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评价与艺术批评

2016-12-08周伦佑

扬子江评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绘画意义价值

周伦佑

价值评价与艺术批评

周伦佑

价值是人类生存的自我肯定值

价值,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司空见惯的一个词。它首先会让我们联想到“商品价值”、“物质价值”等等。又比如,我们常问:“这件事值不值得做?”还有我们常常说到的“实现个人价值”之类的。可以这样说,“价值”这个词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具有中心意义的。价值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范围之内;在人类生活的精神领域中,价值是决定一切,统摄一切,操纵一切,衡量一切的核心和尺度——只是人们很少意识到。这是我要提请大家特别注意的一点。

什么是价值呢?按我个人的观点:价值是人类生存的自我肯定值。试想,若将人放逐到时间的长河或者更大的生存背景上去看,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那就是人终有一死。向死而生,这是每个人的宿命,也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是为什么人并不因此取消自己生存的权利,采取消极的举动譬如去自杀,反而要高高兴兴地生活呢?这是因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生存意义的肯定——就是这种基于内在需要的生存意义的自我肯定在支撑着人类勇敢地、快乐地向死而生。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折射出来的呢?生存意义的自我肯定,就是让人感到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活。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这种“生存意义的自我肯定”那将会怎样?那只有自杀。那些自杀的人,就是因为找不到,或者完全丧失了这种“生存的自我肯定值”,找不到支撑他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决然中断了生命的过程。如果有一个人对生存的意义发出疑问: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一旦发出这样的疑问,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开始了对自我生存意义的觉悟和寻求。

人是需要自我肯定和被人肯定的,是需要被别人赋予价值的。小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员工希望得到老板或上级主管的表扬,作家、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权威评论家的好评,就是因为这些来自外部的肯定,能给被肯定者带来信心和价值感。

价值与意义的关系

那么价值和意义的关联是怎样的呢?我认为人对意义的追求是一个悖论。为什么呢?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叔本华的哲学是悲观主义的。他认为:人的一生注定是一个悲剧。而叔本华的观念来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的所有痛苦都根源于欲望。在佛的眼里,人生是苦难(苦海无边),生存即是苦(苦谛),“苦”字即是人子面容的象形:双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进一步说,人即是苦。佛爱用的形容词是火:“一切都在燃烧,眼睛和一切感官遇风就着。燃烧着情欲的火、仇恨的火、虚妄的火。这火由于出生与死亡,由于痛苦和狂喜,由于悲哀、受难和绝望而越烧越旺。一切都在火焰之中。整个世界都被浓烟所笼罩,整个人类都将因燃烧而耗竭。”(《火诫》)所以佛叫人戒火。在佛看来,人生的意义并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超脱苦难。佛教哲学首先把人置于一个大痛苦的循环中,再指出痛苦的根源和解脱的方法。这大循环即六道轮回;解脱的方法便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解脱(熄灭生死轮回)后获得的境界便是涅槃。但佛教的人生观并不能代表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看法,也不能代替我们对人生意义的寻求。

要理解价值与意义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价值与意义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等同。价值是意义的结构形式。平时我们常说“消极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很有意义”“没有意义”此类的话,都在强调“意义”,但很少有人给意义一个结构形式。人类的思想是有这个建构能力的。一旦人们对意义和价值的关系作进一步思考时,意义也就获得它的结构形式:价值。要谈意义的结构形式,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二值对立”结构,这是意义的结构形式,也是价值的结构形式,并且,也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结构形式。举例来讲,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三大元价值:“真”“善”“美”。而有“真”就有“假”,有“善”就必有“恶”,有“美”就必有“丑”,这种对立,这种相反相成,就构成了“两值对立”结构。而在此基础上,对立的每一值又可以分出相应的价值等级。如“善”有不同的等级,“恶”也可划分出很多等级,“美”和“丑”也可分别划分出很多等级;各个等级的关联域又可依次划分出很多等级。如此绵延而下,以至无穷。从这个基点放大来看,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大至宗教、政治、文化、国家、国际关系,小至家庭、婚姻,乃至于每个人的观念和思考方式,无一不是“两值对立”的。

