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苔纸考

2016-12-10王晓雪方晓阳

现代出版 2016年5期

王晓雪 方晓阳

摘要:本文从苔纸的文献记录、制造原料、藻体纤维组成与含量分析以及藻类植物造纸的具体实例四个角度,试图证明中国古代苔纸存在的真实性。

关键词:苔纸;侧理;海苔陟厘

苔纸,又称侧理、陟厘和苔笺,是一种稀有的历史名纸。从文献看,苔纸由藻类植物所造,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其能否造纸多持怀疑态度。如潘吉星认为海苔不可单独造纸,需掺以“麻类及皮料制浆”;李书华认为“所谓以苔为纸,大约‘加胶用苔,而非以苔代替其他纤维”;陈大川认为海苔作为纸浆悬浮剂要比以海苔为原料造纸合理;蒋玄怡认为侧理纸“究其实际,实为麻所造”。而郝炎峰则直接否定了晋代“侧理纸”的存在。然而,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认为,上述观点或可商榷。

一、苔纸之文献记录

目前可见最早提及苔纸的文献应是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晋武帝欲观书,司空张华撰《博物志》进武帝。帝嫌烦,令削之。赐侧理纸万张。”东晋王嘉在其《拾遗记》中对该纸的外观、用料、产地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于御前赐……侧理纸万番,此南越所献。后人言‘陟厘,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邪侧,因以为名。帝常以《博物志》十卷置于函中,暇日览焉。”

苔纸自晋代出现以来,深得文人墨客追捧,这不仅说明此纸名垂青史,也印证了它在后世的流行。

隋代诗人薛道衡之《咏苔纸诗》云:“昔时应春色,引绿泛清流。金来乘玉管,布字转银钩。”唐代诗人陈子昂赋《潘尊师碑颂》亦云:“道逢真人升玄子,授以宝书青苔纸。”王勃在《乾元殿颂并序》中写道:“金门献纳,纵麟笔于苔笺。”

宋元诗词同样见证了苔纸的使用。王安石《和微之药名劝酒》云:“药名劝酒诗实好,陟厘为我书数行。”他本人在《王莉公诗注》中对此句作注:“陟厘乃水中苔,今取以为纸,名苔纸,见《本草》草部。”陆游也曾感慨:“人间五十年,自笑晚乃悟。归来写苔纸,老惫无杰句”。元代王冕作《谢友惠温生笔》:“东家小胥借已无,西家但有长柄锄。薛涛侧理摊满案,无奈点作元云图。”

明清时期有关苔纸的文献记录也并不少见。张大复在《闻雁斋笔谈》中写道:“昔有从云间归者,遗纸数幅,颇累苔色,而朱写藻荇,其旁盖裱竹纸为之,不知何名也。今恶读《志林》云:‘昔人有海苔纸,今世无有。”谭元春云:“惊喜弄苔笺,吟声随拜落,谓是昔人诗,焉知是即作。”清代祝德麟作《悦亲楼诗集》赞苔纸:“造纸苔为质,行行影曲遮。衍波翻碧藻,侧理乱黄麻。条紊治难整,文迥织比斜。临池疑皱绿,正笔反生花。鱼网舂同密,乌丝界恐差。巧裁自南海,博物有张华。”清代金埴在《不下带编》描述了所见宋代侧理纸的情况:“已亥秋,阙里孔东塘殁载余,予重平过其居,素观其家藏唐硬黄、宋海苔侧理二纸……最重者海苔侧理纸长七尺六寸,阔四尺四寸五分,纹极粗疏,犹微含青色。”

苔纸起于晋代,至今虽无实物传世,但历代诸多文献记载表明苔纸之存在确凿无疑。

二、海苔与陟厘之辨

有关苔纸原料的记载大抵有二。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南人以海苔为纸。”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言:“陟厘……生江南池泽,此即南人用作纸者。”按古籍记载,“海苔”与“陟厘”皆可用以造纸。由此,探究苔纸的制造原料,需依据古籍对“陟厘”与“海苔”的记载与描述判定其植物基源。

1.“海苔”其物

《拾遗记》对“海苔”并无详述,有关古籍对海苔的解释可归为两类。

第一种观点视“海藻”为“海苔”。最早可见沈怀远的《南越志》,此书已佚。但萧统《六臣注文选》引用了《南越志》的解释:“海藻,一名海苔,生研石上。”唐代著名的官修类书《初学记》和医学典籍《外台秘要》也引《南越志》对海藻作同样的解释。

有关“海藻”的本草学记载,其中郭璞《尔雅注》说它是“药草也,一名海萝,如乱发,生海中”,在邢呙《尔雅疏》则有“叶大都似藻叶”之句。唐慎微《证类本草》作解:“海藻,味苦、咸,寒,无毒……一名落首,一名薄。生东海池泽。七月七日采,曝干。(反甘草)……今按陈藏器本草云:此物有马尾者,大而有叶者……《本经》及注,海藻功状不允,马尾藻,生浅水,如短马尾,细黑色,用之当浸去咸。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按唐慎微等人所言,“马尾藻”“大叶藻”即为“海藻。”

