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牟其中启动第三次创业

2016-12-09张凌云

新西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南德信用证

张凌云

发射航向卫星、100亿元开发满洲里、在喜马拉雅山炸开一条通道……一件件信口开合、没有结果的商业承诺,让“以飞机易货”一举成名的牟其中毁誉参半。从被称为“第一代天才民营企业家”的中国首富,到因玩弄金融“空手道”而锒铛入狱的中国首骗,牟其中的创富经历充满传奇。

在牟其中看来,他是用商业行为在验证自己的理论,使其具有普及推广价值。如今,走出监狱大门,他仍带着某种使命感,要去实现这个梦想。

湖北洪山监狱。

9月27日早上六点五十分,因“信用证诈骗罪”入狱十六年的前首富、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出狱。

身高1.82米的牟其中,身型瘦削,昔日乌黑的“毛式大背头”变成了稀疏的银白发。这位76岁的老人,自言健康状况良好,并用一副对联表明了他的雄心壮志:人生既可超百载,何妨一狂再少年。

按照牟其中的计划,他打算再干二十年,完成他的第三次创业。

热衷政治的狂热青年

10月13日,各门户网站刊登了一篇网文,提及南德集团北京总部尚有264套家属住宅,目前市价约10亿元,这或许能成为牟其中东山再起的资本。

紧接着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旁的新桥社区实地采访。有自称曾在房管局工作的住户表示,“新桥路10号、11号、14号、15号楼都曾是南德购买的房产。”但多位住户证实,1998年法院拍卖南德集团房产,他们就以个人名义参加了拍卖,如今产权证上都是个人的名字,与南德没有任何关系。

出狱后,牟其中的第一站是老家四川万州。他要去给父母扫墓。知道他归来的街坊们,纷纷等在家门口,久违的乡音给了他莫大的心理安慰。

牟其中的父亲牟品三曾任四川盐业银行的行长、万县(现万州)商会的会长。1926年,为抗议英国军舰在万县制造的“九五”惨案,牟品三发动全市商人罢市、游行,捐款慰问救济死伤军民。据说,在万州志书上,还能查到当年牟品三的事迹记载。

聊天中,牟其中了解到,他不在的这些年,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街坊们都没有忘记给他的父母扫墓。牟其中说,父亲扶助乡里的古道热肠和家国天下的胸怀,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学时,牟其中的一位老师就断定他定有大出息,但得改掉夸夸其谈的毛病。1959年,18岁的牟其中高考落榜,他以青年人少有的韧劲,赶往武汉中南工业建设设计院,参加大专班春季招生,并顺利考取。但仅仅半年,因为户籍的问题,他又被迫退学。

回到万县不久,牟其中听说新疆有所艺术院校可能会招生。尽管信息并不确切,他还是只身赶往新疆。去了才知道,新疆艺术院校早就停办。

最终,牟其中成为万县玻璃厂一名普通锅炉工人。虽然无学可上,但读书依然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十多年里,他除了阅读流行的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哲学、法律书籍也广泛涉猎。他成了小县城口才出众、有见识的青年,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但是,牟其中空前高涨的政治热情,让他有了第一次牢狱之灾。

1974年春天,牟其中和朋友刘忠智合作写下了《中国向何处去》的万字文。他个人还写出了《社会主义由科学向空想的倒退》和《从文化革命到武化革命》两篇文章,在县城快速传播。不久,他被抓入狱。

1979年12月31日,在狱中待了四年零四个月的牟其中被释放。他后来得知,他入狱后曾被内定为死刑,幸运的是没有执行。

1983年9月17日,牟其中因“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的罪名再次被收审。此次入狱十一个月后被释放,传闻是因为牟其中在狱中写的文章《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我们的历史使命》《从中德商店的取缔看万县市改革的阻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这两次入狱,不但没有让牟其中的履历减色,在日后的一批“造神者”的推动下,反而成了精彩的“依据”。

“罐头换飞机”的神话

写过《大败局》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过,牟其中除了做成让人不可思议的“罐头换飞机”生意,此后停留于天马行空的各种商业计划,基本上就没再做成过一件生意。