应该指出,“价值”与“价值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回事儿。比如在大学里面,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彼此之间在言语、举止以及步态上是不同的。这些都是价值感的不同表现。另外权力也可以给人带来一种价值感。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位官员,是某市的一位市长,其人身材十分矮小(大概只有1米55),但却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的感觉,这也是价值感带来的。所以说,“作名人状”、“作大师状”、“作大人物状”、“作领袖状”这些都是与价值感密切相关的。这种所谓的“价值感”往往和社会主流价值评价有关,并不一定代表他真有价值。在通常情况下,假如我们用“10”来作为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如果你实际的水平和成就达到了6,但外界给你的评价为3或4,也就是说,当外界对你的评价与你的实际水平和成就有很大落差时,往往会造成你的心理失衡,这种时候,你往往会通过自我肯定的方式来寻求心理平衡,会显得很狂,常常口出狂言,看不起周围的人。而当外部对你的评价与你自身的实际水平比较接近,或呈现一致时,你的价值感就自然会体现出来。在我们当下的这个社会中,大多数情况是,由于非价值因素的影响,许多庸常之辈实际得到的往往大大高出他们个人的实际水平和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感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评价是密切相关的。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所谓的价值感也有真伪之分,伪价值感是虚假的、不长久的、不充盈的,缺乏持久性意义的;而真价值感则是充盈于整个生命的、真切实在的、具有持久性意义的。

寻求生存意义的两种方式

一个人活着,是必须寻求生存的意义的。人的生存意义来自两个方面:外部权威的评价和对某种终极价值的认定。前者我上面已经讲了;对终极价值的认定,也是人肯定其生存意义的主要方式之一。宗教信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建立在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生的向往之上。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不是信徒,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都有一个神。相信永生,相信来世,相信天堂,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终极信仰使人在向死而生的途中过得充实而快乐。我们不要小看那些求神拜佛的老太婆,我看到过很多到庙宇里去烧香磕头的老年人和青年人,那种虔诚的神态常常令我感动,我相信他们的信仰是真诚的。还有那些朝圣者,不管是徒步去麦加朝圣的伊斯兰信徒,或是远道去布达拉宫朝圣的藏民佛教徒,他们克服艰难险阻,从千里万里之遥,一步一拜地向他们心中的圣地接近,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就是我前面讲的:期望通过对某种他们所信仰的终极存在的亲近以寻找生存的意义。

正如我前面讲的,人的生存意义来自两个方面:外部权威的评价和对某种终极价值的认定。人对意义的寻求也指向两个方面:期望权威的评价或从事创造性活动。权威的评价前面已简要地讲到了,后面还要详细讲。那么什么是权威呢?权威就是暂时比自己地位高或者价值高的人,能赋予自己价值的人,比如老师对学生就是权威,父母对孩子也是权威,企业老板对于员工也是权威,这些来自上面的比自己地位高、价值高的人的评价,往往能赋予被评价者以一种价值。寻求意义的另一种方式是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指向终极价值,或者说,人希望通过创造战胜时间,进入永恒;人类的伟大创造无一不是对终极价值的确认。比如从事文学写作,从事绘画,从事科学研究,从事专利发明,甚至去探险,经历高峰体验等等活动,一方面能给人带来充实的价值感,另一方面也能实实在在地创造出价值。当一个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发表或出版的时候,那种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那是一种真正的创造的喜悦,价值的喜悦,当一位画家的作品参加全国的美术展并受到专家的好评,那种喜悦也是一样的。更不要说创作过程本身了——每一个作家或艺术家,当他置身于创造的高峰体验时,他体验到的价值感和上帝创造世界是一样崇高、一样神圣的。所以人的真正价值和生存的真正意义,只有在创造活动中才能获得。

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

现在谈价值系统。一个价值系统是由什么构建成的呢?

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要素:首先是价值源,也就是价值得以产生的源泉。人类迄今视为价值源的有:上帝(基督教)、理念(柏拉图)、绝对精神(黑格尔)等。这些是西方的。而在中国,“道”是被视为价值源之一的,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谓也。那么道是什么呢?《道德经》第一章中是这样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国的古代文献是非常有趣的,不同的标点方式会构成不同的文本。我曾经在《自由方块》一诗中对《道德经》作过多种标点尝试,大概六种吧,由此形成了六个不同的《道德经》版本。比如说,“道可,道非,常道”以及“道可道非,常道”等。实际上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构和重构。被中国古人视为价值源的还有“仁”,在儒家的系统中,“仁”既是价值源,也是元价值,这是它与其他价值系统的不同之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又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前者是把“仁”看作人的行为达成的某种主观状态,后者的“仁”便成为某种本体性的、普遍的东西了。以后的诸多解释,不管是孟子的“仁,人心也”,墨子的“仁,体爱也”,还是程颢的“与物同体”,周敦颐的“以生解仁”,都仍是把“仁”看作某种两可的东西——很有些近似于“善”这个概念,它既是一种普遍的价值理想(元价值),又是人心所具有或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操。礼便是等级规范,是为了“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曲礼》)而有的。它不仅以“己”(自我)为否定值,构成两值对立结构(克己复礼:礼/己),还对社会伦理的各个方面规定了若干等级,这便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父义 、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等。这还不够,你还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成为“丧我于礼,立身成仁”的正人君子。这后一点正是儒家的人格理想。

