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返雪与火的岁月

2016-12-08统艾

兵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卫国战争白俄罗斯胜利

统艾

说起俄罗斯的军事历史博物馆,很多人并不会陌生。无论是举世闻名的中央陆军博物馆,还是大名鼎鼎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众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们都所有耳闻。其中还不乏有很多国内军迷朋友都参观游览过。

但是如果谈起白俄罗斯军事博物馆,也许很多朋友就不太了解了,毕竟大家对这个远离中国的东欧国家并不那么熟悉。事实上这个位于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小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继承了很多苏联时期的军事传统,拥有不亚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历史博物馆。今天笔者就为您简单介绍一下白俄罗斯军事历史博物馆的集大成者——白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

笔者在2016年7月3日(即白俄罗斯解放七十二周年纪念节当天)有幸再次来到了这座著名的军事历史博物馆。尽管之前已参观过了多次,但是作为一名二战和军事历史爱好者我还是百看不厌。

该博物馆坐落于明斯克市独立大街旁,临近横跨市区的斯维斯洛奇河。博物馆共有上下四层,寓意伟大卫国战争进行了四年。整个博物馆分为25个展厅,展厅之间以时间为顺序相互衔接,总面积为3600平米。

整个博物馆陈设着13.25万件包括各种照片、信札、艺术作品,同时也陈列着大量苏德双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用的武器装备、军服勋章等实物展品。

难以忘记的1418天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主要参战国和战胜国,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代价。在这难以忘记的1418天中,白俄罗斯作为苏德双方惨烈的交战地区蒙受了史无前例的损失。为了纪念这场决定了人类命运的战争,苏联及其后的白俄罗斯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该博物馆进行过多次扩充和建设。苏联时代的旧馆位于明斯克市的十月广场旁,现在的博物馆是白俄罗斯政府于2014年迁建的新馆。

进入展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名为“胜利之路”的参观路线,按历史时间分为 “战争爆发——初期——后期——胜利”的顺序,以贯穿整场卫国战争的时间链从起点到终点。

打响战争第一枪的地方:1941年6月22日凌晨,未经宣战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位于苏德边境上的布列斯特要塞首当其冲,成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攻的目标。这座帝俄时代修建的、颇有历史的要塞居于布格河与姆拉维斯河的交汇处。布格河的一侧是德占波兰(纳粹称“波兰总督辖地”),另一侧则是白俄罗斯。

展馆收藏了一件从布列斯特要塞发掘出来的苏军指挥员套头服,面对这件经历惨烈战斗又被掩埋在遗迹中多年的军装,人们不难想象它的主人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壮烈结局。它的旁边同样是要塞废墟清理出土的珍贵文物——一封藏于炮弹壳中的信。信中写道:“我们坚守在要塞,无一人投降。同志们请为我们报仇!”这一切仅仅发生在四年卫国战争的头几周内。祖国听不到要塞的呼喊,人民不了解守卫者们的困境。没有补给、缺乏药品,在这个被河流包围的要塞里甚至连饮用水都成了奢侈品。但布列斯特守卫者们的抵抗极大牵制了德军的行动。为了纪念要塞保卫者们建立的伟大功勋,196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之际)苏联政府授予布列斯特要塞“英雄要塞”称号。

针锋相对:在大展厅中陈列着战争初期苏德双方最著名的T-34/76与三号坦克。两辆坦克对头排放或意为“对抗碰撞”。熟知历史的军迷朋友都知道,这两款坦克是苏德两军在战争初期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的亮点。

馆藏的这辆T-34/76 1940型采用了短身管L11型炮和铸造+焊接的炮塔,在众多存世的T-34坦克中属于比较稀有的藏品。历经战争的考验和多年的存放,坦克保存状态良好,产品细节依然非常清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生产的坦克,工艺相对战时的产品而言更加精细。

