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

2016-12-10刘桂菊吴明发黄嘉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因子

刘桂菊,吴明发,黄嘉恩

(1.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

刘桂菊1,3,吴明发2,3,黄嘉恩2

(1.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以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城乡一体化4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市化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法分析城市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研究表明:(1)影响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的主要因子可归结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4个因子,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2)城市化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广州、上海和大连为I类城市化质量城市,宁波、烟台、青岛、天津、秦皇岛、福州为II类,南通、湛江和温州为III类,连云港和北海为IV类;(3)城市化水平高并不代表城市化质量高,反之亦然。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相协调的城市,其二者相对统一,反之则相偏离;(4)从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性看,秦皇岛、温州、福州、湛江为质量滞后型,天津为质量轻度滞后型,上海、宁波、大连、广州、南通为质量协调型,北海、青岛、连云港为质量轻度超前型,烟台为质量超前型。

城市化质量;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协调分析;沿海开放城市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57%,年均提高1.02%,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各系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由此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城市化质量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城镇化质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因此探讨城市化质量对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城市化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探讨、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等方面。学者们对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叶裕民[1]认为城市化质量表现为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樊纲等[2]提出从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和社会和谐三个角度来考察城市化质量且强调三者之间协调性;李明秋等[3]提倡城市化质量是在城市投入要素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对外辐射能力及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指标体系构建上,有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构建城镇指标准则(UIG)[4]和城市发展指数(CDI)[5];也有从城乡空间的协调性[1-3][6]和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视角构建指标体系[7]。评价方法方面,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8-9]、聚类分析法[10-11]、TOPSIS法[12]、熵值法[11][13]、多要素综合评价法[7][10]、突变级数法[14]、象限图法[6][15-16]等。在研究尺度上,以国家级[1][6]和省级[12-13][17]为主,区域级[2][8][18]、市级[14][19]和县级[20]都有涉及。作为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地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状况在全国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但尚未有该区域的研究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 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环境发展质量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4个维度初选了29个指标,经相关分析和共线性诊断分析最终筛选出 12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城市化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性,以期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1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

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覆盖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大城市群,天津、上海两大直辖市,以及东部沿海地带8个重要省份。该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禀赋优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享有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这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全面迅速的转型升级。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2.57%,14个沿海开放城市城市化率为64.18%,高出全国11%。但该区域内部差距悬殊,其中上海城市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广州,为85.02%;湛江城市化率最低,仅为38.3%,不到上海、广州、天津的一半。为了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价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以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

1.2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叶裕民、樊纲、李明秋等对城市化质量内涵的诠释,本研究主张城市化质量是在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下,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依此内涵,遵循“全面性、整体性、一致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等原则,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各系统相互协调以及城乡协调角度,确定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环境发展质量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4个维度初选了29个指标,经相关分析和共线性诊断分析最终筛选出 12个指标(表1)来反映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状况。

表1 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the coastal open cities

1.3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统计年鉴》及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为了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采用标准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2 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素公因子,计算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分析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性。

城市化发展过程是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相互统一的过程。为了对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有客观的认识,本研究用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常住人口×100%)代表城市化水平②,借鉴方创琳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质量协调度计算方法[6],计算沿海开放城市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性,公式为:

式中,Ct为t城市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其值越接近0表示二者协调性越好;Ut为t城市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Vt为t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按照 Ct的大小划定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发展类型(表2)。

表2 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发展类型Table2 The types of harmonious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its quality

3 结果与分析

3.1城市化质量分析

借助 SPSS22.0统计软件,主成分分析法显示KMO值为 0.418,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 Sig.值为 0.000,说明数据通过模型检验,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表3可知,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72%,基本解释了原始数据所包含的绝大部分信息。

