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16-12-07赵世环

理论观察 2016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提升路径思政课

赵世环

[摘 要]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应对媒介时代的变化,通过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实践、掌握微时代话语权、主动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等路径,提升其媒介素养,占据思想文化阵地。

[关键词]思政课;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52 — 02

在传媒影响力弗远无界的时代,媒介构建了人们的拟态环境,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使得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在高校师生之中迅速传播,如何在文化激荡、价值观激烈交锋的媒介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引导力,是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普遍性难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非常重要,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媒介素养即“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媒介素养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媒介素养是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维。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利用新媒介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信息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舆论场,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难以消除的影响。另一方面,经由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和资源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站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平等地共享这些资源,教育者传统上所具备的信息优势已大大减弱。

其次,媒介及媒介信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现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政治认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心理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助于推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更新。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般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度,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借助信息有效传播和深度解读来进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思政工作的成效。

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非常匮乏,这也为提升其媒介素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般拥有较高的学历,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相对其他民众来说,已拥有较好的媒介素养,但也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在媒介信息的解读方面,很多教师存在偏差和深度不足的情况,如2014年的“辽报事件”,就引起了大众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担忧;在媒介素养教学方法上,一般思政课教师也在课堂上有意无意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但还不能主动熟练运用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方法,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对思政课逆反心理较重。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推进的新情况,抓好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具有互联网思维,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因此,在此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索

提升当代传播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媒介素养,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培养网络媒介意识,主动把网络媒介应用于课堂实践。

如果媒介素养的目标是培养理想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过程就变成了一个以健康民主为目的的社会问题校正过程。〔2〕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就是建立在教师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他们要有将网络媒介服务于思政课教学的意识,做一个有心人,将在学生中产生一定影响的网络媒介信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并时刻对教学的结果并进行反思评素养教学方法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原有课程教学质量,也推动本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现代信息人才的培养

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注重提升教师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通过提供一系列活动,包括工作坊、研讨会、小组协作学习、建立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以及教师职业发展项目等,帮助教师提升媒介素养。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关于媒介与信息素养”的计划,特别关注对教师的培训,并在2011年5月推出了便于教师使用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课程模式》,在一些成员国家积极推广。这些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高教师媒介素养提供很好的借鉴,然而我国媒介环境、教育理念和教师条件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对于这些成果必须消化和吸收,不能完全照搬。在我国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媒介素养,要借鉴国外经验,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现状和特点,引入和开发实用的培训项目,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来提倡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媒介信息加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目前很多高校已开始实施相关培训。2015年全国各省份都根据教育部要求开展实时网络培训,但由于场地和经费限制,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未能参加该培训,而且类似培训中实践操作层面涉及的较少,培训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因此长效培训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注重掌握微时代话语权,塑造教师良好媒介形象。

当下微传播环境形成了多中心的传播场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面临挑战,出现下移和分散的状况。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与时代感,要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每一个话语体系中,探索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有敏锐的媒介感悟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话语体系中时,在话语内容和表达上遵循传播规律,塑造良好媒介形象,真正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上海高校一位青年思政课教师,在微博上发布生动幽默的图片配上优美和有深度的文字,吸引了近万名粉丝。这位思政课教师的微博就体现了较高的媒介素养,展现了强大的媒介策划意识和媒介管理意识,能够和学生建立持久有效沟通,这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在微传播时代,教师要善于吸纳和运用微语言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当下流行的评论体、语录体等“微语言”共有的特点是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张扬个性,和现实生活中的用语环境有所差异,如“给力”、“神马”、“浮云”等,却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使用合适的微语言,可以避免大学生比较反感的套话式的传统语言表达,增强话语的时代感和立体感。国内有高校思政部门建立了以夸张漫画为主题的微信平台,将抽象的道德教育、党建信息和法律知识等通过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推送给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内外互动中在运用微语言时,应避免为取悦一些大学生的趣味而偏离主流价值方向,应该在价值导向上保持鲜明的和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舆论领袖”,建立师生互补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均可以成为接收者和传播者。在这种情形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媒介“学生舆论领袖”,通过这些在大学生中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来发挥媒介引领优势,而且学生在某些方面如新媒介操作和应用等方面的水平高于教师,教师也能在和学生互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舆论领袖主要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舆论领袖。”〔3〕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互动中要捕捉这些学生擅长的领域,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培育方式。国内已有很多高校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有一些高校教师在发布新闻、公告、通知时,培养了一批学生对所有官方书面的内容进行了“萌萌达”的改头换面,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这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和借鉴。也有一些高校在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设置“专家在场”机制,所谓“专家”,是指对某一领域较为深度研究了解和研究的人员,其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就是其中一份子。专家在场机制,就是强调高校在建立学生意见领袖培养机制时,要保证沟通中的一些专业性或技术性较强的问题,能够得到权威的和准确的回答。在这个互动过程中,通过师生互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增强了教师的媒介素养。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是当下媒介社会下的责任自觉,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完成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教师、学校和社会应不断协同努力,深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参 考 文 献〕

〔1〕Elizabeth Thoman, Skills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_.room/pdf/CMLskillsandstrat.pdf,2005-03-10

〔2〕陆晔. 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1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提升路径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