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2016-12-10黄玉凤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过程

黄玉凤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09-01

数学课本虽经过多次的改革,但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想,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应用题的教学,为什么还有很多的学生觉得应用题是一个大难题。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

1.新课标对应用题的基本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是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的。义教大纲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应用题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有以下两点。(1)适当降低难度。义教大纲对应用题教学内容明确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2)加强联系实际,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义教大纲强调"应用题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是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的方式。二是扩大了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了利息的计算等。

2.学生学习应用题困难的原因

现在有很多老师对应用题的教学还是先采取讲例题,然后训练的方式。训练也是先让学生自己做题,老师把大致的过程说一下就算完成了这部分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所以普遍让学生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教。不管怎样教学,这部分都没有什么提高,导致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自信,同时也失去了兴趣,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只能采取题海战术。

3.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现状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语有限,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不会读题,导致部分学生感觉应用题很难。(2)小学低年级学生不会分析题目,缺失对题意的把握。(3)计算步骤不完整,只是把题目做完,不知道写单位和答。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部分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很多问题不能举一反三,使得同一个问题老是出错,这是有的老师会感觉烦躁,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2)老师在讲应用题的时候,没有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只是单纯的讲题,说答案,很多同学在解应用题的时候不会分析问题,不能找准关系式,导致在做题的时候出现错误。(3)有的老师教学仅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4)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导致学生缺乏灵活性,不懂变通,不会自主探究。每一个教育人都知道,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4.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对策

下面以"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为例。

4.1呈现材料,提出问题。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我们知道,现在的教材已经改革了很多,变得很人性化,与实际生活相连,但还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常规习题,也还是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缺乏自信,长此以往很多同学不但不回去研究应用题怎样做,而是对应用题产生恐惧,也丧失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创设让学生充满乐趣的生活数学问题,把所讲的例题改变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改掉以书本上的例题教学的习惯,在讲课时,能够创设一定的情景。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4.2研究信息,主动深究。学习数学,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只有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活动才能够对知识的把握。因此,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即一个环节两个步骤:一是独立尝试探索;二是合作交流探索。

4.2.1独立尝试探索。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深切的感受到,老师主动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效果并不好,学习数学主要是主体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就同一个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如学生研究信息。思考已有的信息是否理解?能否解决746个苹果装箱的问题,有小数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抛出箱子可能是小数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这道题,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记忆。

4.2.2合作交流探究。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都是这个社会即将接纳人才的要求。因此,学校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样,既达到增强学生合作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

如对需要几个箱子学生产生了分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解题设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发现自己的错误,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相互之间受到有益的启发。

4.2.3反馈点评,归纳总结。在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理解题意,并自己解决,这是给了同学们很大的自信心。不过,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稍加引导,不然会让个别的同学走进死胡同,我们在此过程中要及时肯定其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之后教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把整个过程在梳理一遍,讲清楚这道题为什么这样做,知识点是什么。

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理解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如在学生掌握了"进一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再出示一道这类型的试题,设计这样的习题"小明家里有一袋450克的橘子粉,冲一杯橘子汁需要8克,全部冲完,可以冲几杯橘子汁?"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我认为,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自由选择性、合作性和发展性等时代特征,有利于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一种以教学理论支撑的概括化的教学原型,以利于教师在运用模式及自己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时,达到对课堂教学结构驾驭自如,并能对模式变型,或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学过程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应用题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