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畅想曲
2016-12-08魏春春
魏春春
追踪次仁罗布的文学创作,或会发现在他浓厚的民族情怀的书写中,渗透着强烈的关于爱的追问和探求。次仁罗布文学作品中爱的类型是多样的,概言之,有置身于传统与现代之纠结中的婚恋之爱殇,有立足于家庭生活中被遗弃、被伤害的无爱情怀,有为着现实利益而无奈结合的爱的缺失,有超越肉欲之激情的深沉的有情人终归眷属的精神之爱等。次仁罗布苦苦追寻着爱的价值,思索着爱在生活中到底应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最近发表的《兽医罗布》中,次仁罗布谱写了一曲爱的畅想曲,建构了一个爱的乌托邦世界。
一
在人类生活中,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以爱为基础的,充溢着爱情、亲情,温暖、舒欣的家庭生活孕育着完善的人格,是理想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兽医罗布》描写了罗布与妻子其米、情人永青的超出世俗的婚恋爱情,在看似畸形的家庭结构中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温馨。
罗布与妻子其米的爱情是世俗所认可的。他们的结合是美满幸福的。罗布、其米作为知识分子,有着“憋足了劲想要干一番事业”的激情。但在机关里,他们的知识无法发挥作用,为此,他们选择下乡,在共同的追求的相互砥砺下,他们“不仅收获了爱情,同时也收获了事业”。这种爱情加事业的婚恋观念是五四以来,在启蒙观念的引领下,中国民众普遍认同的完美的爱情生活。夫妻二人既是独立的,又是有着共同的追求的,是以思想、人格独立为前提的结合。
罗布和永青的结合则是不为人们所认可的,不为世俗道德所容的。永青是一个弃妇的形象,他的丈夫抛弃了家庭,到拉萨寻找幸福的生活,无奈的永青独自承受生活的重压,甚至牺牲肉体以换得其他男人的怜悯和帮扶。她的心理世界是孤独的、焦虑的,而罗布的真诚、善良、勤谨激起了永青的爱,这是一种崇拜之情的表现。故而,在罗布和永青的情爱中,永青看似是主动地“赤裸着身子,钻进了罗布的被窝里”,实则她是属于从属地位的,在情感的世界,罗布是一个施舍者、给予者的形象,他以牺牲者的形象完成了对永青的炽烈爱意的回报。
徘徊于两个女人之间的罗布,其实置身于道德和责任的纠结中,他的完美的爱情追求失去了平衡,对于妻子,他更多地是歉疚,对于情人,他更多地是怜悯。罗布的人格处于分裂的状态。故而,他在面对这两个女人的时候。展现出两种形态,在世人的流言蜚语中,尽力塑造妻子心目中完美丈夫的形象;在牧区纯朴的牧民们的善意的理解中,塑造着情人眼中精神伟岸者的形象。
从精神分析学的方法看《兽医罗布》,该作具有现代神话的意味。罗布的本我世界在自我生活中是被压抑的,超我的精神追求在自我的世界无法实现,尽管妻子的理解和关爱能暂时冲淡他的精神苦闷,但在自我生活的“县城”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实现心灵的解放,更没有精神的愉悦;但在牧区,罗布的自我实现了本我与超我的沟通,对于辽阔天地、宽广大地的爱,对于生命的爱怜关怀、与他的精神世界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实现了精神的解放与心灵的自由,获得了牧民的尊敬,获得了永青的礼拜。如此,罗布往返于县城与牧区之间,就不断重复着他的精神羁绊与精神超脱的心灵旅程。世俗界与精神界的交通,导致罗布处于极度的焦虑状态,使他意识到县城的“生活圈子变成为一个不堪忍受的监狱”,在此种与本我相分离的状态中,罗布“强烈地需要发现摆脱分离的新道路”。因而,在县城中的罗布是一个浪荡不羁的孤独个体,借助酒精的麻醉得以打破生活秩序的既有模式,在精神的紊乱中实现精神的冷眼狂欢;而牧区成为罗布的精神栖息居所,具有药物疗治的功效,回归母体的意义,因此,罗布最终死在救灾的路途,实际上完成了他的精神之旅,实现了心灵的升华。