其次是元价值,元价值是价值源派生出来的,它包括:真、善、美、圣、爱(这五个字大家是很熟悉的,但却很少有人会把它们和价值联系起来),新(牵涉到艺术,否则艺术就无法进行下去)。自由——这是最高的元价值,人类之所以会追求真善美也是源于追索自由。追求真是为了达到认知的自由;追求善是为了达到道德的自由;而追求美是为了达到审美的自由;追求圣是为了达到宗教的自由;追求新是为了达到创造的自由。前面我们已讲到了“两值对立结构”,要理解元价值,就应该首先了解“两值对立结构”,也可以称为“二元对立结构”:有真就有假,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爱就有恨,有圣就有俗,而自由必然与禁锢相对立。这就是“两值对立结构”。

价值词、价值与名声

构成价值系统的第三个要素是价值词。我刚才的讲话中使用的某些词就是价值词,语言系统中的价值词是很多的,比如“伟大”就是一个价值词。我如果把“伟”字去掉,剩下的“大”就不是价值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了;而一旦加上“伟”字,就变成对人或事物进行评价的价值词了。“崇高”一词也是这样,它的性质与“伟大”是相同的,如果只是一个“高”字,它也只是一个事物性状形容词,一旦加上“崇”字,它就变成对人或事物进行评价的价值词了。价值词包括价值名词、价值动词以及价值形容词。这些价值词都是用来对人进行价值评价的。中国古人常说的,人活在世上无非“名”、“利”二字。对于“利”字我们是理解的,就是物质利益,也就是物质价值的获得。那么对于“名”我们如何理解呢?其实“名”也是价值,是无形的价值变成有形的价值。一个歌唱演员或者搞艺术的,在没有成名时,往往一文不名;一旦成名了,顿时就会身价百倍!我认为,名声是价值的社会化确认方式。名声如何给成名者带来价值呢?比如美国拳王泰森,在尚未成名前不过是纽约平民区的一个小混混,帮别人打一次架不过得到几十美分报酬而已。当他成名之后,他的出场费如与霍利菲尔德的那一场就达到了三千万美元。这其中巨大的差距就来源于他的名声。在这里,名声由无形的价值转换成了有形的价值!麦当娜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她成名以前,摄影师拍一张她的裸照只需要付二十美元,而在她成名以后,美国的娱乐杂志要登她的照片,起码要付二十万美元。具体到绘画界,画家也有等级之分(等级就是价值),如省级画家及国家级画家,其作品的标价是不同的。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的画其价格一般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画。这就是价值等级的具体表现。当然,我并不认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画就一定比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的画好,或者是加入美术家协会的就一定比没加入的要好。但是价值的社会化、等级化就是这样强加给人们的。

艺术是价值的纯粹形式

现在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性产品,艺术也来源于价值,价值是贯穿于艺术始末的。不管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荣格的理论、克罗齐的理论或是桑塔亚那的理论,他们在讲艺术的本质时都忽略了价值。他们不知道艺术也来源于价值。关于艺术的定义古今中外有很多种,我们说艺术是梦,是做白日梦,这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被压抑的潜意识,也就是人的性欲被压抑后所产生的变形以及升华。人们的创作只不过是把这个梦彰显出来。当然还有别的观点,如荣格的“原始意象”说、黑格尔的“美的感性显现”说。艺术是表象世界之后的超验世界的象征,这是象征主义的观点;而超现实主义认为,艺术就是超现实。什么是超现实呢?就是在现实之上创造一个新现实。所有这些定义都脱离了一个根本点,就是人对意义的寻求。我个人认为,所有人类的艺术创造和精神活动都是为了寻求生存的意义。所以,我给艺术的定义是和所有中外理论家不同的,按照我的定义:艺术是价值的纯粹形式。刚才我们谈到价值是人类的自我肯定值,是人类对意义的寻求,艺术则是价值的纯粹形式。价值的寻求方式很多,比如说哲学、文学、科学,但只有艺术够得上“纯粹”两个字。作为最纯粹的价值形式,艺术包含两种成分,一是价值,二是形式。说艺术是价值的纯粹形式,对于理解“什么是艺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价值创造,但唯有艺术是纯粹的价值创造,并且是以最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艺术中的元价值尺度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艺术中的元价值尺度。

