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养老社区怎么做

2016-12-07李姝晴

大众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养老老年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空巢老人占49.3%(其中独居9.7%,夫妻同住仅39.6%),较2006年增加8%,较2000年增加10.4%。2000~2010年10年中,我国城镇空巢老人的比例由42.0%上升到54.0%。

人口老龄化:世界性问题

1982年,联合国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首次界定了人口老龄化标准。该标准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超过7%。

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公布的报告《世界人口图表》(2015版)中显示,2015年世界人口12%为60岁以上人口,2020年之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趋势中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在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2016),“在以后的25年里,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将从2010年的12.4%(1.68亿)增长到2040年的28%(4.02亿)。相比之下,法国、瑞典和美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7%翻番至14%分别用了115年、85年和69年。在不远的将来,60岁的中国老年人有望比他们的父辈寿命更长。2013年中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2260万,到2050年,该数字有望提高到4倍,达9040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龄老年人群体。”

什么是养老社区?在国外文献中,最早界定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1887),他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andGesellschaft)中研究社区的变迁,认为社区是由生活共同体、情感主义、传统主义等要素组成;社区人群是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具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我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社区老年服务工作》中认为,社区服务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福利性,以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服务价格和服务运营中根据老年人的经济承受力,政府给予补贴或者购买服务,同时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性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出发点。

二是地域性,社区是社会基本单元,人们共同居住在一个区域,共同使用这个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多元性,社区养老服务是将本社区内全体老年人作为服务对象,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要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不仅要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层次上经常关注老年人的需要。

社区养老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社区养老服务在国外被称为“社区照顾”(CommunityCare),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英国提出,当时针对养老机构照顾高昂的成本、对老年人自由的约束、封闭管理等弊端,提出“去机构化”运动,通过社区照顾来协助老年人度过晚年生活,实现“就地养老”(AginginPlace)。外媒报道,社区照顾这种模式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有人性化、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成本效益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是老年人居住在家里,由社区上门提供服务,或者在社区开设诸如老年服务中心、日托服务、健康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社区和家庭环境中。

国际社会在此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表率。82年联合国在第37届大会上,通过《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提出“社会福利服务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并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性方面的服务,以便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和他们所在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的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有用的公民”。

英国政府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积极推进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先后颁布了《福利白皮书》(1989)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1993),让年老、神志不清的老年人或因疾病身体功能受损的老年人在家里或“接近家的环境”中得到应有的照顾。受英国社区照顾养老方式的影响,西方国家在解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注重发挥社区的优势,培养社区养老服务专业服务人员,社区养老成为老年人首要的选择1。

国际养老社区面面观——日本

日本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据2005年的日本总务省国情调查报告,截止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日本总人口的21%,而日本的少儿人口比例却只占到了13.6%。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日本政府建立了以年金-医疗-护理为核心的老年福利体系和以家庭养老为中心、以社区养老服务为补充的老年服务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帮助老年人健康、愉悦地度过晚年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让家庭其他成员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地工作。

日本市级政府设立社会部,并由社会部全面负责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社会部下分设各科室,包括社会福利科、福利计划科、保险医疗科、老人福利科、老人之家等,能够有效地全面掌握市内各区域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情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资料。日本社区提供多重服务,内容丰富,老年人及家人可根据需要选择一项或多项。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服务于老年人:

1. 社区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社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派遣不同的社区服务人员,如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康复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到那些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又无护理人员照护的老年人家中上门走访,并为他们提供所需服务,如照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帮助做家务等,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检查身体、了解近况、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若超出能力范围则及时与相关医院联系会诊,到老人家中进行诊疗,同时对老年人及其家属给予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

2. 社区老年人机构照顾。白天住在社区家中的老年人,特别是针对65岁以上,因身体或精神上有障碍造成生活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难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的老年人,根据家属及老人意愿,社区派车将其集中接到社区老年人设施机构,如老年护理中心、老年福利中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为他们提供洗澡、就餐等服务,开展老年心理疏导、身体检查、身体功能恢复训练,组织老年人开展兴趣小组娱乐活动等,随后机构给老年人准备晚餐,晚餐过后则派车送他们回家。

3. 短期老年机构入驻。因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老年人暂时无法在家中进行护理,可让他们暂时入住社区老年机构,入住时间一般在3个月之内,开展的活动有生活协助、健康娱乐、康复休养、交流谈心等。还有为长期住院的老人在出院回家之前做过渡准备而提供的短期护理服务以及为临终前的老人提供静养关怀服务。

4. 老年保健咨询指导。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各都道府县设立老年人综合咨询中心,咨询中心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咨询服务,为老年人答疑解惑,特别是老年人最关心的保健、医疗等问题。社区定期为老年居民开展身体检查,预防和发现疾病;定期开展保健讲座,普及保健知识和技能;定期为肢体活动受限的老年人开办功能恢复班,科学指导老年人进行身体功能恢复训练。