从表4可知,因子f1在X1~X7荷载很高(>75%),这些变量都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可定义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因子 f2在 X10和 X12的载荷较高,X10为空气质量优良率,反映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居住环境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客观条件。X12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代表了城乡发展公平性、和谐性,可看作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因此f2可定义为居民生活质量因子。因子f3在变量X8和X9上有较高载荷,两个变量均反映城市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可定义为环境保护因子;因子f4在X11上载荷最高,反映城乡居民协调发展程度,可定义为城乡协调发展因子。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Table 4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与对应变量标准化值相乘求和,得到四个因子得分,然后对四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求和,权重为每个公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的比值,得出各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表5)。计算公式为:

说明:式中,ZF为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F1,F2,F3,F4分别为各因子得分, a1, a2, a3, a4分别代表公因子累计贡献率的比值。

表5 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得分及排序Table 5 The scores and ranking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the coastal open cities

从表5看,各城市的城市化质量差异较大,得分最高的是广州(1.193),最低的是北海(-0.980),两者相差2.173。广州、大连、上海位居前3位,温州、连云港、北海位居末3位。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对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图1),结果显示,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I-IV类。

图1 城市化质量聚类谱系Fig.1 The cluster pedigree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the coastal open cities

3.1.1I类城市(Ut≥0.4)I类城市为广州、上海和大连,其城市化质量得分居前,都在0.4以上。其中广州城市化质量最高,得分 1.193,其次是大连,得分0.670,再次是上海,得分0.581。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看,其得分最高,权重最大(0.523),说明该类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如广州的人均GDP为10.591万元,遥遥领先,是最低城市湛江(2.453万元)的4.317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均位居各城市之首。大连人均 GDP紧随广州之后,为10.292万元,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名也居前。上海的产业结构水平最高,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99.3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财政支出也位居榜首。三座城市分别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核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前,带动其城市化质量位居前列。从其他因子看,广州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值最大,城镇居民高出农村居民10.51%,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稳定;上海的环境保护因子分值相对较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38.29%,低于 14个城市平均值40.7%近2.5%;大连的各项指标显示良好。

3.1.2II类城市(-0.2 ≤Ut<0.4)II类城市为宁波、烟台、青岛、天津、秦皇岛、福州,其各项指标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都接近平均值。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看,宁波、青岛、天津得分较高,说明这3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从居民生活质量因子看,天津、青岛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较小但空气质量优良率低,其中天津空气质量优良率最低,为83.3%;福州正好相反,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45%,在14城市中位居第二,但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较大,从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从环境保护因子看,秦皇岛、青岛、烟台得分较高,其中秦皇岛分值在 14个城市中最高,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14城市之首,高达49.1%,说明这3个城市环境保护较好;而天津、宁波正好相反。在城乡协调发展因子方面,秦皇岛、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大,秦皇岛城乡收入比为2.66∶1,在14城市中居第二位;福州为2.56∶1,两个城市均超出了1.5~2.5的合理区间。

3.1.3III类城市(-0.8 ≤Ut<-0.2)

III类城市为南通、湛江和温州,其综合得分均低于平均值,其中湛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得分最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 14个城市中最低,人均GDP为2.45万元,仅为广州的1/4,与倒数第二位的北海还相差1.59万元。从居民生活质量因子看,湛江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最高(100%),但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过大,为9.4%;南通正好与湛江相反,温州位于两者之间。环境保护因子得分温州处于 14个城市末位,说明其环境保护较差。从城乡协调发展因子看,3个城市的城乡收入比均处于1.5~2.5的合理区间。

3.1.4IV类城市(Ut<-0.8)

IV类城市为连云港和北海,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得分低,权重最大,从而造成其城市化质量得分低,直接影响其城市化质量。连云港人均GDP仅为36 470元,位居沿海开放城市倒数第二位,人均财政支出为6 116.39元,位居倒数第三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仅为66.29人,位居各城市之末,每万人拥有医生数(14.35人)仅高于湛江;北海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最低,为79.3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位居倒数第二位,仅为36 328.37元,每万人拥有医生数(18人)位居倒数第三位。从其他因子的指标看,北海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位居14城市之首;连云港城乡发展差距较小。

