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人平民化话语与国家形象构建
——习近平主席外访演讲分析

2016-12-10尤泽顺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平民化演讲者领导人

尤泽顺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0007)

领导人平民化话语与国家形象构建
——习近平主席外访演讲分析

尤泽顺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0007)

将领导人外访演讲置于国家形象修辞的言语行为框架,通过对习近平主席8篇外访演讲进行分析,发现习主席外访演讲使用了平民化隐喻、名人名言、相似的习语、叙事及其他平民化话语方式进行构建。目标词网页检索分析结果表明,习主席平民化话语拉近了中国领导人和西方普通民众的距离,构建了正面的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修辞;平民化话语;批评话语分析;外访演讲

一、引言

领导人外访演讲是一种典型的对外言语活动,也是国家对外宣讲本国内外政策的重要舞台,更是一种最为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国家形象修辞方式。以往研究多从语言学视角出发,考察其在语用、功能、评价资源、语篇异同及翻译等方面的特性(李太珠,2006;曲敬波,2009;程楠楠,2009;商庆岩,2010;史云莉,2011;林晓琴,2012;王小荣,2013)。少数从修辞视角出发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修辞行为和典型修辞研究案例考察话语的修辞特性和修辞互动(张玉芳,2007;郭宇飞,2011),没有指出领导人外访演讲(特别是领导人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身份权威、人格魅力、修辞策略手段及言语行为风格等)不仅构建了领导人本身的国际形象,而且构建了国家的国际形象。本文从国家形象修辞学的角度出发,以习近平主席的8篇外访演讲为研究对象,结合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不同侧面详细考察其平民化话语风格如何构建领导人形象及中国形象,网页检索及

分析阐述了此修辞构建的有效性。

必须强调的是,对于什么是平民化话语,现有研究并没有作出比较明确的界定,本文主要根据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方面,它们不是正式外交场合经常使用的语言;另一方面,它们是普通百姓耳熟能祥的语言。外访演讲是一种非常正式的讲话,无论在选词还是句法和篇章结构,都有一整套独特的话语规约,像“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缔约双方”等词汇及句子“×和×两国愿意共同致力于……”就是该体裁话语经常选择的语言表达形式,口语化词汇和简单句式等较少使用。这些专业性语言给普通民众的理解造成了困难,为了让更多来自不同文化的普通民众更好理解演讲内容,习主席尽量在这些规约化语言中穿插使用了一些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的谚语、格言、隐喻等,这就是本研究所指的平民化话语。

二、国家(机构)形象修辞与领导人外访演讲

西方古典修辞学认为修辞是一种“说服艺术”,新修辞学将其进一步扩展为“通过象征手段影响人们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的实践活动”(刘亚猛,2005:2),中国传统修辞学一般将其视为个人的言语行为艺术。其共同点是修辞离不开言语运用,修辞研究必然要描写与解释言语使用规律。作为修辞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家(机构)形象修辞也具有上述特点,但是描写与解释语言使用并不是它的全部,“如何有效运用语言维护一个国家(机构)的形象”,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胡范铸等,2013:3-4)才是它最关注的焦点。在分析外访演讲这一特殊的国家形象修辞方式如何构建和维护国家形象并促进社会发展时不能简单套用现存的任何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必须根据具体修辞事件,整合现有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形成能更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分析框架,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新言语行为理论模式、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和目标词前三网页检索分析方法。

1 国家形象修辞的言语行为模式

领导人外访演讲这一国家形象修辞行为研究可采用胡范铸等(2013)提出的新言语行为理论模式作为总体框架。国家形象既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的国民认可,也包括一个国家外部的国际认知。一方面,它由包括官方代言人、大众传媒、民众、企业和产品等众多行为主体及其言语行为构建;另一方面,这一构建又必须得到国内外民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最终确立下来。国家形象修辞不仅仅是日常对话中的我说你听,而是一个以我、你、他三方为行为主体,叙述、接受、核查、驱动四种话语角色互动的过程,很多时候“他”的重要性比“你”的重要性大得多。它是一种必须尽量实现我、你、他三者之间协商和互动关系的新型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与新言语行为的区别如图1所示(胡范铸等,2013:4-5)。

图1 从言语行为到新言语行为

就领导人外访演讲而言,它是交往双方(包括在场的官员、听众及不在场的普通民众)和感兴趣的第三方对整个外访过程关注的焦点之一,外访国往往借此机会向受访国传递本国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对时局的看法及发展双边和多边关系的愿望等,受访国及其他第三方则借此了解外访国的政策走向及其政策意图。由于双方(各方)来自不同文化和修辞学话语社团,具有不同的修辞传统,外访演讲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修辞活动,演讲者的修辞不仅要求符合本国的特点,还要求尽量符合或部分符合受访国及第三方的特点。