这些服务由四种服务组织支撑,第一种是政府机构,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第二种是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例如社会福利法人、社会福利协会等,这些组织通过提供社区服务,收取较低的费用,往往还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助;第三种是社区志愿者,主要由社区家庭妇女、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大学生组成,这种社区服务大多数是免费的;第四种是企业形式的养老服务,企业通过保险方式获取资金,再向接受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收取较低的服务费用。

国际养老社区面面观——美国

美国老龄化问题也一直备受国际媒体关注。据外媒报道,美国的年轻人大多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子女成家立业以后就不再与父母住在一起,美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比较完善,从政策设计到机构的运营管理,从技术支持到机构具体服务,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社区养老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养老的产业化。在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专门的、人性化、设备齐全、适合老年人的社区,并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养老模式。

美国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theElderly,PACE),主要是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老年人支付费用。1986年美国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通过政府立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示范项目。1997年PACE模式通过了美国平衡预算法案,正式确立为在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永久性服务项目,并规定各州可为达到医疗救助标准的老人提供PACE服务。PACE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其主要宗旨是为符合入住护理院标准的社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社会支持服务和康复服务。

PACE项目服务的对象:年龄在55岁以上,并居住在PACE的服务区域内,具有相关医疗机构证明符合入住护理院标准的老人。参加PACE项目的老人,只能接受PACE中心为老人提供的服务,不能再与其他医疗机构打交道。老人也可以自愿选择退出PACE项目。

PACE项目的服务人员:是由一个多学科的服务团队组成,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护理人员、药剂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按照参加项目的老年人的需求,量身制定个案服务计划。

PACE项目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医疗性服务、社会性服务和康复性服务。基础医疗服务,包括身体检查、抽血、开药、输液及提供一些医疗器械(例如轮椅、氧气罐等)等,这些服务都在日间护理中完成。急性病服务,包括急诊各种监护病房以及在急性病房中提供的各种服务。PACE的医生会及时提供相关医疗资料并进行随访等。以及慢性病的长期医疗服务,包括一些住院或者住在老人院的老年人,只要参与了PACE项目就会享受到随访以及医疗指导等。

另外,还有专业人员考察家庭环境,改进一切可能增加意外的环境因素,如把台阶改为斜坡,在浴室中安放防滑椅子以及扶手等,还有相应的饮食以及洗浴、家政服务等。他们还向家属提供心理咨询以及实际的人员援助,帮助家属摆脱长期照顾老人的抑郁以及获得适当的休整。

虽然美国的社区服务是在19世纪的中后期才起步,但是美国是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国家,美国已经形成了由政府不直接干预、以社区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导、社区居民参与等共同协作的一种社区服务模式。1973年美国颁发了《国内志愿服务法案》,奠定了社区服务的组织基础。1990年,布什政府签署了《社区服务法案》,将学校开设社区服务课程的权利和义务从法律上确定下来。

非营利性组织是美国社区养老服务除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数量很多,且服务内容广泛,涉及医疗、文化、卫生、日常生活等,它们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社区居委会;第二类是社区基金会;第三类是社区志愿者机构。

国际养老社区面面观——英国

英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探索建立社区照顾制度,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照顾体系。1990年,英国颁布《社区照顾》法案,经过三年实践,1993年在全国推行。

在英国,社区服务内容非常详尽完备,仅就养老服务而言,其内容和形式既丰富全面又灵活多变。服务机构有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

顾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区老年公寓,有主要用于集中收养生活不能自理又无家庭照顾的老年人的社区老人院,还有诸多灵活的如暂托处之类的短期护理机构等,这些机构提供居家养老照顾、上门服务、短暂托管等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包括上门送餐、洗澡、洗衣、拖地、打扫卫生、陪同老人购物、去医院等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家庭照顾,是指政府为了让那些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病在床的老年人能够在家接受亲属全面照顾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政府会给老年人及家属发放一定的津贴,使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时有一定的经济保证。

老年人公寓,是政府为那些身边无子女照顾但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的一种住房,通常是由一个功能齐全的两居室组成,配置方便老年人生活的洗衣机、卫生间、厨房、电视等设施,公寓内还安有紧急呼救装置,老人一旦有身体不适或者特殊需求可以与控制中心联系,社区可以派人赶去救援。老年公寓的收费比较低,但是数量有限,申请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必须接受审查,符合生活困难的低收入老人才能居住。

托老所,主要包括暂托处和老人院。暂托处是为了解决家庭成员因外出有事而得不到照顾的老年人的问题,暂托处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短暂的照顾服务,一般时间为几个小时或几天,最长不超过一个星期。老人院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老年人。老人院分布在各个社区,这样老年人就不用离开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编辑 李姝晴)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养老老年人
社区服务智能化构成要素及其演进方向研究
养老生活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