3.2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根据城市化质量类型与城市化发展阶段以及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类型,由公式2计算得出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图2,表6)。

图2 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水平和协调度的关系Fig.2 The harmonious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its quality of the coastal open cities

由图2可知,城市化水平高并不代表城市化发展质量高,如天津、福州和温州。天津城市化水平处于最高阶段,即城市化后期(L3)(城市化率为81.55%),但城市化发展质量并不是处于最高阶段,而是属于II类城市(城市化质量为0.103),究其原因是其居民生活质量较差,空气质量优良率仅为83.30%,排倒数第三位;福州的城市化水平高而城市化发展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其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太大(城乡收入比为2.56∶1);温州城市化水平处于中高阶段,即城市化中期(L2)的后部(城市化率为66.7%),但城市化发展质量却处于较低阶段,位于 III类城市末位(城市化质量为-0.434),其原因是一方面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人均财政支出(4 846.12元)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95.66人)排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末端,另一方面在于其环境保护劣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 35.62%,排名倒数第二位,污水处理率仅为83.38%,排名倒数第四位。

反之,城市化质量高也并不代表城市化水平高,如烟台、秦皇岛。烟台城市化发展质量处于较高阶段(II类城市,城市化质量为0.193),但城市化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即城市化中期(L2)(城市化率为50.11%),其原因是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均较好,所以其城市化质量较高,位居第五位,但城市化率仅为50.11%,排名倒数第三位。秦皇岛的城市化质量高而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其环境保护得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14城市之首,高达49.1%。

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相协调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相互统一,如广州、大连和上海城市化质量相对最高,城市化水平也相对最高,3个城市的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均位居前列;相反,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不协调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相偏离,如天津、福州、烟台、秦皇岛等。因此,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质量协调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化发展过程的衡量应从传统的以规模和速度为主转向以速度与质量齐头并进,真正实现城市系统内部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和城乡之间等各组成部分协调发展。

由表6可知,属于城市化质量滞后于城市化水平的城市有秦皇岛、温州、福州、湛江4座;属于城市化质量轻度滞后于城市化水平的城市有天津 1座;属于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相协调型的城市有广州、上海、大连、宁波、南通5座;属于城市化质量轻度超前于城市化水平的城市有北海、青岛、连云港3座;属于城市化质量超前型的城市有烟台1座。

表6 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Table 6 The harmonious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its quality of the coastal open cities

4 结 论

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城乡一体化4个方面经相关分析和共线性诊断分析筛选出12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 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测算城市化质量与城市水平的协调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影响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的主要因子可以归结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4个因子,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的权重最大,超过一半(为0.523),说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提高城市化质量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只有经济社会实力增强了,才能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提供资金支持和社会保障支撑。

(2)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广州、上海和大连的城市化质量居首位(I类);其次为宁波、烟台、青岛、天津、秦皇岛、福州(II类);再次为南通、湛江和温州(III类);连云港和北海的城市化质量居末位(IV类)。造成城市化质量差异的因素各有不同:I类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但面临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强化环境保护问题;II类城市经济实力较好,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需要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水平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III、IV类城市经济实力较弱,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同时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城市化水平高并不代表城市化发展质量高,如天津、福州和温州;反之亦然,如烟台、秦皇岛。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相协调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中,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相互统一,如广州、大连和上海;反之则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相偏离,如天津、福州、烟台、秦皇岛等。

(4)秦皇岛、温州、福州、湛江 4座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滞后于城市化水平(i),天津为城市化质量轻度滞后型(ii),上海、宁波、大连、广州、南通 5座城市为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型(iii),北海、青岛、连云港为城市化质量轻度超前型(iv),烟台为城市化质量超前型(v)。理想的城市化发展是城市化的“质”与“量”相统一的发展,各城市应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朝着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质量同步协调并进的目标发展。对于城市化质量滞后型和轻度滞后型城市,未来应在适度控制人口规模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空间的投入产出效益,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对于城市化质量轻度超前型和超前型城市,未来应在确保城市化质量的前提下,科学预测适度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合理有序引导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定居生活,适度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

