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鱼藤酮防治效果研究

2016-12-08郑竹胜王建民

中国果菜 2016年7期
关键词:鱼藤酮菜豆蚜虫

郑竹胜 王建民

(1.山西省繁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繁峙 034300;2.山西省忻州市气象局,山西 忻州 034002)

不同浓度鱼藤酮防治效果研究

郑竹胜1*王建民2

(1.山西省繁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繁峙 034300;2.山西省忻州市气象局,山西 忻州 034002)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使用剂量(0mL/667m2、30mL/667m2、40mL/667m2、50mL/667m2)的7.5%鱼藤酮乳油对菜豆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鱼藤酮乳油在水中分散性良好,防治菜豆蚜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使用剂量在40~50mL/667m2时,药后7d,防效均达到最高,且对菜豆安全,可以用来防治菜豆蚜虫。

鱼藤酮;乳油;菜豆蚜虫;田间防效

鱼藤酮(rotenone)是一种天然杀虫剂,提取自豆科藤本植物鱼藤的根部,是鱼藤根中的主要有效杀虫成分,具有杀虫谱广、不污染环境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1,2]。鱼滕酮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在毒理学上是一种专属性很强的物质,尤其是对菜粉蝶幼虫、小菜蛾和蚜虫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3,4],也使害虫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从而降低生物体内的ATP水平,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然后行动迟滞、麻痹而缓慢死亡[5]。鱼藤酮可以防治各类作物的主要害虫,属于广普性的杀虫剂,利用接触和食入而杀死在内的多种昆虫[6]。

本文以菜豆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浓度鱼藤酮乳油的田间防治效果,为防治菜豆蚜农药的轮用、混用或替用,提供可靠的实践基础,同时为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区概况

1.1.1 试验对象

蚜虫(Aphis craccivora Koch)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

7.5 %鱼藤酮乳油(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药剂用量与编号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用量与编号

1.1.2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

本试验设于山西省繁峙县繁城镇南城街村某农户的承包田,面积3335m2,上茬为小油菜,土质为壤土,pH值 8.4,有机质含量中等,水浇地,肥力一致,管理水平中等。试验地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每小区面积:30m2;重复4次。

1.3 施药方法

常量喷雾,要求喷雾均匀一致,不重喷、漏喷,空白喷等量的水。使用3WBD-2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2014年5月20日,在菜豆蚜虫盛发期喷1次。使用容量为450L/hm2。

1.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4.1 气象资料

2014年5月20日,施药当日,阴,微风,最高温度26℃,最低温度15℃,平均温度20.5℃,无降雨。2014年5月20~27日,共8d,试验期间,最高温度24℃,最低温度13℃,平均温度21.1℃,无降雨。试验期间无影响试验结

果的灾害性气候。

1.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进行调查和测定。

1.4.3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表27.5%鱼藤酮乳油防治菜豆蚜虫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药后1d,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20mL/667m2、30mL/667m2、40mL/667m2、50mL/667m2的防效分别为73.42%、94.39%、96.72%、96.04%,其中,以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40mL/667m2为最好,方差分析,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其次为用量30mL/667m2的,方差分析,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第三为用量为20mL/667m2的处理,方差分析,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

药后3d,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20 mL/667m2、30mL/667m2、40mL/667m2、50mL/667m2的防效分别为77.91%、97.01%、98.31%、99.01%,其中,以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50mL/667m2为最好,其次为用量为40mL/667m2的,第二为用量30mL/667m2的,第四则为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20mL/667m2的处理,方差分析,这四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

药后7d,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20 mL/667m2、30mL/667m2、40mL/667m2、50mL/667m2的防效分别为84.01%、98.99%、99.87%、99.69%,其中,以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40mL/667m2为最好,其次为用量为50mL/667m2的,第三为用量30 mL/667m2的处理,第四为试验药剂7.5%鱼藤酮乳油用量为20mL/667m2的处理,方差分析,这四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

3 结论

由此可见,7.5%鱼藤酮乳油在水中分散性良好,防治蚜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在使用剂量在40~50mL/667m2时,药后7d,防效均达到最高,且对菜豆安全,可以用来防治菜豆蚜虫,也可以作为防治药剂与其他农药进行轮换或替代使用。

[1]刘辉,尹芳秋,燕颖军,等.谷氨酸转运体在鱼藤酮神经毒性中的作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04):5-9.

[2]冯岗,张静,金启安,等.鱼藤酮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J].热带作物学报,2010(04):15-19.

[3]曾鑫年,张善学,方剑锋,等.毛鱼藤酮与鱼藤酮杀虫活性的比较[J].昆虫学报,2002(05):23-29.

[4]娄予强,叶燕萍,张林辉,等.生物农药资源——鱼藤的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0(01):12-15.

[5]李亚南,葛晓群.鱼藤酮毒性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05):42-45.

[6]张庭英,徐汉虹,王长宏.鱼藤酮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药,2005(08):36-40.

S436.35

A

1008-1038(2016)07-0031-02

2015-08-17

*通讯作者:郑竹胜(1967,03—),男,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与防治

猜你喜欢

鱼藤酮菜豆蚜虫
Apelin-36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常见植物性杀虫剂在抗寄生虫病中的应用
鱼藤酮在甘蓝中降解动态探索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鱼藤酮诱导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菜豆娃娃
菜豆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