与此同时,罗布的两个女人之所以能够在他死后,以姐妹相处,并不是体现藏区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传统的婚恋模式。这两个女人体现的是女性的一体两面性,既有知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从知性的角度而言,其米是代表,作为现代知识女性,她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宁愿放弃县城相对安逸而无所作为的生活方式,追随罗布下乡采风,同时,其米如现代女性一般厌恶情感、精神的背叛,曾试图以现代法律解决家庭纠葛。从感性的角度而言,永青是代表,作为传统草原牧女,其米是活泼的、火辣的、执着的,她通过身体的狂欢,肉体的震颤,实现的是精神的真正自由。但是,其米又有感性的一面,缘于她对罗布深沉的爱,她以伟大的同情谅解了罗布的出轨行为;永青亦有知性的一面,她清醒地明白罗布是不会抛弃县城的家庭,她与罗布之间仅仅是一种以肉欲的形式实现精神的沟通。这样,作品中书写的其米会关心草原上的永青和永青不嫉妒县城的其米,才呈现出其艺术魅力。故而,可以说,次仁罗布的理想女性应该是其米与永青的结合,即知识与原欲水乳交融的女性。但由此,也体现出次仁罗布的女性观是建立在男性意识基础上的,女性更多的是男性的附庸,体现的是男性的价值,因此,在罗布的去世十六年里,其米和永青以能与罗布梦中相会来艰难维系她们的生活,罗布成为她们生活的唯一。
罗布与其米、永青的此种家庭生活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为社会道德认可的,这只是次仁罗布的一个迷梦,一个关于爱的传奇。
二
《兽医罗布》中的叙述者次仁罗布与兽医罗布之间的爱是一种“兄弟的爱”,体现的是“责任感、关怀、尊重、对他人的了解、推动生活的愿望”。次仁罗布与罗布之间有着相似的遭遇,使得他们惺惺相惜,这是他们之间感情生发的基础。他们的孤独、焦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兽医罗布是一个孤独者的形象。孤儿的生命经历意味着他缺乏家庭之爱,尤其是母爱的沐浴。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母爱“一是对保护孩子生存和成长来说绝对必要的关心和责任;另一方面比单纯的保护更进一步,它是灌输给孩子对生命的爱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活着是美好的”,因此,罗布爱的世界是不完整的,爱的经验是缺乏的。内地的学习经历,尽管造就了罗布的学识,开阔了他的眼界,但也加重了他的孤独,这是一种远离故土的惆怅,在内地与故土的纠结中,罗布完成了他的成人礼,甚至我们可以大胆估测罗布携带着无爱的童年走向少年、青年时代。他渴望着被关爱,渴望着有接纳他的爱的场域,然而失望了。因此,回归故土,走向草原就成为他的唯一选择。在工作后,他唯一的生活乐趣就是奔走于牧区的各放牧点,在这里他能感受到亲人般的礼遇,他能收获尊重,甚至是爱。
对于叙述者次仁罗布而言,他毕业之后,离开了母亲,离开了拉萨,在他看来只因为“毕业后没有靠山”这样现实的原因。在这个“遥远的县城”,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情感是孤立的,“心情太沮丧”。从某种意义上说,初到县城的次仁罗布经历着兽医罗布曾经有过的无爱的孤独。这就为次仁罗布与兽医罗布情感的生发奠定了基础。“孤独的经历引起人们焦虑”,“孤独意味着被割裂与社会的联系”,次仁罗布与兽医罗布的孤独导致他们对人生的焦虑感,也导致他们封闭自我的心灵,以自己的格格不入行为对抗者生活的环境,试图以此证明他们的生命的价值。
兽医罗布的投身牧区畜牧事业是他拒绝县城生活的确证,他以精湛的技术,热情的工作态度,在牧区给牧民留下了热情、谦卑、正直的印象,“罗布是个好人”,却给县城的人们留下了双重印象,大部分人认为他“经常去乡下钻女人的被窝”,以一种邪恶、轻佻的目光审视着兽医罗布,只有小干事张认为“县城里最真实的人是兽医罗布”。兽医罗布以特立独行的方式生活着,按照自己的意愿执拗地行走在人生旅途中。