牟其中眼中的做生意,大多无关乎金钱的数量,他更希望他坚持的思想理论,能由他身先士卒来实践,从而使其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1982年4月,41岁的牟其中用借来的500元钱,与人合办了“万县中德商店”。他率先在用户中推行了“三包卡”,凡在中德商店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都可以包退包换。中德商店还开展了跨地区的“四代”(代购、代销、代组织、代托运)业务,在万元户还很稀奇的年代,据说牟其中第一年便获利近8万元。

1983年初,牟其中从重庆一家兵工厂以最低价购买了一批铜制钟,然后又以相当高的价格卖给上海的许多商店,又获利颇丰。

但自那时起,就没有人能说清牟其中口中的大生意成功几何?有资料可查的是,1985年后,他和美国一家贸易公司合作,进口2万吨白糖,最后则以跳楼价卖给了一家广西企业;曾组建公司在沿海收购海蜇皮,并下了大量订金,但说好的外商却违了约,南德亏损几百万元……

1989年,牟其中在天津成立了南德经济集团。

在坊间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罐头换飞机”,版本也很多,尽管像是天方夜谭,但牟其中做成了这笔买卖,却没有人否认过。这也是少数几件人们对他的行为没有争议的事件之一。

有一种版本是说1991年,牟其中坐火车北上推销藤器时,与一个河南人侃大山,听说前苏联正准备卖图-154飞机,价格只相当于美国飞机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他自此对飞机生意上了心。多方打听后,他得知1988年开航的四川航空公司准备购进大飞机。谁也不知道他如何成为了两方的中间人,在南德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做成了生意。人们之所以不在意这些细节,是因为牟其中购买飞机的付款方式实在太令人叫绝了。

“大量国营企业日用品积压仓库,变不成效益;而苏联飞机过剩却急缺日用轻工业产品。潜在的优势潜在的需要分散如沙,谁能够把他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只有我牟其中。”牟其中的话掷地有声。

交换细节听起来也很玄。牟其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七个省组织了500车皮保暖瓶、罐头、皮革制品等轻工业产品。当时双方约定同时发货,但他利用飞机当天就到,而火车需要几天才能到的时间差,把飞机抵给银行,贷出款来去付国内的货款,再组织货源,有惊无险地以货易货换回了4架图-154飞机。据称,这笔生意,南德赚了八千万到一个亿。

虽然这是牟其中最可信的神话,但有报道指出:关于这次贸易,做过牟其中首席顾问的顾健先生认为,图-154飞机易货贸易,并不是牟其中的异想天开,而是原中国驻前苏联商务参赞等老同志的主意,并且由当时南德的汪兆京等人实际操作。

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

曾在南德工作过的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认为,牟其中的商业逻辑(发卫星、运作航母、炸喜马拉雅山等)并不是都不成立,但这个逻辑跟社会变化的节奏不够吻合,和体制变革的逻辑是冲突的。

冯仑说,最早的一代民营企业当中,牟其中是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但由于他的创造力、想象力跟体制环境脱节,所以大部分都成功不了。这种命运使他成为“过去的一代”。

1993年6月,牟其中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他将与重庆大学合作,改造重庆山城火锅。他要把原四川重庆麻辣风味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所在地,创造中国的快餐连锁店,并在五年内做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人民币。为此,重庆大学调集力量建立了“火锅系统工程研究所”。创办初期,南德公司曾有少量资金到位,但因没有后续资金,不了了之。

1993年11月,牟其中提出“三转化改造国有企业”、“765工程”,即为每家国有企业注入7.6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完成企业体制转型、资产转活的目标。他还具体地谈到执行的时间表:“第一年搞他300家,计划引资18亿美元,四年完成整个中国的工业化。”

1994年,牟其中考察陕北,情绪激动地表示:准备在陕北投资50亿元。他后来对陕北官员说,他手中暂时没钱,但陕北可以把国家下拨的扶贫贷款转划到南德账上,然后由南德去“运作”,保证能“搞到更多资金”。

1998年,牟其中又称以“北方香港项目模式”开发地处中俄边境的满洲里。他计划投资100亿元,但南德公司在满洲里实际投入不足1亿元。有报道显示,牟其中先后开发了一个边贸口岸,建立了一个保税仓库,并促成了中俄双方公路的对接。

