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多彩教学手段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
2016-12-07高超
高超
【摘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沐浴,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新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新课堂的主导;新课改颠覆了传统的师道尊严,构建了一种师生互信、轻松、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新的以学生为课堂载体,拉动开放性、趣味性的师生互动,开展生生合作研讨。根据班情、学情备好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终使学生融情于课堂,插上欢乐的翅膀,在情境体验中快乐地提高语文水平,打造精彩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新的教学成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说:“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巧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做个时代潮流的弄潮儿,在教学理念上要实现华丽转身,善于构建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新常态下展现学生鲜活的个性,让语文课堂绽放语言艺术之花,提高语文课堂的魅力,打造生动富有情趣的优质高效课堂,下面具体来谈谈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在传统语文教学理念下,老师是知识的化身,绝对权威,学生不敢问题质疑,更不敢挑战老师,同时老师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上课时老师总喜欢板着面孔,不能包容学生缺点和错误,喜欢训斥语言,歧视的目光,在心理上拒学生千里之外,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新课改使语文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富有情感的投入,上课时要面带微笑,要以组织者,参与者、讨论者平等身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亲和的形象展现;特别对所谓语文学困生要有包容之心,对他们每取得的一丝进步都不要吝啬激励、表扬的话语,欣赏目光,肢体的抚慰。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既要看到优秀生的出类拔萃,也要看到中等生的持之以恒,同时还要看到学困生的微小的进步,也许我们的老师给学生一束温暖的阳光,他们的畏难、抵触、焦虑的心理往往会被奋进、愉悦、积极向上的心态所取代。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只有用柔情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实行师生换位思考,让学生放下对老师戒备心理,害怕心理,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情感的交流,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把语文老师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真正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但由于我们长期使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本教参,一张嘴,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把本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生动性的内容变得枯燥性、单调性,味如嚼蜡。本来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样课堂效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这样的语文老师只能叫“教书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随着新课程改课,老师要精心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问题情境,用幽默风趣、艺术性教学手段来润泽学生的心灵,把语文课堂作为提高先生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场所,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真情流露,例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利用多媒体,用普通话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同时用播放父亲在火车站为儿子买橘子的那些动作,使学生深深被情境中的父子血浓于水情感所打动,使孩子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我发现有的孩子脸颊已经挂着晶莹的泪珠,这样不仅是学生懂得了感恩之情,而且自然而然地理解课文的意蕴。使学生不仅体会课文的优美,心灵也得以美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着学生参与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苦差事,而是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三、运用艺术性提问,牵引学生快乐参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多问。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激发疑问,进行合理深切的追问。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有艺术性、趣味性、启发性、难易适度、合理有序、把握时机、思考有时,适时变化的追问才能引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层理解。其次,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纵横对比法、知识经验法、联想想象法、缩小范围法,甚至告诉学生三段论都是可以的。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全面看问题和发展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些方式方法无疑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条理清晰,更容易看得深远。甚至有时比学习方法更有效。例如,在语文默读的过程中,学生是静悄悄的、真正独立的感悟,阅读文本提出的疑问不易受他人影响。默读可以说是作者与读者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是两个灵魂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是理解的转换、意志的磨合、也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例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后,关于描写月色的设计问题提问,1.月色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传神的动词?2.描绘动感月光形象,试结合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这样自然促使学生去仔细阅读课文,第一个问题提问所谓的学困生,目的为了鞭策,后一个问题,提问第二个问题,目的是提升对意境的理解。)答案:1.“泻”“浮”“洗”“画”等。2.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这时学生更加热爱语文。
四、结语
要学好语文,老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思维,开阔视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敬业乐学精神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他们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