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2016-12-09王卫军陈为民
王卫军,陈为民
(江苏省泰州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江苏 泰州,225500)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王卫军,陈为民
(江苏省泰州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江苏 泰州,225500)
椎体压缩性骨折; 高黏度骨水泥; 椎体成型术; 疗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骨外科2010年03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5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外科临床上采用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外科2010年03月—2014年08月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5例,年龄在53~69岁,平均年龄为54.5±4.6岁;男34例,女31例。纳入标准: ① 有明显外伤史,受伤时间在2周以内的; ② 无外伤或轻微外伤,但骨密度总值检查结果均在-2.5以下或既往有脆性骨折者; ③ 严重的胸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 ④ 脊椎侧位片提示病椎压缩大于1/3、小于4/5; ⑤ 椎体CT提示病椎后缘无破裂无骨片突入椎管; ⑥ 脊椎MRI提示病椎为新鲜骨折,无神经压迫。排除标准: ① 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② 合并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者; ③ 有出血倾向者; ④ 病椎处皮肤软组织感染者。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生化常规、出凝血时间、椎体正侧位片、病椎为中心的椎体CT以及MRI,明确患者病椎椎体后缘是否破裂、是否有椎管神经根压迫。如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应予控制血糖至8.0 mmol/L,血压控制正常。
本研究中的椎体成型术具体操作如下[1]: ① 术前通过常规方法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且术中全程监护患者心电、血压、呼吸等; ② 取患者的俯卧位,手术的定位是在C型臂X线机直视下进行; ③ 常规方法消毒,局麻采用1%的利多卡因,注射深度要求达到肌肉层,及椎体骨膜都进行麻醉,经椎弓根将穿刺针穿入到患者椎体的后缘; ④ 完成上述操作后,在侧位C臂机X线透视下,经椎弓根投影出穿刺进针,将穿刺针推到患者椎体前1/3的位置,并尽量靠近病椎中线,退出穿刺针芯,调制好骨水泥,用专用推杆缓慢将骨水泥注入,术中注射骨水泥的同时不断予C臂机正侧位透视监测骨水泥分布情况,当骨水泥弥散满意或骨水泥弥散至后壁示停止,一般注入量一个椎体大约4.5 mL,等待3~5 min骨水泥干涸后拔除工作通道; ⑤ 无菌敷料覆盖创面。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感觉情况,满意后送病房。术后常规给予消炎镇痛药物1~2 d,术后2 h后嘱患者翻身,术后24 h嘱患者可适当下床活动,术后观察2 d,无特殊情况可予出院[2-4]。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根据治疗前后患者X线正、侧位片检测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具体如下: ① 显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术后未出现疼痛,术后1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患者骨折部位完全愈合,并且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并发症; ② 有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疼痛得到改善,并且在中度或者以下,术后1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患者骨折已经基本愈合,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 ③ 无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疼痛仍然在中度以上,并且术后1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骨尚未完全愈合,出现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患者的疼痛情况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进行评价,无疼痛得分为0,轻度疼痛得分在1~3分,中度疼痛得分在4~6分,重度疼痛得分在7~9分,剧烈疼痛得分为10分。
2 结 果
经过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本研究65例患者中,治疗显效患者41例,有效患者19例,无效患者5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与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相比,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并发症,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比较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及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剧,中国出现大量高龄老人,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呈高发趋势。此种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分为2种: ① 保守治疗:给予患者卧床3个月,同时给予止痛药及物理治疗,但由于此类患者大部分高龄,且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长期卧床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不断加重,同时常会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6-7]。若患者不能配合卧床,则会导致病椎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严重则会导致迟发性瘫痪可能。② 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此为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但创伤较大,疗程较长,主要适用于年轻患者或病椎椎体后缘破裂或合并神经损伤者。椎体成形术为新型的微创手术,其特点是麻醉简单、操作容易、创伤小、疼痛缓解迅速,可早期下床活动。尤其是目前应用了高黏度骨水泥,并发症进一步降低[8]。
椎体成形术中的传统骨水泥最常用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特点是抗压强度大、能快速恢复椎体强度、弥散性较好,但其聚合产热,不可降解,而且注射时机较难把握,容易渗漏[9-11]。高黏度骨水泥是在传统骨水泥基础上改进的新产品,没有传统骨水泥混合过程中的液态期,具有瞬间高黏度(40 s)、可注射时间长、低聚温度只有50~60 ℃等优点,瞬间高黏度使其可操作时间达8~10 min,无须术者把握手术时机,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和骨水泥聚合热效应,避免肺栓塞和神经损伤,提高了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实验[12]表明,高黏度骨水泥可以形成均匀灌注从而减少渗漏的发生。
病例的选择对于患者术后疗效及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必须予查病椎CT以了解病椎后缘是否有破裂,病椎后缘有破裂将大大增加渗漏的风险;同时,一旦渗漏发生后果较严重。穿刺点的选择亦是手术成功的关节步骤,腰椎和下胸椎一般采用双侧椎弓根投影穿刺方法,该入路可延长骨水泥到椎体的骨性通道,从而降低骨水泥渗漏到椎体的风险,而颈椎由于经皮椎弓根穿刺风险较大,一般直接经椎体前方入路穿刺较安全[13]。同时手术时对于病椎最好进行双侧穿刺,这样可减少单侧骨水泥注射量,还可以获得良好止痛效果,同时降低渗漏风险。
[1] 邵文彬,陈豪.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2,16: 89-90.
[2] 李春海,刘尚礼,叶伟,等. 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J].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4): 259-262.
[3] Anselmetti G C,Zoarski G,Manca A,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bone cement leakage: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new high-viscosity bone cement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vertebral augmentation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compression fractures[J].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08,31(5): 937-947.
[4] 李波,王群波,余雨,等. Confidence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系统结合体位复位治疗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3): 307-310.
[5] 高义斌,高丽辉.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0: 5-6.
[6] 刘俊清. 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应用研究[J]. 青春期健康,2014,02: 44-45.
[7] 杨中华,崔青,董占引.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04: 77-79.
[8] 郑召民,李佛保.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学杂志,2006,29: 1878-1879.
[9] Venmans A,Klazen C A,van Rooij W J,et al. Postprocedural CT for perivertebral cement leakage i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s not necessary-results from VERTOS Ⅱ[J]. Neuroradiology,2011,53(1): 19-22.
[10] 潘永谦,李健,杨波,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3): 220-224.
[11] Hadjipavlou A G,Tzermiadianos M N,Katonis PG,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balloon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nd osteolytic tumours[J]. J Bone Joint Surg Br,2005,87(12): 1595-1604.
[12] Baroud G,Crookshank M,Bohner M. High viscosity ce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uniformity of cement filling in vertebroplasty: an experimental model and study on cement leakage[J]. Spine,2006,31: 2562-2563.
[13] 肖颖,唐志宏.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J]. 华夏医学,2011(02): 227-229.
2016-03-15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W2014ZT130)
R 683
A
1672-2353(2016)21-110-02
10.7619/jcmp.20162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