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中国红

2016-12-09刘秋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沈浩双桨碧海

刘秋硕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读罢此句,不错的。

让我惊,因为它描绘着枫叶红遍的万径千山;让我赞,因为它构筑着龙华烈士的千古陵园;更让我颂,因为它寄予着歌乐山麓的红岩魂。

掀开历史的扉页,闻着历史的馨香,仿佛乘着南湖的红船,漪荡在清幽的山河之上,停靠在无声的涓涓细流之旁;仰望着汗青黄苍,苍鹰翱翔,俯叹着长河俊月,顿时觉得天地之际,乾坤之间,都飘扬着卷卷红旗,闪烁着若干红星,是那么的耀眼。

曾几何时,百色城头,红旗义举,英雄们把心中的期盼化作硬石,碰撞出星星之火。仿若春风轻拂,欲吹醒大地,复苏万物,阅读着它们,仿佛春日观花,是那么的愉悦。火红的花朵,萦绕在心间。

曾几何时,遵义城头,霞光四射,赤水河畔,神兵奇渡。那是在夏日伴着鸣蝉开放的美人娇,那么灿烂,那么充满激情,那是英雄儿女沸腾的热血。

曾儿何时,大渡桥横铁索,跋涉草地雪山。那是怒放在漫山遍野的菊花,此地黄花分外香,那是英雄儿女们迈着坚毅的步子在竹片上刻下的红色。

曾几何时,枣园“亮灯”,山水树碑。那是独自凌立在冬雪中的红梅,不为凛风所折腰,不为寒霜所低头。那是英雄儿女们用双手打造的凝天碧海,炫月灿星:那是英雄们不屈的傲骨。

今日神州看奋起,长江后流推前流,世上新人换旧人。

老英雄们累了,但新一代的共产党员仍充满了活力与激情。杨业功用尺子丈量着自己的工作,用秒表计算着自己的生命,用热血筑就着长缨锐旅;黄伯云用砺剑镌刻着翠玉,用汗水诠释着不朽的灵魂。一座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沈浩,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他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希望的田野。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沈浩,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小岗村,也把共产党员的丰碑树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合上历史的画卷,让我们也荡起双桨,让我们也划起小船,让我们也驶向海的那一边。让我们的中华英魂永恋雨花台前,永绕高大的蒙山,永环源远的沂水吧。

啊,永远的中国红!

[评语]

本文小作者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体现了对近现代中共历史的深刻感悟。然后旁征博引,侃侃而谈。阅此文,可赞其语言生动有文采;读此文,可颂其抒情浓烈巧安排。他写出了历史扉页中的哀婉悲情,剖析了历史人物的激昂慷慨,又紧扣现代风云人物杨业功、黄伯云、沈浩的壮举,时代气息浓烈。最后以体现中学生青春与活力的双桨之歌结尾,使文风轻松活泼。总之,青春激情,红色情绪的思想溢于言表,不仅展现出中学生对红色革命的理解,更体现了他们会承革命之志为祖国更好的明天而奋斗的决心。

(指导教师:孟广娣)

猜你喜欢

沈浩双桨碧海
靳朝忠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其实我很想哭
拦喜
游岳阳洞庭
心海浪花
碧海追踪
苦普洱
去海边吧!
让我们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