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抑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自行为学与生理学的依据
2016-12-08朱风书周成林
朱风书 周成林
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扬州 225127)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抑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自行为学与生理学的依据
朱风书1周成林2
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扬州 225127)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目的:从行为表现、生理反应,以及大脑认知加工方式等不同层面,考察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7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内交叉设计,记录并分析被试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相同时间阅读干预后,血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以及完成改编版Go/Nogo任务的行为反应和大脑活动情况。结果: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大学生的行为抑制正确率提高,BDNF含量增加,代表抑制能力的脑电成分Nogo-N2和Nogo-P3效应明显。结论: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群体的抑制能力,其机制可能在于对抑制信号的快速识别和认知资源分配,以及更多的外周BDNF循环量。
急性有氧运动;大学生;抑制能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事件相关电位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认知功能起到促进作用[1]。抑制控制能力作为认知功能的核心成分得到了广泛研究,研究者通过问卷、认知任务等方式,分别从行为反应[2]或电生理反应[3]进行探讨,从不同的层面得到了积极的结果,但目前仍缺少研究将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和大脑反应进行综合考察,以得到从行为到生理不同层次的支持。
在心理学研究中,Go/Nogo实验是考察抑制能力的主要实验范式之一。在这一任务中,Go目标作为经常出现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形成一种倾
向性反应;而Nogo目标作为小概率刺激出现,就与Go目标的倾向性反应发生冲突,因此,要成功抑制Nogo目标,需要被试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然而,经典的Go/ Nogo范式对抑制能力的甄别效果并不理想[4]。Garavan等人通过增加工作记忆负荷在经典Go/Nogo范式基础上发展得到MS-Go/Nogo任务(modified standard Go/ Nogo task)[5]。在该任务中,字母X和Y以连续呈现方式提供给被试,要求被试记住出现的目标刺激以及其前一个刺激,如果呈现的字母与前一字母相同,则不需要按键,即为Nogo目标;反之,两者不同时,则为Go目标,要求被试按键反应。同时MS-Go/Nogo范式得到了前人研究的认可[6,7],在抑制功能的考察中广泛使用。
早期对有氧运动促进抑制能力的研究,多数以执行认知任务时的行为反应作为评估标准。近几年,随着电生理学的不断发展,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在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ERP技术具有高时间精度,可以很好地反映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大脑活动特征。N2和P3是ERP成分中通常反映控制抑制的两个指标[8,9]。N2成分通常被认为代表了被试对抑制信号的觉察能力,而相对于健康人群,抑制能力较弱或者有缺陷的群体表现出更小的N2波峰[10]。同时,P3成分则代表了大脑对认知物记忆刷新和注意资源分析,也是对抑制信号的分析和加工[11]。因此,大部分探讨控制能力的研究常常使用到N2和P3成分为评价指标,以此评估不同群体间抑制控制能力的强弱[4,12]。鉴于此,本研究将采用ERP技术,通过N2和P3成分考察有氧运动影响大学生抑制能力的大脑加工特征。
关于有氧运动改善认知的神经机制方面,研究认为有氧运动增加了大脑血流量,促进了神经可塑性,完善了神经网络的链接与传递,从而提高认知能力[1]。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都是已被广泛研究的神经可塑性介质。BDNF是一种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脑源性蛋白质,它是维持中枢神经元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生存、生长、分化和增殖过程的必要条件,尤其保护神经元、促进突触可塑性和提高神经发生水平,对机体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3]。研究发现,健康成年人认知能力与血清BDNF水平密切相关[14],且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亨廷顿氏病人(学习记忆及抑制能力损伤)血清BDNF水平显著降低[15,16]。相反,提高血清BDNF水平,可以有效减缓以上脑疾病患者的认知障碍[14]。因此,机体外周BDNF的循环水平可能是评价认知功能状况的生物学标记物。另一方面,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已经证明,BDNF是运动锻炼改善认知的必需蛋白因子[17]。然而,关于BDNF与抑制能力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运动是否通过改变BDNF水平影响抑制能力还不清楚。本研究应用BDNF生理学指标,结合行为学和ERP脑电指标,试图揭示有氧运动影响大学生抑制能力的可能机制。
