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见鬼》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6-12-09张卫其王自文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古文板书文言文

张卫其+王自文

课前谈话:猜字——“鬼”

师:听说咱班同学有个优点,特别爱看课外书,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来猜一个字。(课件分别出示三种“鬼”的字体)

生:我觉得是个“鬼”字。

师:你是怎么猜的?

生:看着这个字的形象

感觉,跟现在的字比较一下,很像“鬼”字。

师:嗯,凭直觉,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你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

生:第二个字我认为是世界的“界”字。

师:第三个字呢?

生:这个字有点像苹果的“果”字。

(生纷纷猜测,答案不一。)

师:刚才我说了,要大家猜一个字,其实这三个字都是一个字——“鬼”。(板书:鬼)

一、体会文题,走进文言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中也有一个“鬼”字。(板书课题:“活见鬼”)

(生齐读课题)

师:从字面上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活着见到鬼。

师: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比如老师刚才明明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可是转眼就不见了,结果非常纳闷,于是脱口而出——

生:活见鬼!

师:刚刚还是艳阳高照,马上就要去郊游了。可是,突降暴雨,结果特别的扫兴,你会失望地说上一句,真是——

生:活见鬼!

师: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经常说的这句口头禅,就来源于一篇文言文,题目就叫《活见鬼》。

二、读通读顺,感知文言

师: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课文读过了吗?至少读过五遍的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读完一遍就停。

(师出示课文内容,生自由读文。)

师:这篇课文只有100来字,生字较多,你都读准

了吗?

生:读好了。

师:现在就检查一下同

学们生字的掌握情况。

师:这个加点的字怎么

读?(课件出示:以足撩之,偶不相值。)(一生读,齐读。)

师:这句话中的两个多音字又该怎么读?拿出字典,每组查一个字。(课件出示:亟奔入其门,号呼有鬼。)

生:“亟(jí)奔入其门”,我查了亟(jí)的意思是急切,亟(qì)的意思是屡次。所以这里读jí。

生:“号(háo)呼有鬼”,号(háo)的意思是大声喊。

师:在读文中,我们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

等工具书来查询。(板书:查

字典)

师:谁来为大家读读这篇文章?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但有个字音不太准,(纠正:撩liáo)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读古文应该读得慢些。老师也想读一读给大家听。(范读)读得怎么样?

生:非常好。

师:我们一起来读好

不好?

(生齐读)

师:增加点儿难度再读读。(课件出示去标点的课文,一生读得很流畅。)

师:掌声鼓励一下。

师:再换一个版本来读

读看,古文都是从右往左、自上而下来看的。(课件出示竖排文字,一生读得十分通顺。)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再换一个版本来读,猜猜会是什么?

生:甲骨文?

师:没那么难。在古人的书里,这篇文章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试试,读一读。(课件出示:带有繁体字的课文,生齐读,较为顺畅。)我不是要求你们学繁体字,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古文

而已。

师:这样读古文有意思吧?

生:有。

师:好像也不难吧?

生:不难。

三、疏通文句,感受文言

师:那好,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我找课文中的字词,你们说出它的译文,好不好?

生:好。

师:“久之”。

生:过了好长时间。

师:“值大雨”。

生:正赶上下大雨。

师:“踉跄而至”。

生:跌跌撞撞地跑来。

师:“亟奔入其门”。

生:赶紧跑进门里。

师:“二人相视愕然”。

生:两人互相看着目瞪口呆。

师:好,现在你们同桌互相玩玩这个对对碰游戏,挑最难的说,最好能把同桌给难倒。

(生互玩对对碰游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把对方难倒的?

生:“偶不相值”没有对出来。

师:你们可以把文言文和译文对照起来读一读就明白了。(板书:对照译文)

(生古今互译,文白对读,读得有滋有味。)

师:文言文和白话文对读后有什么感觉?

生:理解文言文更容易了。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现代文比古文句子长多了,也复杂多了。

生:我发现用白话文很长的一句话用文言文几个字就概括了。

师:是呀,这就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语句十分简洁。

师: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这个字“者”,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者”和与其相关的语句:夜归者,炊糕者。)

生:夜晚回来的人,做糕的人。

师:对了,“者”就是“的人”之意,如我们现在说的记者、作者中的“者”都是这个意思。谁能来说说文中有谁,都在干什么?

生:一个是撑伞的人,一个是到伞下躲雨的人。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上

“什么者”来称呼他们?

生:撑伞的人是“撑伞者”,到伞下躲雨的人是“投伞者”。

师:好一个“投伞者”。再把这两个人物填入下面的句中。(板书:撑伞者、投伞者。课件出示:“_____见一人立檐下,_____即投伞下同行。久之,_____不语,_____疑_____为鬼也。_____以足撩______,偶不相值,_____愈益恐,因______奋力挤______桥下而趋。”)

生:撑伞者见一人立檐下,投伞者即投伞下同行。久之,投伞者不语,撑伞者疑投伞者为鬼也。撑伞者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撑伞者愈益恐,因撑伞者奋力挤投伞者桥下而趋。(该生读得非常

流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就知道了。

师:真好,我们只要联系上下文来读,就能把课文

读顺、读懂。(板书:联系上

下文)

师:古文正是因为省略了这些人物,所以显得简洁了,但不妨碍我们理解。

师:一提到文言文,我们就想到之乎者也。现在请同学们找找文中反复出现的字。

(生找出后,师随机板书:值、以、其、之)