查《中华本草》认为,上述藻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confusum/pallidum)及羊栖菜(hizikia/sargassum fusiforme)的藻体。前者称为“大叶海藻”,后者称为“小叶海藻”。海蒿子为褐藻门,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藻体褐色,高一般30cm-60cm,最高可达1m。固着器盘状,上生圆柱状主干,生长于潮间带的石沼中和大干潮线下1cm-4m深处的岩石上。海蒿子盛产于我国黄海、渤海,以及东海沿岸各地。羊栖菜为褐藻门,马尾藻科,羊栖菜属植物,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多数高约40cm-100cm,个别可达2m以上。生长于低潮带和大干潮线下的岩石上,经常为浪水冲击的场所。羊栖菜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东半岛,经庙岛群岛、山东半岛东南岸、浙江、福建以至广东雷州半岛东岸均有生长。

第二种观点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藏器曰:‘干苔,海族之流也。时珍曰:‘干苔,此海苔也,彼人干之为脯,海水咸,故与陟厘不同。”查《中华本草》,其原植物应为绿藻门,石莼科,浒苔属的植物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扁浒苔(enteromorpha compressa)等的藻体。浒苔属藻类的藻体单条或有分枝。圆管状中空,有时部分稍扁。藻体无柄,成熟时从基部细胞生出假根丝,形成固着器固着在基质上。生长于海湾内潮问带的岩石或石沼中,全年均可生长。分布范围很广,中国各海区沿岸均有生长。

2.“陟厘”其物

在现今可得的文献记载中,有关“陟厘”的最早解释见于晋陶弘景《名医别录》:“陟厘,味甘,大温,无毒。主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生江南池泽。”唐《新修本草》认为陟厘“乃水中苔,今取以为纸,名苔纸,青黄色,体涩”,并引《短剧方》等书对其进行了描述:“《短剧方》云:水中粗苔也。《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如毛,绿色者。《药对》云:河中侧梨。侧梨、陟厘,声相近也。”《证类本草》进一步就陟厘的性味、生境、用途等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又注释以石衣为水苔,一名石发。石发即陟厘也,色类似苔,而粗涩为异。又云薄(同苔)叶似,音薤,而大生海底。且陟厘下自有条,味性功用与海藻全别。又生江南池泽,乃是水中青苔,古人用以为纸,亦青黄色,今注以为石发是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陟厘又名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绵,“时珍日:陟厘有水中石上生者,蒙茸如发;有水污无石而自生者,牵如丝绵之状,俗名水绵,其性味皆同。”

按上所述陟厘之生态、性状结合现代本草专著《中华本草》可判断,其现代植物为淡水藻类水绵属之多种水绵。”水绵为绿藻门,双星藻目,双星藻科,水绵属(spirogyra)植物,是接合藻目中的常见植物,本属约300种。常成片生于浅水的水底或漂浮于水面,植物体为不分枝的丝状体,由许多圆筒状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细胞壁外面有大量的果胶质,藻体表面滑腻。

从文献考证的角度推断,用于制造苔纸的藻类原料或为水绵,或为海蒿子及羊栖菜,或为浒苔属的藻体。至于上述几种藻类可否用于造纸还需考察其细胞壁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含量。

三、藻体纤维分析

纸张是由植物纤维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机械作用,成浆后抄造而成的可供书写、印刷等用途的材料。纸浆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与水,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组成有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及木素(lignin),以藻类植物造纸的关键在于其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已有文献认为,光合水生植物(aquatic species)的纤维素纤维含量至少占其所有化学组成的10%即满足造纸的条件。@因此,通过考证上述藻类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对判断中国古代苔纸的制造原料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浒苔、海蒿子、羊栖菜及水绵的成分分析屡见于国内外的文献中。浒苔糖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纤维素含量为13.3%,半纤维素含量为28.01%,另有国外文章显示其纤维素含量为21%;马尾藻属(sargassum spp.)植物的综纤维素(holocellulose)含量为46.08%,半纤维素含量为25.37%,a纤维素含量为20.35%;对羊栖菜的使用纤维含量测定得出,其纤维总含量为49.2%,其中不溶于水的纤维含量为32.9%;从水绵分离出的粗纤维部分经次氯酸盐处理后,留下的部分约占粗纤维(crude fiber)的80.9%(即纤维素含量为80.9%);不溶于17.5%氢氧化钠的纤维部分约占粗纤维的72.3%(即纤a维素含量为72.3%)。

上述浒苔、海蒿子、羊栖菜及水绵的成分分析显示,其藻体都适合造纸,国外早有以水绵粗纤维成功造纸的先例:取500g新鲜的藻体,加入5%-6%的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到70℃-80℃,之后进行过滤、干燥。取之前制备好的藻体切成2-3c m的长度,在2%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于室温环境下放置24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用99%的乙醇在40℃-60℃的温度之间进行多次脱色。样本制备完毕后对水绵粗纤维部分、纤维素部分进行了x光衍射分析和红外线光谱分析。分析结果证明水绵的纤维素含量为80.9%、a纤维素含量为72.3%。为了显示水绵纤维在造纸中的适用性,实验人员选取了一种东洋滤纸(东洋滤纸No.2),并使用与制备水绵粗纤维相同的方法分离出滤纸的粗纤维部分,将其与水绵粗纤维部分比较后发现,滤纸与水绵的粗纤维部分具有相同的组成和结晶结构。这一分析后经抄纸实验进一步证实准确有效。因此,认定水绵粗纤维适合作为造纸原料使用。