传奇师长的身影:战争初期苏军西方方面军主力部队在白俄罗斯境内被合围,包括明斯克在内的白俄罗斯全境都被纳粹侵略军迅速占领。但长驱直入的德军在白俄罗斯东部城市莫吉廖夫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虽然经过殊死战斗这座小城还是沦陷了,但是守军的抵抗为后方部队的转移和重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馆内展出了这次后卫作战的示意图,可以很直观的了解苏德军队的态势。守军司令员第172步兵师师长罗曼诺夫少将,这个经历传奇的英雄在突围时被德军俘虏,之后逃出战俘营坚持游击作战,最后被法西斯杀害于鲍里索夫。笔者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不止一次的被他的事迹所震撼。但是当真正的站在这幅示意图前,似乎觉得距离那个战斗到最后一口气的罗曼诺夫更近了。

白俄罗斯的骄傲:近卫第2骑兵军军长多瓦托尔少将端坐在骏马之上眺望远方战场的铜像默默地矗立在展馆的一隅。这是卫国战争中一个普通指挥员的历史瞬间,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些身先士卒的人们所铸就的。1941年秋,维亚济马战役中苏军再度失利,通往莫斯科的道路被德军打开,保卫首都的战役拉开帷幕。多瓦托尔少将率部自斯摩棱斯克方向突围,随后被编入第16集团军(集团军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罗科索夫斯基) 。在战斗最艰难的岁月里,该集团军一直坚守于莫斯科防线的右翼顽强作战。因战绩突出,多瓦托尔指挥的第3骑兵军在11月26日被授予“近卫军”称号,改编为近卫第2骑兵军。1941年12月19日在莫斯科附近的卢兹茨基区的战斗中,这位年轻的军长壮烈牺牲,年仅38岁。他被安葬在莫斯科著名的新圣女公墓,与相邻安葬的陆军少将潘菲洛夫和空军中尉塔拉利辛并称为“保卫莫斯科三英雄”。这位白俄罗斯族将军也成为苏联时期家喻户晓的英雄之一。

钢铁的拳头:战争中期展厅主要介绍了1942年德军主力部队“A集团军群”进攻苏联高加索地区,意在夺取巴库油田;以及“B集团军群”进攻苏联南方交通重镇斯大林格勒这一段的历史脉络。

馆内系统、批量的展示了苏联二战时期使用的轻型武器装备。通过这些保存状态良好的武器装备可以看到此时的苏联前线与后方已经融为一体,整体战的优势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尽管在相持阶段德军还可以赢得一些战斗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已经难挽颓势,胜利的天秤开始倒向苏联一边。

解放法西斯奴役下的人们。1944年夏,经过周密计划和准备苏军最高统帅部发起“巴格拉季昂”战役,这是苏军给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苏军集中了四个方面军的兵力向盘踞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发起战略反攻。经过两个月作战,不仅解放了白俄罗斯全境,甚至打出国门将战线推进到波兰、罗马尼亚境内。该展厅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影像资料,把人们带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

在这个大展厅里还展示了包括T-34/85、IS-2和SU-100等苏联战争后期列装的重型武器装备。苏联军队通过战场实践,对装备施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和升级,大名鼎鼎的T-34/85型坦克就是最好的例子。苏联设计师重新设计出新型大炮塔,配备了更具威力85毫米火炮,同时增加了电台。在保证了T-34坦克快速机动力的情况下改进了装甲,使坦克战斗力更强。因其出色的战斗性能和巨大的产量,这款坦克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二战苏联武器的象征。

胜利的服装:1945年5月1日,经过艰苦卓绝的作战,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的两名红军战士,将胜利的红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上。这不但是白俄罗斯的荣誉,更是苏联乃至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标志!

