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尝试
2016-12-08任向荣
任向荣
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盘峧学校
识字教学的尝试
任向荣
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盘峧学校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多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学生参与
一、根据汉字规律识字
中国汉字的分类很多、有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六种,这些类型的字在实验教材中都有体现,这种编排突出了汉字本身的规律,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祖国汉字文化,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在识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遵循新课程标准中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求。
教例:象形字的教学
如《口耳目》一课中的口、耳、目、月、火、羊、鸟、等字。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有利资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形状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相应的象形字,让学生将图形与字形对照比较,从形状上了解相似处,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现代汉字的形状将图画、古象形字,现代汉字三者综合对比,最后拼读,识记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认识能力。让学生从中了解古人造字的规律,了解祖国汉字的美妙,从中学到观察汉字,联想事物,识记字形的学习象形字的方法。
二、语言环境中识字
新教材配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片,儿歌,童谣,有许多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课文,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
教例将识字教学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即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有效提高识字率。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等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在吟读古诗中识字,兴趣大大提高,效果自然好。
还有教材安排了许多对对子,三字经。如“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姿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话香。”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精华一改单纯识字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中学习生字。
三、游戏活动中识字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处于儿童时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在识字上存在“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识字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中记住汉字。如猜字迷。我们根据字形特点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底的过程实际是识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认记是种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如“有人在门外,猜一字(们);有人在门内(则是闪)。
四、生活情境中识字
新课标在教学中提倡在情境中识字。
(1)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在课上,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帮助学生识字了解字词的意思。
(3)在课下,我们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案例:开学初,我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张精致的姓名卡,贴在每个学生桌子上,方便其他学生认识该学生的姓名,我班有43位同学,姓名涉及的不同汉字有118个,刚入学的孩子对此很感兴趣。一星期后,这些名字就基本认识,为了对孩子的认字进行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作业本轮流让学生分发,起初不够顺利,渐渐地学都能熟练地分发作业本了,这118个汉字学生也能认读了。结合课文中出现的认识姓氏的题型,也鼓励学生回家后认读家庭成员及亲友的姓名。
五、学科整合中识字
新课标,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能,淡化了学科界限,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联系。学生识字可以在多门学科学习中进行:
案例;《品德与生活》课上学《语文》
《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简洁,富有生活情趣,一年级的教材全书注有拼音,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认读这些课文。
《音乐》课上学汉字
现在的音乐实验教材,所选的歌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如《我和星星打电话》是一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歌曲,通过一个小朋友与星星有趣的对话,描绘了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太空宇宙的神往。
六、学生互动中识字
学习活动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需要我们不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燃料”和“动力”,让其源源不断地产生“我要学”的愿望,不断增强“我能学”的自信心,不断体验“我真行”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把收到的各种商标读给同学听,并教同学认读,以展示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每周设置一节课让学生在自己家里向家长学到字词或在读书看报中认识的字在班上与同学交流,比比谁认的字多,读得准。各取所长,共同进步,让学生体验到互帮互学的乐趣。
七、课外阅读中识字
随着认字量不断增大,学生不会产生阅读兴趣,我们应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如:儿歌,谜语,绕口令,古诗词,寓言,童话故事等,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一些字。当然,我们不能急于近利,盲目提高要求,否则会“弄巧成拙”扼杀学生的阅读热情,对优等生,让学生借助拼音或字典,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这样人人都在阅读,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