从研究角度看,要充分理解和考察外访演讲这一国家形象修辞过程及其效果,就要把考察我说、你听、他核查等结合起来,既考察演讲的修辞构建模式,也考察其修辞效果。也就是说,必须像古典修辞学及新修辞学那样从微观语言层面对修辞语篇构建进行分析,以揭示演讲者言语使用规律,还必须通过调查法、实验法或目标词网页检索法等新研究方法去阐明修辞的效果。

在微观语言分析层面,本文主要关注习主席的平民化话语使用。外访演讲是较为正式的文本,主要以正式语体为主,此类文本夹杂使用平民化话语不是随意性的选择,它可以让领导人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构建更容易为(在场和不在场的)听众所接受。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演讲中的平民化话语使用可以预测此修辞语篇构建方式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效果。通过目标词网页检索法查找并分析前三网页的具体内容可以验证微观语言分析的初步结论,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目标词进行常规网页搜索所得到的信息更贴近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能从另一侧面阐明修辞行为的效果。

2 批评话语分析的社会认知和历史话语

对于平民化话语的分析主要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通过研究语言使用特点揭示其构建模式,即话语构建的领导人和国家形象。因为话语与社会现实存在互构关系,话语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构建某种理念,并进而改变社会现实(Fairclough,1989,1992)。领导人和国家形象构建就是一种理念构建,可以通过话语使用来完成,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实。包括外访

演讲在内的一切话语活动并不是一种即时的全新话语,而是由历史话语与当下话语相结合和互动而形成(Wodak & Meyer,2009)。演讲者讲述的主要是本国故事,注重本国历史话语与当下话语的结合,宣传本国社会现实和政策走向,构建符合本国实际的形象。演讲者面对的是外国听众,故事的模式与听众的认知模式越接近,即用听众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其效果就越好。对于听众来说,他们想听的是那些有特色、听得懂的来访国故事。

3 外访演讲的国家形象修辞分析框架

本文以新言语行为理论模式作为其总体框架,将外访演讲的国家形象修辞视为以我、你、他三方为行为主体,叙述、接受、核查、驱动四种话语角色互动的过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表达、监控端的语言使用进行微观分析,揭示其修辞特点和预期效果,并运用目标词网页检索法来阐明修辞在接受、监控端的效果,同时将认知和历史话语等因素引入分析过程,讨论外访演讲平民化话语使用的原因和效果等。

图2 外访演讲的国家形象修辞分析框架

三、外访演讲平民化话语修辞及其有效性

本文分析的语料包括两个部分,即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以来8篇外访演讲构成的语料和以Xi JinPing为目标词在www.google.com.uk进行网页检索得到的前三网页文章构成的语料。对前者的分析是为了揭示外访演讲平民化话语修辞的模式及其预期效果,研究后者是为了阐明前者形象修辞构建的实际效果。

1 平民化话语修辞及其预期效果

经过对演讲语篇进行深度的内容分析,研究在此处重点讨论平民化话语修辞的几种方式。

1.1 平民化隐喻

根据Lakoff等的观点,隐喻是以一种事物(本体)看待、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喻体),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遍布于日常生活、思想、行为之中。隐喻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使用隐喻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东西去描述或帮助人们理解另一新的东西。在外访演讲中,由于演讲者传达的信息带有很多国际关系领域特有的专业内容及访问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普通听众不一定能够正确理解,运用耳熟能详的隐喻来表达可以很好克服理解困难。例如:

(1)在弗拉芒语中,布鲁日就是桥的意思。桥不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同时也是沟通、理解、友谊的象征。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2)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同上)

桥、茶、酒等都是普通民众非常熟悉的日常物品,但在外访演讲中并不常出现。在例(1)中,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被比喻为桥,连结着河的两端,方便双方的民众,同时也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在例(2)中,中国和比利时之间存在的差异被比喻为茶和酒,它们都是饮料,尽管味道不同,都可以用于增进朋友间的感情,通过隐喻,和而不同的主张得到了清晰表达。显然,双边关系和桥、不同观点和茶与酒是不同深层感官信息系统的表层形式,这些系统在内容和组织方式上并不完全相同。由于喻体域的感知系统映射(至少部分地)到本体喻的感知系统,人们通过该隐喻很容易就理解了中国与比利时(欧洲)在一些问题上虽存在不同看法,但双方在建立合作和友好关系方面却具有共同点。

