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6-12-09王海燕韦建
王海燕++韦建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6.045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T2DM,据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结果分成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及单纯T2DM组(B组),对两组病例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年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SBP、CRP、LDL-c、SUA是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及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8(b)-0045-02
T2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它是T2DM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65%~75%[1]。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极为重要。2015年7月—2016年4月间该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并探讨其形成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住院的T2DM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B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 年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2]。
1.2 方法
自编量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2(m2)等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酸 (SUA )、血脂、C反应蛋白(CRP);采用飞利浦 S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为8~10 MHz,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测。常规检查两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任何一支或多支血管的管壁内中膜增厚>1 mm、不光滑、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局部管腔狭窄以及完全闭塞均诊断为颈动脉硬化。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病例数及百分比表示。两组样本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
与B组比较,A组年龄、BMI、SBP、FBG、HbA1C、CRP、TC、TG、LDL-c、SUA 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 1。
2.2 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糖尿病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为变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Enter法)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BP、CRP、LDL-c、SUA 进入方程,是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有关导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BMI、血糖、HbA1c、血压、血脂、SUA[9]。该研究结果:A组年龄、BMI、FBG、HbA1C、SBP、CRP、TC、TG、LDL-c、SUA 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结果保持一致。Logistic 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SBP、CRP、LDl-c、SUA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进行上述指标检测,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logit p,若logit p>356.86临床需高度警惕颈动脉硬化形成,可早期干预及密切随访。
慢性高血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在慢性高血糖作用下发生的非酶糖基化产物,其糖基化终末产物可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氧化应激发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劲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与该研究一致[3];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不断增长。有报道示[4-5]61~89岁的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可达81.3%;现如今,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化阶段,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病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6],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高血压成正比提示血压升高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该研究提示SUA的升高可使颈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升高,高尿酸血症目前已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促进LDL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促进斑块形成;尿酸可直接刺激单核细胞释放IL-6、IL-1、肿瘤坏死因子a促进血管粥样硬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糖尿病有颈动脉病变较无颈动脉病组CRP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RP是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证实了CRP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重要的指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7]。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干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其发生及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秀华,汪耀,韩秀捷,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劲动脉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3):186-190.
[2] 李洪梅,张军,张雪冰.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 (12):919-921.
[3] 鞠巍,时艺珊.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 (5):547-549.
[4] 汤银江,韩维,李艳华,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6):511-513,574.
[5] 徐艳,孙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关联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9(5):54-56.
[6] 吴军.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13(26):3439-3440,3442.
[7] 吴风芸,张宇虹,苏本利.高频超卢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65-68.
(收稿日期: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