根据以光合水生植物造纸其纤维素含量至少要达到10%的条件看,水绵、海蒿子、羊栖菜、浒苔都具备造纸的基本条件。虽然除水绵外其他藻类都暂无文献资料证明其具有造纸的能力,但通过模拟实验或许可以进行验证。

四、藻类植物造纸实例

从现代造纸技术的角度看,许多海藻类植物具有造纸的潜力。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藻类植物的细胞壁富含纤维素,这类纤维素被称为藻纤维素(algic cellulose)。藻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单体以B(1-4)糖苷键形式连接组成的,其x射线衍射(XRD)图谱与陆生植物纤维素图谱类似。

天然纤维素(native cellulose,又称纤维素I)可分为纤维素Ia和纤维素IB两种结晶变体,它不仅是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组成,也是造纸纤维的主要化学组成。研究显示,藻类细菌纤维素中富含纤维素1a;纤维素IB晶体则主要存在于棉-麻纤维素中。棉秆、麻类纤维原料均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是造纸工业常用的植物纤维原料。有研究显示,亚稳定状态的纤维素Ia在不同介质中经热、碱处理后可转化为更为稳定的纤维素IB。因此,从理论上讲藻类植物纤维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或能转化为与棉秆、麻等纤维类似的特性,用于造纸。此外,相对于其他植物纤维,藻类植物细胞壁含木素等非纤维素成分较少,这就使纤维素提取更容易。

藻类植物作为一种特殊材料,完全可以作为传统造纸纤维的补充和替代,国内外早有成功的先例。以与浒苔同属绿藻门(chlorophyta)的硬毛藻(chaetomorpha)为例,100g/L的干燥藻体用5g/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以5atm的压强和120℃的温度蒸煮2小时,再将处理好的藻体滤水后洗净,纸浆得率为47%。最后结论为硬毛藻纤维既可作为纸浆的混合成分,也可单独被用于造纸。

再以红藻门(rhodophyta)的江蓠(gracilariaSp.)、耳突卡帕藻(eucheuma cottonii)为例,将江蓠和耳突卡帕藻洗净后浸泡24小时,将藻体切为2c m左右小段,加水以120℃煮沸后再以80℃左右的温度蒸煮一小时,将煮好的藻体过滤后以同样的方式再次蒸煮。在处理好的两种藻类纸浆中分别加入甘油和木薯粉,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抄纸。甘油和木薯粉作为纸浆添加剂,有利于纤维在水中悬浮,调节纸浆的滤水速度;有利于纤维间结合,提高纸张物理性能。实验证明,以江蓠、耳突卡帕藻为原料制造的纸张具有较好的抗张性能,完全能够替代木浆及其他天然纤维作为理想的造纸原料。

进入20世纪,中国的造纸企业也有以藻类植物造纸并获成功的实例。1942年,陕西安塞振华造纸厂曾采用青苔造纸;1949年,台湾高雄纸厂成功制得海藻纸浆。王菊华《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一书中曾介绍了一种发现于太行山溪涧石头匕可供书写作画的“天然纸”,后经造纸研究所鉴定此纸为藻类植物自然形成的纸状物,纸色白绿相间。

我国古代的纸工很早就开始使用草木灰水(K2CO3)对原料作碱液蒸煮,以达到除木素、提纯纤维的目的。除了要对原料作蒸煮外,还要进行天然漂白,目的是借助大气中臭氧(O3)的氧化作用去除残余木素及其他有色杂质,使纤维白度增加;另有考古资料显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纸张的淀粉施胶技术,其作用与甘油和木薯粉类似。可见,我国古代的纸张加工技术和水平完全可以实现以藻类植物为原料制造适宜书写的纸张。

五、结论

通过对古代文献及现代造纸技术等资料的梳理分析,笔者认为:第一,虽未见使用藻类植物进行造纸的详细历史记录,也鲜有实物传世,但文献表明中国古代早有以藻类植物造纸的先例。第二,结合古代医药文献和现代中医药研究著作,可推断中国古代苔纸的制造原料或为水绵,或为海蒿子及羊栖菜,或为浒苔属的藻体。第三,根据对水绵、海蒿子、羊栖菜及浒苔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判断,上述藻类具备造纸的基本条件。第四,关于藻类成纸的分析、实验及实例进一步验证了使用藻类植物造纸的可能性。综上所述,虽然前贤们对藻类植物能否造纸的问题有不同见解,但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后认为,利用藻类作为原料造纸是极可能的。

(王晓雪,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硕士研究生;方晓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