1.2 名人名言

在修辞活动中,诉诸权威是获得良好修辞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刘亚猛,2005),这种权威可能来自于演讲者个人的人格和地位,也可能来自于机构授权或实证证据等,引用名人名言也是诉诸权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外访演讲中,演讲者通过引用双方都熟悉的名人名言,可以寻找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与历史名人观点之间的契合点。由于不同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于名人名言非常熟悉并持认同态度,他们容易克服因文化或意识形态差异而产生的障碍,正确理解演讲者的核心思想并产生认同感。例如:

(3)中国先哲老子讲:“大邦者下流。”就是说,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4)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对于老子,许多西方民众知道他是中国著名哲学

家,特别是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西方哲学家曾经在著作中提到过老子及其思想(波格勒,2004)。通过引用老子“大邦者下流”的名言,演讲者构建了中国作为大国从历史至今一直秉承的包容四方的形象。拿破仑及其中国是睡狮的名言早已为世界所熟悉,此话语预设了中国对世界可能造成的(包括正面和负面)重大影响,演讲者以此说明中国重要性的时候特别强调其影响的和平性(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中国包容四方和热爱和平的良好形象被“再情景化”于西方语境之中(田海龙,2016),因而更能为西方及其他国家民众所接受。

1.3 相似的习语

一般认为,习语是指由几个词(字)构成的词组,其整体意义不能从各个组成部分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习语来源于日常使用语言,为普通民众所熟悉,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习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外访演讲中,演讲者使用双方都共有的习语可以获得听众的共鸣。例如:

(5)“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6)这样的故事,在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中数不胜数,充分印证了中国和印尼都有的一句成语,叫“患难与共”。(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鞋子合不合脚”这个习语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之中,英语中也有Put/stand in another’s shoes(设身处地)的用法。演讲者用此通俗说法说明任何国家都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从而论证中国和俄罗斯目前各自的选择具有合理性。“患难与共”(in the same boat)充分表明了中国对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重视以及双方密不可分的关系。

1.4 叙事

除了在词句层面,演讲者还在篇章层面上使用平民化话语,讲述两国曾经经历过的各种双方友好交流的故事,既有名人的故事,也有普通人和演讲者本人的故事。例如:

(7)他们中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8)杭州市有一位老人,自身家境并不富裕,老伴患病长期住院,他本人也刚做完手术,但为了让印尼灾区孩子继续读书,他捐出了辛苦积攒下来的1 000元人民币。钱虽不多,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印尼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谊。(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9)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简单地说,叙事(narrative)就是讲故事,即讲述某时某地发生在某人或某物身上的事情。叙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童时代,父母就开始讲述各种童话故事,后来我们学会了阅读各种故事,并将这些故事和别人分享,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各种故事的忠实听众,同时也是各种故事的叙述者。叙事往往被认为是为了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呈现给别人,但事实上,“叙事是人类把自身经历组织成为一系列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有意义片段的首选方式”,它“既是一种表征方式,同时又是一种推理方式”(Richardson,1990:118)。叙事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们将其对世界的认识传达给他人,并进而影响他人看法的一种尝试。外访演讲属于辩论性体裁,并不是叙事体裁,演讲者在此可以穿插叙事,运用双方都非常熟悉的方式来阐述其对世界的看法,影响听众的认知。例(7)叙述的是双方都非常熟悉的名人故事,目的是为了表明在历史上双方的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友好交往的重要性,并亲自进行实践。例(8)叙述了普通人的故事,表明即使是不参与政治的普通百姓也知道友好交往的重要性。例(9)叙述了演讲者本人的故事,一方面表明演讲者本人从双方的友好交往中获益匪浅,另一方面让听众觉得国家领导人并不完全是坐在神坛上,他们和普通人有很多相似的经历,听众和演讲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通过叙述不同的故事,演讲者构建了中国希望建立双边友好交往关系的国家形象

1.5 文化共性

每个国家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由此形成各自不同的世界观和文化传统。在外访演讲中,文化差异是双方实现顺利交流的障碍之一。面对困难,演讲者的处理办法之一就是寻找双方普通民众都非常熟悉的文化共同点,特别是双方不同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共同特点。例如:

(10)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11)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例(10)中演讲者指出了中俄双方都拥有的悠久文化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例(11)中更是具体指出了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是两个分别代表中国和法国历史文化的符号,并强调了两者都曾发挥主导当地文明发展进程的作用。文化(符号)是“‘社会融合’最有效的工具,即文化(符号)是知识和交流的工具,它(们)使得人们有可能就社会世界的意义达成一致,