有关南德集团投资发射卫星的故事,按照牟其中的说法,1995年11月18日,南德集团投资的航向2号卫星在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成功。南德集团和国际卫星组织、俄罗斯航天信息公司三方签订了共同经营航向卫星的协议。1996年8月,因国内谣传南德集团的卫星项目虚假,资金链紧张,南德集团被迫决定将其持有的航向卫星股权转让给了国际卫星组织。

南德自己出版的小报后来作了如下说明:“为了退还无锡公司的股权,南德忍痛将已经出租、按合同总租金收入为4440万美元的卫星股权,以1450万美元的价格变现出让,承担了极大损失。”这样看来,仅俄罗斯卫星一桩生意,牟其中即亏损近3000万美元。

后来有人说,牟其中就是妄想症患者。然而,他的这些商业计划,却曾一再被刊登在国内一些严肃报纸上,使其个人声誉达到顶点。据曾给牟其中当过一个多月秘书的作家野夫回忆:牟其中当年可以随时出入中南海,八面威风。当年的南德集团也是如日中天,“许多中南海的人下海直奔牟其中而去”。

1995年2月,《福布斯》杂志将牟其中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位居中国内地富豪第4位。随后以20亿元身家被《财富》杂志称为“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和“大陆超级富豪之首”。

然而,这位首富的生活,却与人们今天的想象差距很大。有报道说,牟其中是第一个受邀参加瑞士达沃斯论坛的中国企业家。他在参加会议时,看着酒店高昂的消费价格,心里一直不踏实。他怕自己的钱不够付账,就跟主办方提出要提前回国。临结账时,他被告知一切费用由论坛主办方支付,不用他付费,这让他颇为懊悔。

虽然钱在牟其中口中只是个数字,两千万和两个亿没有什么区别,但回到现实,他也与普通人无二。

国内首例信用证诈骗

商业神话一个接着一个破灭,牟其中不再是政府和媒体的宠儿。

1997年9月,一本非法出版的杂志《大陆首骗牟其中》一夜之间摆满各地的书报摊,文章以详尽的细节,把牟其中描述为一个“上骗中央,下骗地方”的中国第一大骗子。大幕已徐徐拉开,彼时牟其中已被限制出境一年多。

接着,1999年10月12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正式以涉嫌“信用证诈骗罪”起诉南德集团和牟其中。据了解,这是1997年刑法新增信用证诈骗罪后的第一案。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信用证诈骗罪见于我国刑法第195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证诈骗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关于压倒牟其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信用证诈骗罪,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俄罗斯卫星经营资金出现困难,南德集团与澳大利亚X.G.I集团代表何君达成意向,由湖北省轻工业进出口公司代理进口(南德没有进出口权),在X.G.I集团提供开证担保的情况下,湖北轻工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贴现后获得资金,然后借款给南德使用,而南德则负责各种手续费。

在作者为周荣桥的《华人首富》中,对事件是这样描述的:1997年,武汉大学法学院一位教授在代理一起民事官司时,发现了有关南德与巨额信用证的问题。这位教授调查时发现,湖北中行垫付了进口货物的巨额资金,但中国所有的港口都没有牟其中进口货物的影子。

此案所涉信用证规定的海运货物到港是青岛港,但青岛海关监察室证实在信用证相关期间,没有湖北轻工与南德集团的相应报关手续。

至此,有人认为进口货物只是牟其中玩“空手道”的道具。

1999年1月7日,牟其中像往日一样坐着黑色奥迪车到北京公司总部上班。当车行驶到公司附近,一名交警走上前来拦车,接着,几名早已在此布控的警察快速跟上,正式拘捕了牟其中,前后几分钟,快得都没有路人查觉。据说,牟其中当时反应很平静,似早有准备,有警员在他身上搜出一封信件,信中他请熟人在自己出事后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

2000年5月30日,在被拘捕一年多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信用证诈骗罪”判处59岁的牟其中无期徒刑。2003年中秋,被改为有期徒刑十八年,后又获减刑。