第一个元价值尺度是“真”。那么“真”是什么呢?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真”的第一个层面是真实,“真”的第二个层面是真相,“真”的第三个层面是真理。这几个都是肯定性的词汇。作为人类自我肯定精神活动中的元价值尺度,“真”又可以分为很多等级,最高的是真理,其次是真相,最后则是真实。那么对于变形、抽象我们又怎样来理解呢?其实它们追求的还是真实,只不过是另外一种真实:内在的真实。他们想要表达的是表象世界之后的更真实的世界。是一种精神上的真实。所谓“形似”与“神似”,就是这个意思。

艺术中的第二个元价值尺度是“善”。善不是明白无误的。当然在古典诗歌以及绘画中有明白无误的表现。就是作品中包含的训诫意义,教化作用。在现代绘画中“善”作为元价值并没有被完全排除,只是表现得更加隐蔽。善包括容忍、宽容、和平、同情心等。其实善作为元价值尺度,其包容面是很广的。如果你的作品表现的是相反的东西,你的作品也体现了善。因为在价值的“两值对立”结构中,“恶”是和“善”相对的。绘画作品、音乐作品以及文学作品中肯定有黑色的元素,但它都是作为善的另一面而出现的。

第三个元价值尺度是“美”。前些年有人提出审丑,认为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审美已经失效了。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们来看所谓审丑的代表作,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恶之花》其实在艺术上还是审美的。美的范畴是很广泛的,不只是我们看到就心情愉悦的东西。什么是美?“美”这个字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大,指的就是肥大的羊就是美。中国人造这个“美”字的时候是考虑到了味觉的,其美感是和物质享受相联系的。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远古时候人们食物的匮乏。这个大羊是用作宗教祭祀的,这只羊也就成了美的象征。所以我认为没有审丑的艺术。比如说雕塑。我们故意把形体搞得很变形,很丑,但实际上它还是符合审美标准的。什么标准?按照古希腊的美观念,美包括对称、和谐、完整。这也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三项要素。所谓的表现丑的作品没有不符合这三项要求的,也就是所谓的黄金分割比例。如果没有美我不相信还有艺术。

第四个元价值尺度是“圣”。这一点,在宗教绘画中有集中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绘画都要体现圣的元价值。刚才我谈到的真、善、美、圣、爱、新、自由这几大元价值,并不是同时体现在所有的作品中,是有其侧重的。比如梵高的作品中就充满了神圣感。面对他的作品你会产生一种很神圣的感觉。他的《向日葵》 《星月夜》等,至今仍然让我难以忘怀。神圣不完全是宗教,而是发自人们内心的一种圣洁的感情和需要,来源于人们对永恒的敬畏。只要人类存在着对永恒的敬畏,人就有神圣的感情。除开赞美诗、圣画、圣歌不说,我们从巴赫的音乐,梵高、高更的绘画,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瓦雷里、叶芝、里尔克等人的诗中,都可以体会到某种圣的情怀。

第五个元价值尺度是“新”。在过去的艺术理论教材中这个元价值尺度是没有被纳入进去的。“新”就是探寻新的领域,创造新的形式;“新”就是创造。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只有艺术离不开“新”。因为“新”指向创造,而艺术就是创造。艺术是价值的纯粹形式。如果不去创造你怎样体现所谓的纯粹呢!现代主义之后的很多绘画作品,你可以说它的内容是司空见惯的,但它的形式感却能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虽然形式感不一定要来自“善”,来自“圣”,但却一定要来自于“新”,和“新”有关。对“新”的强调就是对创造的强调,绘画是强调形式感的。比如米罗、保罗…克利等人的绘画。而在艺术批评中,创新、形式感是被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考虑的。10个画家画同一个题材,也就是题材是一样的,其中某一个是有创新精神的,他的画面绝对会独标新意,与其他人的不一样。