而这种一致性又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秩序的再生产”(Bourdieu,1999:166)。如果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能够彼此从对方文化中找到自己文化的特点,或者说能够找到双方文化的共性,双方就会“在时间、空间、数字和原因等方面形成一种同质性的概念”(ibid.),从而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通过寻找文化共同点,演讲者希望与听众达成共识,并构建中国文明古国的形象。

1.6 通俗化量化

在外访演讲中,使用量化的数据来论证观点并不罕见。众所周知,自17世纪培根开启在纯粹定量和力学标准上建立科学实证主义的先河以来,西方学术研究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发展都受到这一研究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目前已扩展到全世界,数据量化成为学术研究和各行各业讨论问题的一种通行方式。由于过度量化,普通民众对于各种高深莫测的数据不能完全理解,而学术研究也出现为了数据而数据这种背离研究初衷的不良现象。在外访演讲中,使用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演讲者更清楚地呈现自己的观点,但如果量化过度,则可能造成理解混乱。例如:

(12)中国有13亿多人,只要道路正确,整体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可以迅速上升,但每个个体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就不那么容易了。同样一桌饭,即使再丰盛,8个人吃和80个人吃、800个人吃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例(12)中使用了系列数据,但并不是像一般做法那样把数据简单罗列出来,或者用枯燥的表格呈现,而是结合吃饭这一普通民众再熟悉不过的日常行为进行阐述,表明中国虽然目前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财富水平和生活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通过通俗化的数据量化,演讲者不仅使听众迅速准确理解了他的观点,而且构建了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形象。

综上所述,平民化话语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描述与中国相关的各种事务,尤其是表达中国希望通过和平友好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澄清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误解或认知偏差,以此构建出正面的中国领导人形象和中国国际形象。

2 目标词互联网检索印证

为了阐明平民化话语的修辞效果,按照胡范铸等(2013)建议的方法,在国外以Xi JinPing为目标词在www.google.com.uk进行网页检索,这些网站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网页的内容有三类:一是领导人简介,二是与领导人时政活动相关的新闻,三是与人物时政活动相关的新闻标题,具体内容还需进一步点击新闻标题才能查看。经过详细的内容分析发现,第一类较为全面介绍了领导人的人生履历及行事风格等,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全面,第二类内容与第三类内容除了对领导人时政活动进行简单报道外没有其他信息。三类网页都没有直接讨论(平民化)语言风格,更没有讨论这一风格在外访演讲中的运用。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网页指出中国新领导人具有平民化特色,如BBC在人物介绍中指出:“2012年12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后,习先生发表了第一次讲话,他显得非常放松——面带微笑,甚至还为自己没有按时开始讲话道歉……这是一种明显的变化。”(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Pacific-11551399)

这些描述并没有直接讨论外访演讲中的平民化语言特点,更没有直接阐明其修辞效果的有效性。网页对平民化特色的强调显示,习主席的平民化风格已为国外民众所认知,并存在于其认知框架中,此认知框架与演讲中的平民化语言特点是一致的。这表明其演讲可以为听众和第三方所理解和接受,并反过来促进其理念构建。换句话说,平民化语言会进一步增强演讲者在外国听众中的平民形象,使演讲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并进而构建了国家的正面形象。

四、话语、修辞与国家形象构建

外访演讲语篇分析和目标词网页检索结果相互印证,表明习主席外访研究的平民化话语具有较好的修辞效果。在外访演讲这一正式的文体中使用平民化话语这一看似与外访演讲文体极不相符的语言风格来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最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一构建会产生何种社会后果呢?

将演讲置于更广范围语境来看可以发现外访演讲使用平民化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是演讲者面对历史话语和当下语境相结合的特定情况作出的选择,目的是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对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宣讲和表达。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远的将来还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与中国相关的负面话语在国际关系领域和世界舆论领域不断喧嚣尘上。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了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一直流行于(西方)世界的黄祸论并没有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而逐步消亡,而是一直根植于国外民众的认知框架内,支配或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对外)国家形象修辞方面存在不足,尽管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来加强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但由于与其他国家在语言、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不同及政治经济利益方面不可避免的摩擦,加上一直以来存在的各种对中国不利的历史话语,中国在国际交流中往往遇到说了别人不想听,说了别人听不懂,说了别人听错了等问题,造成他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解和误信。面对不利局面,比较有效的修辞方式之一是“以你的道理来论证我的立场”(justify myself in your way)(刘亚猛,2005:12),即不仅要