次仁罗布在兽医罗布去世后,开始探究他的人生道路,开始执行领导宣传报道兽医罗布光辉事迹的工作安排,书写了兽医罗布牺牲小我挽救牧民生命财产的报告材料,并了解到所谓的兽医罗布的风流韵事的真实情况。但兽医罗布即便死后,也没有得到县城人们的认可,次仁罗布在“在那间阳光灿烂的房间里”感受到的却是“从骨头里面冷到血液里”。他为兽医罗布鸣不平,更对兽医罗布所生活的“县城”环境彻底绝望了。兽医罗布的遭遇更加重了次仁罗布的孤独,在焦虑中采取自我主动割裂与“县城”的行为,酗酒、欠账、被人认为是“酒鬼嫖客”,以“破罐子摔到底”的态度应付一切。颇有兴味的是,兽医罗布在不被人们理解下乡的行为,在“巨大的舆论压迫”下,“饱受精神折磨,也从那时刻起他开始喝起了白酒”。关于人们在失望时选择喝酒的行为,埃里希-弗洛姆认为“人——所有的各种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面临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当“人类种族关系从这些原始的纽带中挣脱出来的越多,他就越与自然界相分离,就越强烈地需要发现摆脱分离的新道路”。人们在现实界不断地经历着融合,而后分离,然后寻求内心秩序和谐的过程,然而实现心灵的和谐需要的是自我的调适,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各种的紊乱状态”,“可能导致精神恍惚飘然”,暂时地摆脱现实的纷扰,呈现本我的精神迷醉和精神狂欢。而“在一个没有这种紊乱的文明中,酒精中毒和药物癖是个人选择的形式”,也就是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紊乱的文明秩序被一以贯之的道德伦理秩序所取代,人们的精神迷醉得以实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饮酒。在酒精的麻醉下,人们得以片刻的放纵,以排遣内心的悒郁。因而,酒精麻醉的世界成为次仁罗布和兽医罗布情感沟通的场域。两个孤独、焦虑的灵魂在酒精的世界找寻到了彼此倾诉的对象,了解了彼此的精神苦闷,建立了跨越时空的、超越生死的友情。
三
《兽医罗布》中爱的深沉表达还有一个传奇般的插曲。甘丹寺老僧为了帮助驱赶次仁罗布身上依附的兽医罗布的鬼魂,有一系列的作法行为,在神秘的破旧的衰败的居所中,老僧塑了一个酷似兽医罗布的糌粑偶像。次仁罗布却没有遵从老僧的意愿,把偶像丢到公路边,以便老僧引导兽医罗布的亡灵到中阴界去,而是把它随身携带到酒馆,在烟酒的氤氲朦胧中,偶像恢复了扭曲的面孔。次仁罗布不愿意兽医罗布转世,不仅是因为他的两个女人希望兽医罗布能经常光临他们的梦境,以慰藉她们的情感,作品中引用的“风儿吹过神湖的时候,你牵住了我的手,宽阔的草原,我为你停留,从此美丽在我的左右……”的歌词是歌曲《我们好好爱》的部分内容,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于爱的渴求和追崇,这是其米和永青爱情生活的写真;也是因为次仁罗布不愿兽医罗布再次遭受人世的艰辛,希望他能在两个女人营造的爱情世界、以及他本人的友情世界中长存不灭,能陪伴他们直到“死的那一天”。在此,作品中又呈现出一种情与理的纠结,既不希望兽医罗布的灵魂四处游荡,又不希望兽医罗布离开他们的生活。故而,兽医罗布成为一个象征,一个只存在于理想世界的爱的象征。在作品结束的时候,在“烟头幽暗的红炽烈了一下”的瞬间,次仁罗布恍惚看到了兽医罗布一般的面容。这种好莱坞式大片的处理结局,又为次仁罗布、其米、永青等人的生活燃起了爱的光焰。
《兽医罗布》以爱为主题,贯穿起过去、现在、将来人们对于不朽的爱的追求,正如罗布的藏语意义“吉祥、如意的宝贝”一样,有爱的人生是吉祥的,爱是我们人生唯一的珍品。付出爱、收获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作者次仁罗布在此表达出愿罗布永存世间。我们好好爱的美好愿望。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