝绸,1995(7):47-51. SUN Peilan. Views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the K’o-ssu[J]. Journal of Silk,1995(7):47-51.

[3]王宝林.南京云锦之谜[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79. WANG Baolin. Mystery of the Nanjing Brocade[M]. Nanjing: Nanjing Press,2006:79.

[4]严勇.明清缂丝艺术[J].荣宝斋,2004(2):30-49. YAN Yong. K’o-ssu art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J]. Studio of Glorious Treasures,2004(2):30-49.

[5]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62. CHEN Weiji. History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Ancient Part[M]. Beijing: Science Press,1984:362.

[6]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169. OMURA Seigai. Chinese Art History[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1926:169.

[7]陈永昊,余连祥,张传峰.中国丝绸文化[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404. CHEN Yonghao, YU Lianxiang, ZHANG Chuanfeng. Chinese Silk Culture[M]. Hangzhou: Zhejiang Photography Press,1995:404.

[8]赵丰.中国丝绸通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161. ZHAO Feng.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Silk[M].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 Press,2005:161.

[9]陈娟娟.缂丝[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3):22-29. CHEN Juanjuan. The K’o-ssu[J]. Palace Museum Journal,1979(3):22-29.

[10]朴文英.缂丝[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46. PIAO Wenying. The K’o-ssu[M].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 Press,2009:46.

[11]沙畹,冯承钧.西突厥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2. SHA Wan, FENG Chengju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2004:102.

[12]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北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2613-2614. XU Jialu. The Interpretation of Twenty-four Histories-History of Northern Dynasties[M]. Shanghai: Chinese Dictionary Press,2004:2613-2614.

[13]张峰峰,张鹏.高昌王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35,46. ZHANG Fengfeng, ZHANG Peng. Gao Chang Kingdom[M]. Beijing: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Press,2013:35,46.

[14]李兴华.定州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7(2):93-106. LI Xinghua. The study of Dingzhou Islam[J]. The Hui Studies,2007(2):93-106.

[15]朱华.“缂丝”的称谓[J].四川丝绸,2007(4):49. ZHU Hua. Appellation of “K’o-ssu” [J]. Sichuan Silk,2007(4):49.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propagation of the K’o-ssu

LI Bin1a,2, LI Qiang1b,3, HUANG Lin1a

(1a.School of Fashion; 1b.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Fashion Guid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2.The Research Cen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3, China; 3.Research Laboratory of Apparel Culture, 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Nanchang 330201, China)

There are some debates on the origin and path of propagation of K’o-ssu in the textile historian circl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extile archaeolog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raft, the propagation process and the appellation of K’o-ssu reasonab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both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K’o-ssu and Zhicheng. K’o-ssu is a type of fabric, while Zhicheng is a sort of weaving form and design means of finished products. K’o-ssu is not directly from Zhicheng, but the K’o-ssu promotes the expansion of category of Zhicheng, and enriches the woven fabric. The craft of K’o-ssu was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blending the craft of silk spinning and the craft of wool tapestry by Han artisans in western region. It is mentioned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that “Dingzhou” of “K’o-ssu in Dingzhou” is in Hebei province rather than Wuwei in Gansu province. The change of K’o-ssu appellation reflects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o-ssu.

K’o-ssu; the origin of technologies; propagation path; Zhicheng; the craft of wool tapestry; document research; textile archaeology

10.3969/j.issn.1001-7003.2016.11.013

2016-04-15;

2016-1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ZH08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Q096);武汉纺织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计划(武纺大科〔2016〕3号)

TS971.42;K876.9

B

1001-7003(2016)11-0074-06 引用页码: 111302

猜你喜欢

定州缂丝织机
通经断玮 绘彩织梦
——蔡霞明缂丝作品欣赏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州分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雄安、辛集、定州专场二)
想念定州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南通缂丝将经纬织入生活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实地调研国产中高端织机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
范立州:定州地产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