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016-12-07董军
董军
摘要: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需加强宏观调控中财政的作用。提高交通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及财务管理水平。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主要支撑,财务管理也是其运行的重点。在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应对财务管理理念及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交通事业单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为此,本文主要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81-02
一、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财务管理是指相应总体目标下,对资产购置、资本融通、经营中的现金流量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作为交通事业单位管理的主要成分,财务管理应严格遵循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单位财务活动组织及财务关系处理。换言之,财务管理是单位财务活动组织及财务关系处理的重要经济管理工作。为更好地提升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充分了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且找出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交通事业单位管理战略实施中并没有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处于基本会计核算环节,其存有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会计核算中支持管理与决策信息较为不足,还处于记账、财务报表编制阶段;
二是统一、集中管理财务系统的能力不够,大多数企业核算体系不完善,财务软件、核算标准无法统一,很难将统一的财务信息提供给管理者;
三是财务管理基本处于被动反映型,无法将预测、控制及分析等管理职能充分展现出来。虽然建立了财务预算等机制,但其管理、内容等方面无法达到发展需求;
四是因财务业务授权机制无法统一,母公司无法对子公司进行科学有效管理,进而降低了企业管理能力;
第五,多头、分散为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将加大单位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困难程度。
(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
1.政府预算约束严重弱化
与营利性企业经营财务风险相比,交通事业单位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本质区别在于其特殊性,也就是预算管理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其对事业单位预算起到导向作用。于单位本身发展来说,只能在财务许可范畴内实施发展、建设工作。但现阶段,为实现单位经营规模扩大,往往在非营利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引入负债经营企业理念,进而产生赤字预算,最终增加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
2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
在改革国家职能机构政策颁布后,并没有及时明确各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归属及相关管理方法,这种情况下交通事业单位不得不遵循自身发展现状管理其拥有的资产,此时监管这些资产难度将大大增加,进而出现闲置、流失资产现象。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单位领导人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程度较低,无法实现内部有效控制。特别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存在极为滞后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3.缺乏财务管理人才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因一部分财务人员只是专业素质较低,不能随着社会经济变化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此导致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管理层应对各项工作所需能力水平加以明确,且对其所需具体知识、技能,除此之外员工培训、经验也会对其所需知识、技能造成严重影响。如财务人员不能只具备一般的概预算能力,还需对其知识面加以扩展,对其知识水平进行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预算责任不清
单位应对预算控制效果加以重视,如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等。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激励措施重视程度较低,如建立预算责任、考核与奖惩措施等。产生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在于预算责任不清。如预算责任单位不合理设置,无法充分有效联系预算管理预算指标和企业有关部门、人员的主要责任。或还需不断改进制定预算指标的可控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还在预算工作、指标宣传与沟通等方面存在缺陷。
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按照投入一产出比例关系能够对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支出效率进行科学评价,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先确定预算目标,要求此目标必须将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要点充分体现出来。随后明确编制部门、人员,确保其编制的可行性。且以此对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进行全面提升。
有序的竞争机制并没有在交通运输市场内形成,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当新项目出现将导致其所需人力、物力的改变,进而产生预算与实际支出差额较大的现象,给单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为此可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合理运用预算管理。
(二)加强单位内部审计,健全财务监督控制
一是将风险导向审计适时引入。因单位固有风险因素将对审计风险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常见风险往往由财务人员素质、业务性质等产生,同时内部控制风险因素也会对其财务管理的准确性造成重大影响,如错报账户余额等。适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对审计人员将制度作为前提的抽样审计缺点加以弥补,又能优化配置审计资源,避免错报等问题出现在会计报表内。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应用。作为审计交通事业单位有关领导人经济责任的一种方式,其主要为业绩考核提供可靠保障。在不断完善审计系统的同时,现阶段已逐步转变为实时审计,此过程选取此种审计方式,能够进一步避免负面事件事态发展,对单位经营管理行为规范与经营秩序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财务运行机制
为对交通事业单位支出管理进行有效规范,需进行支出标准与定额体系的科学建立,这就要求在标准制定环节必须实现其合理性。在支出指标制定中,应避免标准过高,无法实现财务资源支持,进而浪费大量资金。要求必须以往年水平为前提,且与现阶段消费水平相结合,进行定额的适当调整。在定额标准制定过程中,因预算单位业务性质存在一定区别,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准的合理制定,避免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出现。
为实现有效控制交通事业单位收支问题,需进行审批权限、财务审批制度的合理设置,且利用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公开、公正性全面提升。要求严格遵循单位审批规定确定各项支出制度,坚决抵制规定没有的支出报销项目,规范财务管理操作行为,完善财务运行机制。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建立绩效管理系统
作为确保单位财务管理的根本条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按照财务工作需求进行各类型、层次管理、财务人员的合理分配,同时进行岗位职责与相关考核方式的制定。遵循岗位职责及相关规定定期考核评定人员素质。为加快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提升业务技术能力,满足专业发展要求,必须加大培训各级财务人员的力度,实现财务人员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如对在岗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加以重视,将先进技术知识传递给劳动者,让其充分掌握,才能将其本职工作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在绩效管理中,需做好收集、分析绩效管理有关信息。且按照绩效评估目标,详细检查该部门工作,评估该部门有关工作质量。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估,能够全面提升财务队伍整体素质,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改善。同时能够为调整单位内部财务人员工作职能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因绩效评估对财务人员方方面面无法全面涵盖,需根据重点突出与兼顾一般的原则进行评估指标的确定。也就是说可选取面谈的方式作为绩效评估的主要形式,进而增加双方互动性。在完成绩效评估工作后,应及时反馈评估结果,进行良好绩效评估环境的创建,进而帮助财务人员及时找出自身缺点,分析原则,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这也是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
(五)培养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风险控制目标合理确定。为实现交通事业单位经营目标应先进行风险控制目标的制定,在相应范围内有效控制其经营风险。在控制目标确定过程中,先对其可操作性加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将交通事业单位信息的准确性充分展现出来。
二是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化。交通事业单位应将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素质培养等有效结合,将风险意识充分贯穿到岗位责任中,加大培训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对财务人员风险控制能力有效提升。
三是财务状况预警机制的建立。对国外先进经验加以借鉴,进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且利用有关风险评价指标,有效识别财务管理活动内存有的风险,且提出相关对策,在初期阶段彻底消除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速提升,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交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单位发展极为重要,为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其问题所在的基础上,选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其管理水平,才能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谭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