本研究以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内交叉设计,采用MS-Go/Nogo任务,比较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从行为学、生理学、电生理学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有氧运动促进抑制控制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方法。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高校大学生17人,年龄19~25岁,其中男性8人,女性9人,筛选研究对象的标准如下:(1)在身体活动能力问卷(IPAR-Q问卷)调查中表现为身体活动能力正常者;(2)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5;(3)简易瑞文推理智力量表评定结果为智力正常者;(4)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见表1。
表1 被试样本基本情况
1.2 测量方法
1.2.1 BDNF含量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BA-ELISA法对血清BDNF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该试剂盒购买于美国R&D公司。人BDNF单克隆抗体包被于96微孔板底部,然后依次加入标准品、血清样品、生物素化的抗人血清BDNF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室温孵育2小时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以及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然后洗板,加入底物TMB显避光室温孵育30 min,最后加入终止液硫酸显黄色。黄色的深浅程度与血清中BDNF的浓度呈正比。酶标仪570 nm处测定OD吸光度值,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换算出被试运动-阅读干预后血清BDNF的浓度。
1.2.2 认知行为测量
认知任务选取MS-Go/Nogo范式,实验刺激包括两种字母:X、Y,刺激呈现顺序随机。要求被试判断当前呈现刺激是否与前一刺激相同,即当呈现的字母与前一个字母不同时(如XY……),则为Go试次,要求被试按“0”键反应;如果呈现字母与前一字母相同(如XX……),则为Nogo试次,要求被试不按键(见图1)。Go
试次与Nogo试次的比例为4:1,本实验一共有4个组块,每个组块包括200个试次,共800个试次,每个试次的呈现频率为1 Hz,字母刺激呈现的最长时间为400 ms,按键结束试次。每个组块间有5分钟休息时间。
图1 实验流程图
1.2.3 认知脑电测量
在被试完成Go/Nogo的认知任务同时,进行脑电数据采集,通过Brain Production Recorder完成,数据采样率为1000 Hz,采用Ag/AgCL电极,按国际10-20系统扩展的64导电极帽记录EEG,以双侧乳突为参考电极,水平眼电(HEOG)置于右眼外侧1厘米处,垂直眼电(VEOG)安置于左眼眶上方1厘米处,所有阻抗降至5 kΩ以下。记录的电极点包括C3、C4、P3、P4、Fz、Cz、Pz、FC1、FC2、CP1、CP2、TP9、TP10、VEOG、HEOG15个。
脑电数据分析由Brain Production Analyzer软件离线完成,以双侧耳后乳突的平均电位为参考,去除50 Hz市电,数字滤波为1~24 Hz带通,自动校正眨眼伪迹,自动排除±80 μV范围外的波幅。分析时程为刺激呈现前200 ms至后800 ms,以反应刺激出现前200 ms的均值校正基线。分别叠加两组被试在Go和Nogo两种条件下正确反应的有效波段。并根据前人文献及脑地形图,分析N2成分在200~320 ms的平均波峰和P3成分在320~450 ms的平均波峰。对N2成分和P3成分均选取Fz、FCz、Cz、CPz四个电极点。
1.3 研究过程
本实验采用组内交叉设计,将17名被试分为两组,所有被试均需完成基本情况测试、运动干预和阅读干预三次测验,其中,两组的运动干预和阅读干预处理顺序在被试间进行平衡。实验共进行三次测试,首次测试为基本情况测试,被试到达实验室后,先测量其身高和体重,随后完成IPAR-Q问卷和简易瑞文推理智力量表。经过以上指标的筛选,入选被试在分组后进入后两次测试。一组被试先进行运动干预,另一组对应完成阅读干预,在10天后的第三次测试中,两组的处理方案进行对换。此实验设计用以消除测试的学习效应和顺序效应[18]。同时,两次测试所进行的场所和时间保持一致。见表2。
表2 组内交叉设计的被试间平衡
在被试的运动干预中,采用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3分钟静息状态下的心率换算出每名被试在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区间值,以便在运动中调节并监控运动负荷[19]。结合国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20],将大学生中等强度运动负荷设定为个体60%~69%的最大心率(heart rate max,HR max),其中最大心率由公式HR max=220-年龄获得。