坚持证明自己的理论

此次是牟其中第三次入狱。他仔细算过,自己一生在狱中一共待了二十三年零两个月。

为了能有机会实现“用商业方式证明自己总结的理论”,牟其中在狱中坚持他的“活命哲学”——每天三十五分钟的强力锻炼。听说跑步损伤膝盖后,他就改为在地上爬和爬楼梯。另外还会走上两个小时。一年四季,他都坚持洗冷水澡。

除此之外,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牟其中说:“我每天在监狱里要看200个版的报纸,每一版都看,最起码看大标题,重要的文章还要剪下来,反复阅读。”

临出狱前,牟其中再三叮嘱夏宗伟,让她多带几个大旅行袋,用来装他研究智慧文明生产方式的笔记。

早在1996年,牟其中就发表了所谓的“智慧经济南德宣言”,认定人类正在告别工业文明时代,进入智慧文明时代。他说:“有人说我搞的是‘空手道,我认为,是对无形资产尤其是智慧的高度运用,而这正是我对中国经济界的一个世纪性的贡献。”

牟其中认为,智慧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今天追捧的创新。而这与南德多年前推行的“百万富翁”计划如出一辙。牟其中说:“我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试验者、捍卫者。”

相对“智慧文明”的难以理解,牟其中“99度加1度”的理论因其形象的比喻而广泛传播。他说:“有一壶水烧到99度,还没有沸腾,没有产生价值,有人就建议干脆把它倒掉重烧一壶。这种人是傻瓜。聪明的做法是,在这壶已烧到99度的水下再加一把柴,水就会开了,价值就会产生了。成功与否往往就在于这关键的一步。那么,这宝贵重要的1度是什么呢?它就是市场。”

此外,牟其中早年在南德实践的 “平稳分蘖”理论(也被称为人才合作理论)也获得一定的认可。依据这个理论,牟其中说:“南德集团希望与国内外一切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士合作,愿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创立新的项目公司,在条件成熟时,将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赠给其主要成员。”

此番归来,牟其中把落脚点选在北京。他希望在自己的案子有最终的结果后,就重启“南德实验(Ⅱ)”。牟其中解释,这个实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实践来证明以智慧为中心的生产方式,比以资本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为全世界贡献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一种可复制、可普及的全新企业制度。

牟其中说:“我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我可以做出来去证明这套理论。”

牟其中前秘书、被外界称为十六年来惟一对牟不离不弃的夏宗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牟其中还要招兵买马,他计划的第三次创业要从1000亿至200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金开始,他对此十分有把握。至于具体的时间表,这要看筹备的进展,还有案子的进程,这些都是互相关联的。

其实,最初夏宗伟对牟其中的这些话也是怀疑的,但牟其中和她谈到了找钱方法:首先要通过某中央级媒体发两篇文章:一篇是南德为争取民营经济“三权”走过的艰苦历程。第二篇文章是邀请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某一位成员,在某中央级媒体写一篇介绍南德试验发现的智慧文明生产方式。他相信只要做好这两篇文章,钱的事就不用愁了。

这一次,对牟其中的大胆计划,人们给予了少见的宽容,舆论也没有掀起铺天盖地式的大讨论。也许是因为如今人们都有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心理预期。

但仍有人认为,牟其中东山再起是小概率事件。除开年龄因素,牟其中所擅长的语出惊人“讲故事”,从精神与思想上折服对手,其商业枭雄之首的魅力已无任何市场,其事业发轫之初的大环境也已不在。

但牟其中坚信,他可以两次在接近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创造商业神话,那么第三次也不会例外。

10月17日,夏宗伟在其微信公众号“依夏之言”的文章中提到,牟其中身体状况良好,医生诊断可以好好工作。目前,关于南德案件的刑事申诉已进入法律程序。她说:“牟先生判断,刑事案件再审很快就会启动……牟案发生的前因后果与牟案在推进改革开放中的意义,很快也会大白天下了。”

猜你喜欢

南德信用证
信用证交易的风险防范
SWIFT系统中信用证通知行的角色与定位
事先预防是防范国际贸易中信用欺诈最有效的手段
信用证正本遗失若干问题探讨
论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