师:这些字每次出现时,意思都一样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讨论)

生:“值大雨”的“值”是“碰上”的意思,“值炊糕者晨起”的“值”是“有”的意思。

师:“值炊糕者晨起”的“值”是正赶上的意思。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生:“以足撩之”的“以”是“所以”的意思。

师:这个“以”字有些难,在这里是“用、把”的意思。

生:文中的两个“其”都是指做糕者。

生:文中有三个“之”,指的都是投伞者。

师:有两个说对了,但“久之”中的“之”无实际意义。文中还有一个字的意思现在已经不用了,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盖,古时是伞的意思,现在不是了,就是盖子的意思。

师:对呀,现在就说伞了,下雨天带伞出门,不会说我拿着一个盖子出门吧。

(生笑)

师:可见,读古文可以对照译文来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读,还可以抓住重点字词来读,读着读着就明

白了。

师:下面有一篇古文,说的也是一个笑话。同学们自己读读看,看看能否读懂。(课件出示《避暑》一文:有暑月戴毡帽而出者,值烈日当空,热不可当。其亟趋大树下歇凉,即脱帽以当扇。久之,扇毕,仍戴之,谓人曰:“今日若不戴此帽出来,几乎热煞也。”)

师:我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来说说意思。

(师范读后一生说出故事大意)

师:我们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人吗?

生:没有。

师:我就看见过这样的人。有些女老师夏天穿着黑丝袜,问她热吗,回答说不热,还说不穿黑丝袜就会被晒坏了。

(全场大笑)

四、走进故事,理解文言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把“活见鬼”这篇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读得比原来更好了。)

师:你读时觉得什么画面是最好玩、最好笑的?

生:我觉得他们互相认为对方是鬼的样子是最可笑的。

生:我认为两人后来碰面的场面是最好玩的。

生:还有撑伞的人把另一个人挤下水也挺可笑的。

师:是呀,最可笑的是他们都把对方当作鬼。(板书:疑为鬼也)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把对方当作鬼?

(生看书思考后,师课件出示文中部分语句。师引读古文,生白话接说。)

师:“久之不语”,撑伞者心想——

生:这人不说话,会不会是鬼呀?

师:“以足撩之”,撑伞者心想——

生:怎么碰不到他的腿?听说鬼是没有腿的。

师:“奋力挤之桥下”,撑伞者心想——

生:我终于摆脱这只

鬼了!

师:“久之不语”,投伞者心想——

生:这个人为什么不说话?听说鬼就不会说话。

师:“以足撩之”,投伞者心想——

生:他为什么踹我?可不能让他碰着!

师:“奋力挤之桥下”,投伞者心想——

生:哎呀,这鬼太可怕了!

师:是呀,在那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天还下着大雨,真够吓人的,难怪这两人要互相把对方当作鬼了。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好不好?

(配乐,生齐读。)

师:那你们觉得世上真有鬼吗?

生:没有。

师:可我认为有鬼,鬼就在他们的心里,那就是胆小鬼。

师:现在我们试着把课文背诵一遍。(课件出示部分课文内容,生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五、推荐阅读,拓展文言

师:很好,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很多,都收集在冯梦龙的《笑府》一书中,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读。

【评析】

文言文,文字简约,却意义深远,寓理其中;它语言凝练,却又形象生动,给人无限想象。在小学中、高年段,各版教材均编排了简短的文言文。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如同在学生面前铺开一条通道,让他们走近先贤,走进历史,在阅读中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这定将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学生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关键作用。《活见鬼》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非常适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阅读。课上,张老师的教学指导更是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读通有方法

以文言文疏通为例,古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现今不常见、不常用的字或多音字,这是阅读文言文的第一个“拦路虎”。《活见鬼》这篇课文不算真正的古文,它属于半文半白,和纯粹的文言文还是有区别的。这样的课文以读为主是合理的。课上,张老师适时交给了学生最基本的方法,能借助课后拼音读准“炊、趋、沾、踉、跄、愕”等生字的字音,能借助工具书联系语境确定“撩、亟、号”的字音,并在课上当场实践,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必将能扫除“拦路虎”,打开文言文学习的大门。

二、读好有梯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文言文上最恰当。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制胜法宝之一。本课的教学,诵读一以贯之,从指名读到范读,到变换文本的形式读,再到想象并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最后到填空式的背诵,拾级而上,学生读得兴味盎然,消弭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文言文在读中变得可亲、有趣。

三、读懂有策略

文言文的理解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张老师采用多种策略有效引领:文白对照的“古今对对碰”、想象情境的“寻找笑点”,运用想象的“丰富文本”,逐步让学生走近了故事,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产生笑话的根本原因:心中有鬼。

四、读文有尺度

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我们不能拔高教学要求。感受文言文的简洁,并了解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即可,张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控制了这个度。如对文言文简洁这个特点的了解,通过文白对读、补充人物读课文,让学生直观感受了文言文的表达特点就是简洁,不仅降低了学生首次学习古文的难度,更消除了学生对古文的陌生感与恐惧感。补充的这篇短文,与课文写法相似,用词雷同,结构相近,也为学生适时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练兵场”,增强了学生课后去读《笑府》的欲望。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凤凰山小学/浙江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古文板书文言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文言文阅读专练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称象
嫦娥奔月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