正式实验阶段,进行运动干预的被试完成所有脑电准备工作,随后所有被试通过指导语和练习先熟悉认知任务后,运动干预组在功率自行车(瑞典MONARK 834)上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基本情况测试中所获得的心率区间值通过心率表(芬兰RS800CXSD)进行监控;同时阅读干预组在相同时间内对读者文摘进行阅读。在运动/阅读结束后,连接好脑电仪器后,在Dell19寸显示器上完成认知任务。任务时间约20分钟。行为测试结束后,肘静脉采血5 ml,-20℃度冻存,待生化分析。
1.4 统计分析
采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通过配对t检验,验证组内交叉设计的顺序效应成阴性后,进一步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随后,以干预因素(运动和阅读)为组内变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BDNF指标和行为指标(Go反应时和正确率、Nogo正确率)进行分析;对ERP数据中的N2和P3平均波峰进行2(干预因素:运动、阅读)×2(测试任务:Go、Nogo)×4(电极点:Fz,FCz,Cz,CPz)的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满足球形检验的统计变量采用Greenhouse Geisser进行矫正,事后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以P< 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序列效应检验
以Go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Nogo任务的正确率和BNDF指标为因变量,分别对两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测试中各的成绩(即运动A组vs.运动B组,阅读A组vs.阅读B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前后两次成绩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认为,本研究的交叉设计不存在顺序效应,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合并,得到各时段的结果。
2.2 行为结果
以组别为自变量,以Go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和
Nogo任务的正确率为因变量的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表3):两组的Go任务的正确率均高于95%,且运动干预显著高于阅读干预[t(32)=2.522,P=0.017];Go任务的反应时不存在组间显著差异[t(32)=-0.925,P=0. 362];运动干预的抑制成功率显著性高于阅读干预[t(32)=9.520,P<0.001]。见表3。
表3 运动干预和阅读干预Go任务反应时和Nogo任务正确率比较
以上结果提示,运动干预与阅读干预在Go试次的反应时间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测试中表现出的正确率均高于阅读测试,进而被试在运动测试中表现出了更具优势的抑制能力。
2.3 生理结果
以组别为自变量,以血清BDNF含量为因变量,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运动测试外周血清BDNF含量显著高于阅读干预[t(32)=-10.340,P=0.000],其BDNF含量约为安静组大学生的3倍以上。见表4。
表4 运动干预和阅读干预外周血清BDNF蛋白含量比较
为了探讨运动干预后大学生外周血清BDNF浓度的升高是否与行为抑制改变有关,我们把所有被试运动前后数据做了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血清BDNF浓度与Nogo正确率显著正相关(R2=0.625,P<0. 01),与Go正确率呈低相关性(R2=0.134,P=0.033),与Go反应时没有相关性(R2=0.003,P=0743)。见图2。
图2 血清BDNF浓度与个体抑制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以上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干预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外周血清的BDNF含量,并且运动干预后BDNF含量的增加与抑制能力的提高正相关。
2.4 脑电结果
运动干预与阅读干预在进行Go/Nogo任务中,Go条件和Nogo条件下大脑皮层不同区域所诱发的ERP波形存在差异。两组均在200~320 ms左右诱发负波N2,在320~440 ms左右诱发正波P3。见图3。
2.4.1 N2成分
以组别(阅读干预和运动干预)为组间变量,实验任务(Go和Nogo)和额-中央区电级点(Fz,FCz,Cz,Pz)为组内变量,N2波峰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主效应显著[F(1,32)=14.840,P=0. 001],实验任务主效应显著[F(1,32)=34.096,P<0.001],组别与实验任务交互作用显著[F(1,32)=15.868,P<0. 001],电级点主效应不显著,电极点与组别交互作用不显著,电极点与任务交互作用不显著。运动干预(-0.37 ±0.49 μV)的N2平均波幅显著小于阅读干预(2.28± 0.49 μV)(P=0.001);Nogo任务(0.00±0.35 μV)的N2平均波幅显著小于Go任务(1.92±0.41 μV)(P<0. 001)。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运动干预中,Nogo任务(-1.98±0.49 μV)的N2平均波幅显著小于Go任务(1.