注释:

①为适度指标,一般在 1.5~2.5之间较为合理(潘竟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收入差距时空分异格局.经济地理,2014,34(6):62.)。该指标实际值已经超过2.5上限,故极性定义为负。

②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 2013—城市现代化研究》成果,把城市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初期(L1):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市化中期(L2):城市化水平为30%~70%;城市化后期(L3):城市化水平高于70%。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2]樊纲,余晖.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05.

[3]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182-186.

[4]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s: Monitoring the Habitat Agenda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R].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

[5]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

[6]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1931-1946.

[7]ZHOU De,XU Jianchun,WANG Li,et al.Assessing urbanization quality us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alyses:A case study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Hangzhou Bay(UAHB),China[J].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49(10):165-176.

[8]郝华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91-294.

[9]彭秋果,曹洪华,宋友,等.川南城市群城市化质量与水平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6):649-652,672.

[10]李琪,安树伟.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同城市化质量类型划分及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54-61.

[11]丁俊,刘云刚,王开泳.广东省地方城市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与发展类型[J].热带地理,2015,35(1):51-60.

[12]李鑫,李兴校,欧名豪.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12,125(3):50-54.

[13]ZHAO J J, CHAI L H.A novel approach for 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principle: A case of Beijing[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5,430(7):114-125.

[14]李小军,方斌.基于突变理论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域城镇化质量分区研究—以江苏省 13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3):65-71.

[15]CHEN M X,LIU W D,TAO X L.Evolution and assessment on China's urbanization 1960–2010:Under-urbanization or over-urbanization?[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3,38(4):25-33.

[16]张春梅,张小林,等.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1):16-21.

[17]童彦,朱海燕,施玉.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286-288.

[18]贾琦,运迎霞.京津冀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3):8-11.

[19]周飞,刘升,陈士银.1990-2010年湛江市城市化质量动态评价[J].现代城市研究,2014(5):70-77.

[20]郝华勇.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及与数理的 Granger因果检验—以湖北省为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6(3):80-85.

Comparisons on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the Coastal Open Cities of China

LIU Gui-ju1,3, WU Ming-fa2,3, HUANG Jia-en2
(1.School of tourism,Taishan university,Tai’an 271000,China;2.College of Management,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3.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aken the fourteen coastal open cities(COC)as a case, twelve indexes were selected in terms of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o evaluate the UQ by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Then the harmonious degree between UQ and UL was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Q in the COC are the factor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residents’ life qua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2)According to the scores and rankings, the cities will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In the aspect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Guangzhou, Shanghai and Dalian rank at the first level; Ningbo, Yantai, Qingdao, Tianjin, Qin-huangdao and Fuzhou at the second; Nantong, Zhanjiang and Wenzhou at the third; and Lian-yungang and Beihai at the fourth;(3)High UL does not mean high UQ, and vice-versa; (4) According to the urbanization harmony type,Qin-huangdao,Wenzhou, Fuzhou and Zhanjiang arequality lag-type cities, Tianjin is quality mild lag-type city, Shanghai, Ningbo, Dalian, Guangzhou and Nantong are quality coordination-type cities, Beihai, Qindao and Lian-yungang are quality mild advanced-type cities, and Yantai is quality advanced-type city.

urbanization quality;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harmonious degree analysis;coastal open cities.

F291.1

A

1673-9159(2016)05-0008-07

10.3969/j.issn.1673-9159.2016.05.002

2015-11-20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3YJC63018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591321);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C14053);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ZC2189)

刘桂菊,1979年生,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吴明发,1977年生,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城乡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