步入博物馆的胜利展厅,眼前的一切变得热烈而美好。1481天的牺牲、苦难、煎熬与反抗在这里画上了休止符。馆内展示了很多重量级功勋文物和压轴的宝贝。其中军服具有特殊的意义。

著名的苏军M45式阅兵礼服,因为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1945年6月24日的胜利阅兵式上,所以也被称为胜利礼服。这款礼服因其考究的做工、华丽的样式以及列装时的重大历史意义,一直是国内外苏联军品藏家最喜爱的追捧的藏品之一。馆藏的这件将官胜利礼服经过70多年的风雨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除金属丝略有氧化以外,没有任何破损和虫蛀,实在是非常难得。

这件衣服的原主人名叫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科兹洛夫(另有同名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苏联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务活动家。他战时任白俄罗斯敌后游击战争领导人和指挥官,1944年白俄罗斯解放后任明斯克市委书记,1947年任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1948年1月兼任苏联最高苏维埃副主席,担任苏共中央委员直至1966年。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因为负责白俄罗斯敌后游击战,在194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虽然他的军衔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他战后成为苏联国家领导人的特殊身份地位,同时又是白俄罗斯本地敌后抗战领导人,这套礼服的意义就远远大于博物馆内其他展示的军服了。

馆藏另一件重量级的藏品是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的M55式阅兵礼服。这款西服开领式礼服同样做工华丽考究,于战后1955年列装。苏联战后礼服设计师使用的是一种介于蓝绿色之间名为“波浪绿”的俄罗斯传统军服颜色,这种颜色在沙俄时期就作为军服颜色使用,直至今日也被俄联邦军队所继承使用。这件衣服的主人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领导人,战时曾担任苏联总参谋长和方面军司令,直接参与和策划指挥了包括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放克里米亚及攻克东普鲁士等诸多战役。战争后期还作为苏联远东驻军总司令指挥了打击日本关东军和解放中国东北的满洲战役,是战功卓著的苏联军事统帅。

胜利馆被装修成一个庄严大气而又富丽堂皇的大厅,抬头仰望还可以看到胜利穹顶。大厅正中雕刻着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设立的三个等级“光荣”勋章的浮雕,在四周的墙壁上刻有在白俄罗斯作战的各方面军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的名字,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导游介绍说,每年一到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白俄罗斯领导人都要在这里发表纪念演说,来访的外国元首也会在此地进行重大外事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联邦总统普京也都曾在这里参观并发表重要讲话。

被铁犁压过两遍的国家

白俄罗斯是被称作在二战中“被铁犁压过两遍的国家”。无论是1941年德军占领还是1944年苏军反攻,白俄罗斯国土延伸之处无不是一片焦土。到1944年7月3日苏军解放明斯克时,这座首都已是一片废墟,大部分十九世纪前的历史建筑被战火摧毁殆尽!

参观过程中,笔者亦不止一次被博物馆内展现的历史所震撼。在1941年至1945年历时4年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白俄罗斯这个土地面积只有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总共牺牲了235万多军民,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占苏联总伤亡的十分之一!如此大的伤亡在二次大战所有国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博物馆也能看到纳粹法西斯在白俄罗斯的残暴统治。地图上星罗密布的死亡营和集中营,通往焚尸炉的闷罐列车,对斯拉夫民族和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大量掠夺原材料和劳动力,对白俄罗斯人民的残酷压迫……这一切的事实也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和平是要靠斗争去争取的!正如苏联作家爱伦堡所说的“我们与法西斯分子在这个星球上无法共存!”即便到了今天,当和平面临国际强权的践踏、当安定生活面临战争的威胁时,我们当然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能力和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民利益作出努力。

铭记历史,防止战争,缅怀先烈,珍惜和平。真心祝愿这个在二战中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永远安宁,也祝愿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远离战争。

猜你喜欢

卫国战争白俄罗斯胜利
纪念卫国战争
坚持就是胜利
白俄罗斯封锁与乌边界
白俄罗斯召回常驻欧盟代表
阅兵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阅兵彩排
坚持
普京冒雨纪念卫国战争
胜利的手势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