25±0.58 μV)(P<0.001);在Nogo任务中,运动干预(-1.98±0.49 μV)的N2潜伏期显著小于阅读干预(1.98 ±0.49 μV)(P<0.001)。
图3 Go条件(左)和Nogo条件(右)Cz、FCz点的ERP波形图
以组别(阅读干预和运动干预)为组间变量,实验任务(Go和Nogo)和额-中央-顶区电级点(Fz,FCz,Cz,Pz)为组内变量,N2潜伏期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任务主效应显著[F(1,32)= 9.498,P=0.004],电级点主效应显著[F(2.41,77.22)= 13.857,P<0.001],组别与实验任务交互作用显著[F(1,32)=14.568,P=0.001],电极点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F(3,96)=3.34,P=0.023],组别主效应不显著,电极点与任务交互作用不显著。被试完成Go任务(233.35± 3.63 ms)的N2潜伏期显著小于Nogo任务(246.74± 4.32 ms)(P=0.004)。简单效应检验结果发现,运动干预中,Nogo任务(258.77±6.10 ms)的N2潜伏期显著大于Go任务(228.81±5.13 ms)(P<0.001);在Nogo任务中,运动干预(258.77±6.10 ms)的N2潜伏期显著大于阅读干预(234.77±6.10 ms)(P=0.009)。
以上结果提示,在代表对反应或抑制信号觉察的早期加工阶段,即N2成分上,运动干预对反应刺激所诱发的平均波峰更小,但觉察抑制信号的时间更长。
2.4.2 P3成分
以组别(阅读干预和运动干预)为组间变量,实验任务(Go和Nogo)和电级点(Fz、FCz、Cz、Pz)为组内变量,P3波幅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主效应显著[F(1,32)=36.835,P<0.001],任务主效应显著[F(1,32)=40.321,P<0.001],电极点主效应显著[F(1.91,61.12)=41.514,P<0.001],组间与实验任务交互作用显著[F(1,32)=17.221,P<0.001],电极点与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3,96)=7.593,P<0.001],实验任务与电极点交互作用显著[F(1.48,47.27)=11.877,P<0.001]。即运动干预(9.65±0.44 μV)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阅读干预(5.89±0.44 μV)(P<0.001);Nogo任务(9. 32±0.42 μV)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Go任务(6.21±0.37 μV)(P<0.001);事后检验发现,电极点诱发的P3平均波幅大小顺序为Fz(5.93±0.34 μV) (12.22±0.60 μV)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Go任务(7.08±0.52 μV)(P<0.001);在Go任务中,运动干预(7.08±0.52 μV)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阅读干预(5.35±0.52 μV)(P=0.025),在Nogo任务中,运动干预(12.22±0.60 μV)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阅读干预(6.42±0.60 μV)(P<0.001)。 以组别(阅读干预和运动干预)为组间变量,实验任务(Go和Nogo)和电级点(Fz、FCz、Cz、Pz)为组内变量,P3潜伏期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任务主效应显著[F(1,32)=24.407,P<0.001],实验任务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1,32)=4.820,P=0.035],电极点主效应不显著,组别主效应不显著,电极点与组别交互作用不显著,实验任务与电极点交互作用不显著。Nogo任务(365.16±4.50 ms)诱发的P3潜伏期显著大于Go任务(342.48±4.48 ms)(P<0.001)。简单效应检验发现,运动干预中,Nogo任务(371.41±6.36 ms)诱发的P3潜伏期显著大于Go任务(338.65±6.33 ms)(P<0.001)。 以上结果表明,运动干预经过30分钟的急性有氧运动,其反应抑制能力显著大于阅读干预(P3平均波幅更大),但对于抑制信号的加工速度上两组并没有显著差异(P3潜伏期)。 3.1 急性有氧运动干预增加大学生抑制控制的行为表现 通过对抑制能力的认知行为测试发现,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在完成抑制控制任务时的反应时不具有显著影响。说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的一般知觉能力不产生影响。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Dietrich在针对健康人群的研究中也同样未发现对知觉反应时的提高作用[21],在长期的有氧运动也与急性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表现出一样的作用,对于脑功能受损的患者,长期的有氧运动作用未能在知觉能力上得到体现[22]。但与反应时不同的是,急性有氧运动后,大学生在完成抑制任务时的正确率得到显著提升。急性有氧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一般抑制能力。而这一结果也在前人对于健康群体[23]、老年人群体[24]和大脑受损群体[25]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因此,大学生群体有氧运动后抑制能力的增强可以有效地增强其自控能力,进而减少大学生群体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综上,我们认为急性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抑制能力。 3.2 急性运动干预增加大学生血清中BDNF含量 为了探讨急性有氧运动促进大学生抑制能力与外周血清BDNF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大学生运动干预后血清BDNF的含量进行了ELISA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急性有氧运动显著提高了大学生血清BDNF浓度(约为阅读干预的3倍以上),且与抑制能力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这提示,急性有氧运动提高机体的抑制能力,可能与外周血清BDNF增加有关。 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神经营养与保护功能,以及促进神经可塑性。关于运动增加外周BNDF含量改善认知功能,已被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所证明[17]。然而,也存在不一致的报道,即运动锻炼促进认知的作用与外周血清BDNF含量不具有相关性[26,27]。究其原因,Ferris等人[28]指出,运动通过增加外周血清BDNF含量促进认知,具有运动强度依赖性。该研究发现,在自我运动强度感觉(RPE)为10的时候(轻松),个体BDNF含量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只有当运动强度增加到RPE为14的时候(稍吃力),BDNF含量才会发生改变。这提示,运动改善认知依赖于运动强度。本实验中,我们采用60%~69%最大心率的中等运动强度,结果发现该运动显著增加个体外周血清BDNF含量。运动诱导的外周血清BDNF可能通过影响中脑边缘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促进认知功能,提高执行功能,进而改善抑制能力。我们的实验结果为今后开展运动促进抑制能力的BDNF假说提供了研究思路。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结果仅说明运动提高抑制能力与BDNF增加具有相关性,不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来的研究可以从动物实验中加入BDNF阻断剂或者使用基因敲除的动物,来验证BDNF是否为运动提高抑制能力的主要途径。 3.3 急性有氧运动干预增加大学生抑制控制的电生理表现 在急性有氧运动干预后,N2成分体现了行为抑制相应的反应。在Nogo任务下诱发的N2波幅较Go任务更大,同时活动条件诱发的N2波幅也较阅读条件大。由此,在运动条件和Nogo条件下,N2波幅都相对增大。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Folstein等人研究发现,前部皮层诱发的N2波幅与Nogo反应具有高度的正相关[8]。