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2016-12-10张淑蓉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形象性抽象性数学知识

张淑蓉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62-01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专业素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这是一个以小学生认识为主体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从小学数学学习的认识对象来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这些知识是人类的早期成果,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小学数学学习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个性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要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可逾越小学生教学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

1.小学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上的系统性与渐进性

1.1是小学在数学过程中的必然反映。只有系统的知识学习才会积累到相对比较完善的小学数学知识经验,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是系统的学习过程。数学这门学科在本质上对小学数学学习的要求是其系统性特点的要求,并且也是能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的学习目的的要求。但是,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的学科。在小学学习的阶段,由于小学生在年龄方面的特点,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对数学的学习在客观上也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只能循序渐进。也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性与渐进性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必然反映。

1.2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系统性与渐进性的特点对小学数学教师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相应的保障。而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则需要做到这两点:(1)为学生确立数学的学习顺序。如,在学习计算几何图形面积时,可以按照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顺序进行面积计算的学习。(2)在系统论整体原理下,系统的设计好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这体现在一方面要达到保障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整体目标,另一方面也需要保障每节课及每个相关教学活动的效率。

2.小学数学学习在学习内容上的抽象性与形象性

2.1抽象性与形象性在小学数学内容中的突出表现。在小学的数学课程知识中,其内容是最基础并且最具教育价值的。小学数学不仅保留着数学的抽象性与形象性,而且也在小学教材编写的数学知识上具有了抽象概括与具体形象。抽象性与形象性在小学数学中的表现对于小学的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为了满足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在教材编写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这也是高度抽象性与生动形象性特点的有机结合。例如教材编写者运用小猪盖房子的故事进行创设情境,从而有效地解释数学上多与少的相关数学概念。

2.2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教学的影响。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很强的制约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与直观形象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要处理好抽象与形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系,就应该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既要生动直观又要突出数学的本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用直观的方式去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突出数学这一学科的本质特点,强调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避免因对教学内容过度直观化而导致数学知识科学性的丢失,要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的数学思考。第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质性的理解。在对小学生授课时,教师要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数学概念和定理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实质,不要急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公式化、符号化,避免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陷入僵硬化的状态。

总而言之,在我们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老师要将小学数学的教学特性充分展示出来,并且能够合理应用这些特性,全面改善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结构体系,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准,从本质上避免由于不确定的教学认识和盲目的教学实践而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形象性抽象性数学知识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语义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民主的悖论
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摭谈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