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母亲的面前

2016-12-09

阳光 2016年12期
关键词:蒿子山芋季节

过完年,母亲终于来到了合肥,她的宝贝孙女儿欢呼雀跃。

母亲轻易不来城里。这次,母亲算是兑现了她的诺言。春节期间,我们一家在黄土岭村过年的时候,女儿和她奶奶有过一个约定。奶奶答应,等天气暖和了,她就到城里来住上一段时间,陪陪她这宝贝孙女儿。

城里的这个家当然也是母亲的家。这个家里一直有母亲的位置,有母亲的房间,有母亲的睡床。

母亲十分满意城里的家所在的这个小区。她喜欢这里有花草、有树木、还有一块水面,能够见到飞鸟和游鱼。尤其满意这里没有太高的楼房,让她看着头晕。居住环境能让母亲满意,母亲却还是不愿意在此久居,每次住不了一个月,她就急着要回去。母亲急着回去,总有她的理由,说的最多的理由是院子里的那块地。季节到了,她得回去撒点儿种子。或者,最近天气旱得很,没有人给地浇水不行。

母亲来一趟不容易,她会提前做出计划。母亲知道她的儿媳妇、她那宝贝孙女儿爱吃什么,至于她儿子爱吃什么,那就更不用说了。母亲一来,总会给这帮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一个惊喜。母亲这次没有忘记带上那种来乡春天的吃食——用蒿子头掺米粉做成的蒿子粑。

蒿子是长在田间地头的一种野菜,带有一股山野的清香味。蒿子粑是用米粉为主料做成的,配上捣烂成泥的蒿子嫩头,再添加一些剁得很碎的腊肉丁子,贴在锅壁上,用文火慢慢烙熟。又香又黏,很有嚼劲。

这种吃食,不光是我家喜欢吃,家乡人,甚至外地来的人,也都喜欢。我曾经在家乡县城的一个小饭馆里十分意外地吃到过这样的蒿子粑。问老板,蒿子粑是不是很受欢迎?饭馆老板告诉我,蒿子粑卖得可欢畅呢,不仅本地人爱吃,外地来的游客们也很爱吃,吃完了还得带上几块,给家人尝尝。

除了蒿子粑,女儿也爱吃她奶奶做的饭食。有一道菜,女儿最爱吃,但我们轻易不做,嫌麻烦,太耗费时间了。这道菜叫做山芋粉鸡蛋皮。是山芋粉和鸡蛋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先将山芋粉放在盆子里,加水溶化,搅拌成稀糊状。将鸡蛋打破,倒出蛋清和蛋黄,搅匀后掺到山芋粉里面去,再继续搅动,直至搅匀。然后,撒上些葱花,便可以下锅了。锅壁上要浇涂一层油。这时,将搅匀了的山芋粉鸡蛋糊糊适量地倒进烧热的油锅里,发出“刺”的一声响,锅底立即腾起了一股白色的雾气。不用多久,那层涂在锅底上薄薄的山芋粉鸡蛋糊糊,颜色就会变淡、变干、变硬、变成一张薄薄的皮。用锅铲子,翻过来,继续文火慢烙,不一会儿,山芋粉鸡蛋皮就出锅了。烙的过程中,不能性急,性急弄破弄碎了,那就不好看了,似乎也不是那个味了。所以,这是个慢工细活,非常耗费时间,我们轻易不做。女儿知道我们都很忙,也不好意思提出要吃这个。奶奶一来,便让奶奶给她做。奶奶从来不嫌麻烦,总是满足她的要求。

母亲站在灶台前,烙着鸡蛋皮,孙女儿在她的旁边转来转去。恨不得马上就吃。母亲说,你就别转了,转得我头晕。要不,你就站在这里看一看,等你看明白了,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了。

母亲来了,妻子自然也是满心欢喜。除了能跟女儿一样吃上家乡美食以外,她还会轻松许多,母亲不声不响地把家务干完了。妻子终于有时间捧那几本她心仪的书了。

我当然更加喜上眉梢了。母亲过来以后,我觉得安稳多了,就连睡觉也踏实了。母亲在身边,这个家才算完整,才真正像个家。下班回到家,我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屋子也比往常整洁多了。在我的家里,最多的是书,书房里放的是书,客厅的茶几上堆的也是书,卧室的床头柜上摆的还是书。我读书有两种方式,浏览或者阅读。浏览的时候,对书本动得很频繁。一会儿随手拿起,一会儿又放下,书的摆放就难免乱了。这些日子里,各处的书总是整整齐齐的,很显然,在我出门之后,母亲一一细心整理过了。

我和妻子,还有女儿,都非常珍惜母亲和我们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母亲跟前,我们尽量不提有关家乡的话题,也不谈季节。都担心一提起家乡或者季节,母亲会突然想起院子里的那块地,她就要急着回去。

我真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再慢一些。某个偶然的时刻,我还真的想过,假如世间没有了季节,该有多好。母亲就不会急着回到她那个栽了许多果树、种了许多蔬菜的小院子里去,她会一直留在城里,和她的儿孙们住在一起,做着这个家里唯一的大人。我们几个呢,就一直做最快乐的孩子。

王张应:男,1963年出生,现居合肥。安徽省作协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在《诗刊》《清明》《安徽文学》《诗歌月刊》《阳光》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及诗歌一百一十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出版诗集《感情的村庄》《那个时候》,散文集《祖母的村庄》《一个人的乡愁》,小说集《河街人家》等。

猜你喜欢

蒿子山芋季节
蒿子馍,家乡春天的味道
织女 [外一首]
山芋飘香的春天
挖山芋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山芋岁月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