而由Nogo刺激所诱发的N2波幅的改变也被认为是对抑制功能反应的优势指标[29]。由此,额区的Nogo-N2波幅常被认为是反映抑制能力的有效指标,有氧运动能够提高抑制能力,这与抑制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激活相关。 除N2成分外,P3成分的差异在波峰和潜伏期上都得到体现。在运动任务中,所测得的P3成分显著大于阅读任务,这也与前人研究中所观察到的P3效应一致[17]。急性有氧运动之后P3波幅的增大反映了急性有氧运动引起了注意资源分配的增强,同时P3成分的源定位位于中扣带回皮层的右后侧[30],与N2成分不同。 由此,相比N2成分,P3成分更多地反映了抑制加工的晚期阶段。Hillman等报道了急性有氧运动会诱发青春期前儿童P3波幅增加,这很可能代表个体在此任务上分配了更多的注意资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仅会引起大脑持久的形态变化,还会引起大脑即刻的化学变化,以提高大脑的唤醒水平提升运动者的认知表现[31]。 因此,N2成分和P3成分表现出的电生理表现特征与行为结果和BDNF血液指标保持了一致,在经过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抑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本研究严格控制了锻炼者有氧运动的强度以及时间,对于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和不同时长的有氧运动所可能带来的抑制能力改善尚不清晰。因此,Nogo-N2波峰与有氧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确认。 急性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抑制能力,并且在行为表现、生理反应和电生理反应中得到支持。同时急性有氧运动对抑制能力促进的机制在于对抑制信号的快速识别和认知资源分配。 [1]Colcombe SJ,Erickson KI,Scalf PE,et al.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creases brain volume in aging humans.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2006,61(11):1166-1170. [2]DavisCL,TomporowskiPD,BoyleCA,etal.Effectsof aerobicexerciseonoverweightchildren'scognitive functioning: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es Q Exerc Sport,2007,78(5):510-519. [3]Dustman RE,Ruhling RO,Russell EM,et al.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and improved neuropsycholAogical function of older individuals.Neurobiol Aging,1984,5(1):35-42. [4]Yang B,Yang S,Zhao L,et al.An S.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 a Go/Nogo task of abnormal response inhibition in heroin addicts.Sci China C Life Sci,2009,52(8):780-788. [5]Garavan H,Ross T,Stein E.Right hemispheric dominance of inhibitory control:an 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RI stud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99,96(14):8301-8306. [6]Connolly CG,Foxe JJ,Nierenberg J,et al.The neurobiology of cognitive control in successful cocaine abstinence.Drug Alcohol Depend,2012,121(1):45-53. [7]Kaufman JN,Ross TJ,Stein EA,et al.Cingulate hypoactivity in cocaine users during a GO-NOGO task as revealed by event-related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 Neurosci,2003,23(21):7839-7843. [8]Folstein JR,Van Petten C.Influence of cognitive control and mismatch on the N2 component of the ERP:a review. Psychophysiology,2008,45(1):152-170. [9]Sokhadze E,Stewart C,Hollifield M,et al.Event-related potentialstudyofexecutivedysfunctionsinaspeeded reaction task in cocaine addiction.J Neuroth,2008,12(4):185-204. [10]Torres A,Catena A,Megías A,et al.Emotional and nonemotional pathways to impulsive behavior and addiction. Front Hum Neurosci,2012,7(2):43. [11]Polich J.Updating P300: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P3a and P3b.Clin Neurophysiol,2007,118(10):2128-2148. [12]Yu F,Ye R,Sun S,et al.Dissociation of neural substrates of response inhibition to negative information between implicit andexplicitfacialGo/Nogotasks:evidencefrom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PLoS One,2014,9(10):e109839. [13]Adachi N,Numakawa T,Richards M,et al.New insight in expression,transport,andsecretiono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implications in brain-related diseases. World J BiolChem,2014,5(4):409. [14]Gunstad J,Benitez A,Smith J,et al.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in healthy older adults.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2008,21(3):166-170. [15]YuH,ZhangZ,ShiY,etal.Associationstudyofthe decreased serum BDNF concentrations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Val66Met polymorphism in Chinese Han.J Clin Psychiatry,2008,69(7):1104-1111. [16]Ciammola A,Sassone J,Cannella M,et al.Low 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levelsinserumof Huntington'sdiseasepatients.AmJMedGenet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7,144(4):574-577. [17]Gomez‐Pinilla F,Hillman C.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on cognitive abilities.Compr Physiol,2013,3(1):403–428 [18]朱风书,周成林,陆颖之,王东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认知控制能力的影响及时程效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2):175-180. [19]Medicine ACoS.