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
2016-12-07张昌文
张昌文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法制政治体制。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长期艰巨任务。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理论、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各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5-0038-07
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在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问题上是有斗争的。1974年10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劳动人民容易接受,其他的人就不容易接受。”1980年1月,他指出,“还有公然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所谓‘民主派’”,“对这些所谓‘民主派’的总的倾向和真正目的是什么,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天真。”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的论述是我们揭露和批判“宪政民主”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不久,毛泽东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两篇重要文章。他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的方面是基本的,相矛盾的方面的性质是非对抗的,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通过改革加以解决。他还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邓小平对改革也作过论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还注意调整”。“在具体制度上,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什么制度合适,就采取什么制度。”“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在农村,还得要调整基层的生产关系,要承認多种多样的形式。”要从“体制问题上来解决”,“就是改变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现有关系。”在这些论述中,提出了“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体制”等概念。指出基本制度是好的,在具体制度、体制上需要作调整、改革。
1978年12月,我们党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为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在新时期,邓小平对计划经济体制和现行政治体制中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12月,他尖锐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85年8月,他说:“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开放也是改革。邓小平一再阐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长期停滞,发展很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而且要全方位地开放,把这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使中国释放出巨大活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政局稳定。1991年8月,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时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第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变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1985年10月,邓小平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前五年以农村为重心,主要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大见成效。接着就转入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城市改革是全面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文化、科技、教育领域,更重要的是还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领导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新时期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改变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种改革具有长期性。“改革不仅是这一代的事情,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要搞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说明了基本制度与体制之间的关系。它把基本制度称为“制度”,把“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称为“体制”,认为改革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思想指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发展、永葆活力、释放优越性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982年4月,邓小平说:“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新办法、制定新制度,使整个国家的各种体制越来越完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在南方谈话中他又强调,要总结实践经验,“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第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完全归社会占有,生产按计划进行,商品生产、货币关系不复存在了。列宁在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尽管把恢复商品生产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环节,但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要发展商品生产,没有做出明确回答。毛泽东在1958年严厉批评了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的观点,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按价值规律办事。但他在生命最后的岁月,又认为商品生产要加以限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新路。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欠发达经济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需要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发展生产力为自己提供物质基础。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呢?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允许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还应该吸收外资,把这些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与此相适应,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当代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律。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后来,他又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場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只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的机制或手段。他的这些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现代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作为生产关系的动态形式的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封闭状态逐渐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更好作用都得到发挥,既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于僵化的缺陷,又避免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病,使得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其三,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日益现代化,有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新型工人、农民、创业者大量涌现,社会阶层结构不断优化;其四,推动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其五,促使独立人格形成,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是把发展市场经济置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的框架之内的。要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形式,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又要限制和减少它的负面影响,不能使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领域,要严格防止优胜劣汰的竞争导致两极分化,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第五,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法制政治体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无产阶级专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短暂时期存在,它的最后一个行动是将社会生产资料转为社会所有,随后国家消亡,党也消亡。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无产阶级专政要长期存在,而且国家职能繁多。工人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也要长期存在,而且肩负着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口号下,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党政不分、个人高度集权等弊端。这些弊端阻碍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1980年8月,邓小平说:“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的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1982年4月,他又说:“全面的体制改革包括好多方面,像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领导体制的改革。”1986年9月,他又强调:“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现代化的民主法制政治体制。邓小平说:“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通过改革,建立民主法制的政治体制,使党和国家充满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如果照搬,肯定是动乱局面,国家受难,人民遭殃。
二、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长期艰巨任务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发生重大曲折,与它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中,封建主义势力较为强大,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得很不充分,小私有制经济广泛存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具有的残酷性有充分展现。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对于当时德国的论述,完全适用这些国家。他写道:它“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马克思还认为,小生产是产生专制政治的土壤。小生产方式的各个经济单位是狭隘封闭、自给自足的,各个孤立的经济单位缺乏横向的市场经济联系,一切听命于纵向的上级行政指令;他们是分散的,很难形成统一的意志。这些习惯使得他们不是把自己的命运放在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商品生产、丰富和发展个性上,而是盼望有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人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他们视这种人为“救星”。封建专制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权力无边化,把掌握无限权力的个人神化。我国原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小生产经济像汪洋大海,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封建传统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十分浓厚,商品经济所需要的民主、平等意识十分缺乏,使得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蒙昧主义有长期存在的土壤。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文献中,对封建主义遗毒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作了精辟的論述,尤其对特权、家长制作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他提出,必须把清除封建主义遗毒作为制度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在清除封建主义遗毒时,要同对于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思想和其他腐化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很不幸的是,邓小平所说的“封建主义遗毒”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惊人的增加。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揭露出的重大腐败案件中看出,在腐败团伙中,人与人的关系实际是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团伙依附“帮主”,甚至一些省军级的高级干部都成了“帮主”的臣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严厉地指出,那种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就是腐朽的封建特权思想,这种思想必须受到批判和纠正,“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严酷的事实警示我们,不彻底扫除封建余毒,社会主义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唯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革新领导体制,构建人民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体制机制,有效地反对特权和腐败,社会主义才有胜利的希望。
三、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理论、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各方面的建设。
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邓小平最重视民主集中制的建设。1992年7月,他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草稿时指出:“讲我们党和国家历来的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具体解释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列宁首先提出的,认为党内民主、高度集中加上铁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邓小平把民主集中制看作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是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和领导制度上的创造性运用。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主集中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对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党的宗旨教育,使他们在世界观、方法论和党的宗旨上认识遵守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制度和纪律的生命在于执行。遵守民主集中制是很重要的纪律。邓小平指出,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制度和纪律的执行。一方面,“通过民主方法,让群众揭发,再通过群众监督解决。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什么都能发现。”另一方面,“建立和加强中央对全国各地方和上级对下级的巡视检查制度”,“建立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监察委员会,以便经常检查和处理党员干部和党的组织各种违法乱纪案件,同一切违反党章党纪的分子进行经常的坚决的斗争。”只有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和纪律的强大威力,造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性全面发展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适应时代特点,通过创新使各项制度、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实现党和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治理能力是指运用国家制度治国、理政、治党、治军、外交等各方面的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是当代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制度和能力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否现代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国家的现代化就是实现党的十八大重申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 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