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2016-12-10马全福
马全福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6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的发展这种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制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善于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乐观有趣,实现最优化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电脑技术以其鲜明的图象、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采用多媒体手段,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形象化,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中,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甚至能把对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论去感知、去理解。例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截取功能,插入电视上关于长江、黄河源头出现冰川上移、源头多处断流,植被退化;黄河断流的天数增加、长江的特大洪水以及近几年来北方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沙进人退等镜头;同时设置一些音响效果,使学生犹如置身其中,认识我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的基本状况,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观念。
2.拓展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改变了过去粉笔加课本的单调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这种动态的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丰富学生的抽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建构意识。多媒体教学使知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拓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在完成教学目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了解人民币的历史"环节,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知道中国货币历史久远,夏商时代以海贝为币;金属币始于商代晚期的青铜贝,距今已有3000余年。春秋战国时代,货币文化有很大发展,金属铸币后先后有布币、刀币、有文铜币、金版及有孔圆钱等等,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货币文化。以及发展到现在的第五套人民币,通过图片与文字的再现,真实得演绎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让低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3.促进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精彩。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置身于立体教学空间,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一是存储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具有教学容量大、教学时空宽、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语文教学中,其重要环节是阅读,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再加上在农牧地区能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而计算机能储存阅读材料等大量的教学信息,随时可以让学生检索到许多相关有用的知识,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
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