以国外民众能够认同的观点,而且还要用他们能够认同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争取做到用“外国人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遗憾的是,中国过去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似乎做得不够,所谓的交流往往变成自言自语(胡范铸等,2013),达不到预期的修辞效果,导致国外民众“当中的大多数人却没有听到过中国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在发言,更不用说在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体制和发展模式做出他们听起来未必完全顺耳,却觉得言之成理的解释、辩护或宣扬”(刘亚猛,2005:13)。由于平民化话语将复杂的问题用民众最为熟悉和亲近的言语表达出来,它是世界各国民众较为容易接受的话语,在外访演讲中,演讲者将那些他国民众不太熟悉的本国故事和涉及双边关系的话题和内容以平民化话语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让他国民众爱听、想听,听得懂,听得对。

目标词网页检索结果揭示,选择使用平民化话语使习主席的外访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习主席的平民化风格已受到国外民众的关注,早已存在于国外民众的认知框架里。他在外访演讲中使用平民化话语与这一框架相吻合,从而在无形中拉近了他与国外民众间的距离,后者可能倾向于认同该话语方式,接受其传递的信息。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认知框架相符合的东西,拒绝接受那些不相符合的东西(van dijk,1993)。平民化话语可能进一步增强他在国外民众心目中业已形成的平民化形象,话语构建的中国友好且热爱和平的形象也会得到他国民众的认可。一旦演讲者和受众在认知上走向趋同,后者不仅容易接受前者传递的信息,而且其认知也会在此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也就是说,国外受众原先认知中存在的中国正面形象会得到加强,负面形象会减弱。

五、结语

通过将领导人外访演讲置于国家形象修辞的言语行为框架之下进行考察后发现,国家领导人外访演讲是国家形象修辞的有效方式之一。习主席外访演讲使用各种平民化话语方式进行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外民众对中国领导人及中国较为单一的认识,构建了具有丰富性格特点的领导人形象及友好且热爱和平的中国形象。他的语言选择是与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关系语境及中外不同文化历史语境相关联的,是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服务的。目标词网页检索的分析结果表明,习主席的平民化风格早已存在于国外民众的认知当中,其平民化话语有助于拉近中国领导人和西方普通民众的距离,对于构建正面的中国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1] Bourdieu, P. 1999.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 G. Raymond & M. Adamson (tr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Longman.

[3]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4] Richardson, L. 1990. Narrative and Sociology[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19): 116-135.

[5] van Dijk, T. 1993.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Society[A]. In D. Crow ley & D. Mitchell (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C]. oxford: Pergamon Press.

[6] Wodak, R. & M. Meyer. 200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istory, Agenda, Theory and Methodology[A].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7] 波格勒. 2004. 再论海德格尔与老子[J].张祥龙译.世界哲学, (2): 63-69.

[8] 程楠楠. 2009. 中美国家领导人高校演讲的礼貌大同策略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

[9] 郭宇飞. 2011. 从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角度看外交讲中的修辞互动——以克林顿北大演讲为例[D]. 广西大学.

[10] 胡范铸等. 2013.“海量接受”下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的方法设计——兼论构建“机构形象修辞学”和“实验修辞学”的可能[J].当代修辞学, (4): 1-9.

[11] 李太珠. 2006. 汉英外交演讲语篇的功能对比[D].广西大学.

[12] 林晓琴. 2012. 再现温家宝总理修辞外交风采的优选翻译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5): 103-108.

[13] 刘亚猛. 2005. 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4] 曲敬波. 2009. 外交演讲辞英译研究[D].河北大学.

[15] 商庆岩. 2010. 从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角度分析美国总统在中国大学演讲中的礼貌现象[D].东北财经大学.

[16] 史云莉. 2011. 外交演讲中情态的批评分析——以奥巴马访华演讲为例[D].江苏大学.

[17] 田海龙. 2016. 跨文化交际的话语解读:再情景化模式[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50-54, 60.

[18] 王小荣. 2013. 基于评价理论的外交演讲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

[19] 张玉芳. 2007.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交演讲解读之研究[J].修辞学习, (4): 34-39.

(责任编辑:于 涛)

H030

A

1008-665X(2016)5-0001-06

2016-06-17;

2016-08-01

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话语与社会互动的认知机制研究”(JA1303);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海上丝绸之路’话语与福建区域形象的修辞构建”(20140B070)

尤泽顺,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话语分析、政治修辞学、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平民化演讲者领导人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解读受众视域下网络剧的发展路径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会计时的话筒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阅读自然的艺术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
生日快乐等2则
小议新闻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