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谱新篇

2016-12-10刘永林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建设

刘永林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26-01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积极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校长的信息化管理及应用水平,襄阳市为期两天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让我收获甚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室等信息技术设施逐渐在中小学校普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无疑是一个研究的关注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的应用,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已提到议事日程。教师应尽快熟悉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可以自我发展和成熟,才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建设人才。以课例整合运用为载体、在教学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技术操作在内的教师教育,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为资源,既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又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1.新精神的解读,明白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近期的工作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为"三通两平台","三通"为: "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资源建设与共享;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

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也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系。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教育信息化的好处:建设数字化校园,完善信息化环境,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校园模式创新,持续提升教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支撑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支持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整体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2.新理念的培训,开阔了教育信息化的视野

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基本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要慢慢过渡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要向"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人和技术的愈合,技术与技术的融合"方向迈进。在信息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信息化的生存。作为一名校长也必须改变我们去信息技术的偏见与看法,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会带给学生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沉迷游戏、黄色不良信息、进入陌生的交际圈,甚至反对学生涉入网络。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课,我还了解到一种新的概念,就是"云计算"的概念。目前许多的行业引进了"云计算",而教育云也成为了新热点,并纳入了国家规划当中。教育云代表教育信息化的第三个浪潮,它具有集中管理、按需扩展,使计算机灵活、减少硬件设备的成本、减少管理创新的复杂性等特点。

教育信息化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数字化校园建设紧紧围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紧密结合教师、学生的实际,不断建设和完善数字化环境,改进和丰富信息化功能,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建设好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平台,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数字化校园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推倒围墙互联互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学校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基本单元,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总体速成下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社会化校园的结构。

3.新讲座的聆听,明白信息化的管理要求

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吴砥、汪家宝教授,张文硕工程师,胡浦清主任的讲座,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非常重要,是学校信息建设的关键因素。提高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校长对信息化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对于教育革命性意义和对于学校的战略性不可替代性和发展方向的趋势性。不断提高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校长要深化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软件、硬件一起抓,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一起推,建设全面科学的适应学校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体系。校长要自觉提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能力,提高信息化的领导力,充分发挥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的作用,促使教师们懂信息化,爱信息化,实现数字化校园支撑与学校全方位工作模式。

总之,作为一名育人者,我们要与新时代同行。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立足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做好我们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