第六个元价值尺度是“爱”。一切艺术都是表现爱的,或者说,所有的人类艺术都不过是通向爱的阶梯。从古典的圣经绘画到当代的所有艺术形式,莫不是爱的艺术。爱作为艺术的元价值尺度,从三个方面对艺术提出了要求:一、艺术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不仅爱自己、爱家人,也爱自己的邻人;同时更把这种爱广布到这个世界的一切生命形式,包括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二、他创造艺术作品时必须是充满爱的激情的,只有当他内心充满爱的激情时,他的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并诉诸画笔。只有这时他创造的艺术作品才是充满艺术生命的,也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三、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爱是广大的,同时体现为题材与主题的多样性,从上帝之爱、母爱、情侣之爱、朋友之爱、父子之爱、兄弟之爱,一直到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和怜悯,爱始终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中心主题之一。爱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最后一个元价值词是“自由”。每个有过写作经验、绘画经验的人都知道,当创作到一定的高度就会产生再难往前走的感觉,于是只好不断地重复自己。人类已有的创作成果堆在你的面前,那么多大师的绘画,那么多大师的作品,你能超越他们而获得自己的风格吗?对既有创作规范的打破就是对自由的追求。人们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也是对自由的追求。而不打破既有的规范是无法走向创造的。艺术家需要打破什么呢?一是由语言、风俗习惯、传统审美意识构成的内在生存模式;二是由体制、主流意识形态和流行时尚构成的外部生存模式;第三是三维空间现实。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的,是由长、宽、高所组成的。我们能在三维之外创造世界吗?不能。但是艺术家的想象,艺术家的笔却能够打破三维空间,可以自由地回到古代,也可以自由地畅想未来,甚至可以将古代、现代以及未来这三个时间点折合在一块进行折叠式的解读。艺术家如果没有自由意识,那就太可怕,是绝对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的。

我们通过接受这前面五种元价值(真、善、美、圣、爱)而成为价值人,这五种元价值从而构成我们生存的基本模式,从内到外制约着我们的创造。要创造出新的价值,就必须打破这种制约,突破这种尺度,这就是后两种元价值信仰(新、自由)的创造维度。这种制约与突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艺术家接受这五种元价值尺度以及突破这五种元价值尺度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作品由无形到有形得以呈现的过程。

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

艺术作为人类价值活动的纯粹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纯粹的。如在绘画中就有商业绘画。很多严肃的画家为了生存、赚钱,在国外没有出路的时候也转向了商业绘画。画三年就是一个百万富翁——十万美元回国就是一个百万富翁了。那么商业绘画为什么不是纯粹的艺术呢?这就牵涉到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区别。相对价值就是和实用性、现实性发生关联的,可以很快转化为物质利益的那一种艺术构成品。它的相对性就体现在它没有精神性,只具有实用性。因而没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它具备基本的绘画要素,可是本身不是创造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复制品、模仿品。而只有那些创造性的作品才具有绝对价值。相对价值还具有第二个特点,即会在消费中耗损。我这儿再提一个观点,即价值是可以分享的,我们看一幅画显然就是在分享一种价值。但是绝对价值不会在分享中耗损。绝对价值也具有可享用性,但它不会在分享中被耗损。我们在看梵高、高更的画时也是在分享他们创造的价值,但是这些画、这些价值不会在分享中耗损。你看梵高的作品,在其生前不名一文,现在的价格却是十几亿元人民币一幅,以后还会更高。所以说绝对价值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值,而不会贬值。也就是说,创造性的价值(真价值、绝对价值)在分享的过程中是不会耗损的。而非创造性的价值(相对价值)形式则一定会在分享的过程中被消耗掉,就像饮料瓶中的饮料,我喝一口它就少一点。

批评就是价值评价

我们从价值谈到了艺术,现在我们来谈一谈批评。什么是批评?批评就是价值评价。相信大家都知道“评价”这个词。我们说这幅画很不错,这是评价。我们讲某位同学很漂亮,这也是评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能离开评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评价,对历史的评价(如某个帝王的功过),对现实的评价,或者对某一本书的评价。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从事着评价,接受着评价。但是评价到底为何物呢?评价是价值活动的一种方式。价值它本身就存在在那儿,如果我们不对其进行评价,价值是不会完全实现为价值的,充其量只是潜价值。价值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以完全实现为价值。所以我认为评价是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而批评就是价值评价,是价值活动的主要方式。艺术批评则是一种专业化的价值评价活动。

为此我们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在对绘画中的元价值尺度——真的尺度、善的尺度、美的尺度、圣的尺度、爱的尺度、新的尺度、自由的尺度进行综合考量的时候,强调这种批评是在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中进行的,是把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纯粹的价值形式来进行评价的。艺术形式可以纳入新的元价值范畴来评价,也可以纳入美的元价值范畴来评价。当然,我说艺术批评是一种价值评价,并不等于说对每一件作品的评价都必须用价值这个词,都必须用真、善、美。不是这样的。真、善、美、圣、爱、新、自由是一种无形的价值尺度。

西南大学双聘教授;上海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猜你喜欢

绘画意义价值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诗里有你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