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指导朗读——让语文课堂更有“味道”
2016-12-07万学尧
万学尧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显而易见。然而教师在面对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感情真挚,情感充沛,道理深刻的美文之时,如何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真情实感、人生道理等更生动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呢?朗读显而易见已是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还是一个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通常在对于中学生阅读目标的设定是,都有这样的一句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事实上,在我们执教的过程中,朗读确实也是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反观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大部分的学生在读课文之时,面无表情,神情呆滞,并未真正地投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所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只是停留在“正确地读课文”而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经常去抨击为什么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没有了“语文味”?我们经常去批判为什么当下的语文课堂全部都在肢解文章而缺少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我们经常去质疑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下语文课堂已经完全“跑偏”。但是我们不曾去细想,我们真正要寻求的这个“语文味”,到底是指的什么呢?我们既然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急需找回自己的味道,为什么不去试图追本溯源把这个味道拾回呢?
语文教学无非是感情的互动,情感的共鸣,“耳到,口到,心到”,多感官并用的朗读确是语文细酌入“味”之佳法。中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进一步的理解,进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与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从“读”开始。而如何让“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方面行之有效,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并且感受到“美”,根本就在于“读”到“朗读”的转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让“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中飘香四溢。
一、以情激情,示范朗读
新课改要求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时,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情感内容把握程度不一,这个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在倡导自主朗读的同时,发挥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咬字、情感和激情方面全面地示范,而这种最为直接的方式,会令学生在陶醉于教师富有激情的示范朗读之时,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对于文本感悟更为正确,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就在此时被大幅度拉近。所以,教师示范朗读本身作为对文本艺术的一个丰富再现的形式,让语文的课堂魅力四射。
教师的劳动的特性有着示范性与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努力地让自己的朗读声情并茂。只有当教师自身对于文章的感情理解透彻,在朗读之时感情充沛,才能让示范性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作用。在备课之时,需要反复查阅资料,正确把握课文情感基调,把自己带入课文角色中去,并且在反复练习之时不断改进,才能在课堂上正确地引导学生,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课文。
我在范读《最后一课》时,把作者内心的独白“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用悲痛但愤慨的语气和语调展现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了解到语言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范读《安塞腰鼓》之时,语言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将黄土地上的人民的团结,勇敢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自己多样到位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感情,这是指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也是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课文思想的掌握是否深刻,对于语言表达形式是否领会,都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有否为其创设一个与文本相符的意境有关。在有文学意境的基础之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文本中去,还能让整个语文课堂形成与之相符的课堂气氛,让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受其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当教师范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正确地认识之后,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们就会发展其创造能力,因为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的情感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表达和表现需要。这个时候,他们急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习惯和表达需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只有在范读之后,教师积极地为学生们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们“入情入境”,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因情自得,其情感表达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继而根据学生们的“自得”去朗读,这样的朗读才不会千篇一律,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也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雨巷》,我就是戴望舒;朗读《望岳》,我就是杜甫。这样的语文课堂,会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更加有味道,更加精彩。
三、张扬个性,借说促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我们的朗读指导中,通过在范读和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去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说”成为“读”的有效延续,也是对于阅读教学之下朗读手段运用的一个巩固。
比如在教《小石潭》这篇文章时,在教师范读完,讲解完课文之后,学生能够自行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把握,自定情感。试图让学生们也当一回小石潭讲解员,看看如何能让你的游客们身临其境,同时进行小组比赛。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之下,能引导学生们对课文各个角度进行透彻的理解,从而把作者的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们脑袋里的小石潭,绘声绘色,把朗读时体味到的感情体现在“说”中,不仅提高了其语言组织能力,丰富了想象能力,还能让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更深刻。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各色各样风格的“解说”,教师在此时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评价,让评价有反馈的功能,及时的肯定与纠正都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有不同寻常的积极作用。也让学生们在得到肯定评价的同时,体会到朗诵的愉悦,从而提高朗诵水平,自发的去爱上朗诵,提高人文素养,让整个语文课堂更活跃,更有味!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不是必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朗读教学让体验的桥梁搭建于课文与学生的情感之间,搭建于学生的情感与能力之间,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一堂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得到真正的提高。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亲近文本,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不断地探寻更为行之有效的朗诵指导方法,让学生更亲近地体味到母语学科,汉字文化中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每一节语文课都达到“书味在胸中”,让语文因朗读而精彩!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