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M].Williams&Wilkins,1995:HSS24. [20]朱风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39-141. [21]DietrichA,SparlingPB.Enduranceexerciseselectively impairs prefrontal-dependent cognition.Brain Cogn,2004,55(3):516-524. [22]Buchman A,Boyle P,Yu L,et al.Total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risk of AD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Neurology,2012,78(17):1323-1329. [23]Guiney H,Machado L.Benefits of regular aerobic exercise for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healthy populations.Psychon Bull Rev,2013,20(1):73-86. [24]Bherer L,Erickson KI,Liu-Ambrose T.A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on cognitive and brain functions in older adults.J Aging Res,2013,doi:10.1155/2013/657508 [25]Pang TY,Hannan AJ.Enhanc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models of brain disease through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Neuropharmacology,2013,64:515-528. [26]Schulz K-H,Gold SM,Witte J,et al.Impact of aerobic trainingonimmune-endocrineparameters,neurotrophic factors,quality of life and coordinative func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J Neurol Sci,2004,225(1):11-18. [27]Castellano V,White LJ.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sponse to aerobic exercise in multiple sclerosis.J Neurol Sci,2008,269(1):85-91. [28]Ferris LT,Williams JS,Shen C-L.The effect of acute exercise on 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levelsand cognitive function.Med Sci Sports Exerc,2007,39(4):728-734. [29]Buzzell GA,Fedota JR,Roberts DM,et al.The N2 ERP component as an index of impaired cognitive control in smokers.Neurosci Lett,2014,563:61-65. [30]Huster R,Westerhausen R,Pantev C,et al.The role of the cingulate cortex as neural generator of the N200 and P300 in a tactile response inhibition task.Hum Brain Mapp,2010,31(8):1260-1271. [31]HillmanCH,PontifexM,The mansonJR.Acuteaerobic exercise effects o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xerc Cognit Funct,2009,8:161-178. Effects of Acute and 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s on Inhibit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Evidence from Behavior and Physiology Zhu Fengshu1,Zhou Chenglin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ute and 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s on inhibitory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analyzing the behavioral performances,physiological reactions and brain activities.Methods Seventeen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orded the content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after completing a 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s or a reading task.Then they performed a modified Go/Nogo task and both their behavioral response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were record simultaneously.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hibition response accuracy and the contents of BDNF increased after the aerobic exercises of moderate intensity,and the Nogo-N2 and the Nogo-P3 changed significantly,reflecting effective inhibitory control.ConclusionThe inhibitory control ability is improved after the 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s and it may be due to the more rapid recognition of inhibition signal,faster distribution of cognitive resources,and higher level of BNDF content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acute aerobic exercise,college students,inhibitory control,BDNF,ERP 2016.01.26 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xjj2014-48);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重点项目(13490503600) 周成林,Email:chenglin_600@126.com3 讨论
4 结论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127,China 2 Department of Sports Psychology,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Shanghai 200438,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ou Chenglin,Email:chenglin_6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