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实现
2016-12-07何冰周长美
何冰 周长美
[摘 要]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和继承者,其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精神当代复兴的本质要求。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包括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这不但时代与社会发展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风建设、新闻媒体、社会实践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精神;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36 — 0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更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和继承者,其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精神当代复兴的本质要求。
一、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指标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就是当代大学生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行为等改变自身的价值结构,把中国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自觉的价值目标的认同过程,主要包括对中国精神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知认同是大学生在接受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之前,首先要对中国精神有所基本的必要了解,在熟知道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追求之后,会产生情感上的积极的心理反应,就是认知认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情感认同就是在这种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在情感上达成一致,实现情感认同之后,就会将中国精神转化为其自身的内在信仰和精神追求,这就是内化认同。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实现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内化认同之后,必然会将自身内化的中国精神外华于具体行为,实现行为认同,这也是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最高境界和深层体现。因此,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的指标,就是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知、情、信、行”的统一,缺一不可。
二、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向心力,中国精神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向心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这就需要实现中国人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继承者,其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就关系到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路程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增添他们对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重要基础。
(二)中国精神当代复兴的本质要求
中国精神不但是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生命之源。失去了中国精神的支撑,也就等于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与灵魂。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的需要还是从生命的传承,都需要中国精神的当代复兴。当代大学生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关键基础,只有在“知、情、信、行”四个方面都达到价值认同,中国精神才会有在当代复兴的真正可能。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当代大学生做为祖国的未来,他们享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成长成才不应也不能只是知识能力的出类拔萃,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喻成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盖,同样也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之钙。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正确的精神作为积极的引领,中国精神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向前发展,是历史与时代的结合。因此,增强他们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将中国精神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利用中国精神的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在中国精神的指导之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完成自我完善与提升。
三、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途径
(一)巩固课堂教育,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就课堂,思政课的课堂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主要就是要通过思政课的课堂去实现。通过思政课的课堂系统教育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精神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等有所认知,从而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不在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是自发性的内心再了解。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是比较抽象的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思政课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论灌输,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使中国精神的形象更加具体化、更加鲜明化。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授课教师可以将中国精神融入到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具体历史事件当中。使中国精神在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身上再一次显现。真实的人与事会让学生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着更加明确的理解,同时也会让学生对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有着更加坚定的认知。
(二)丰富校园文化,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实现这一价值认同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要有丰富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就是每一个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将中国精神融入到具体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中国精神带给他们的力量支撑。例如,一是社团建设活动,学校要注重培养积极高效的学生社团,一个成功的社团应有责任意识、认同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因此,在学生进行日常的社团活动的过程当中,就会把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转为具体的日常行为。二是将校园文化与重大节日和事件联系到一起,让中国精神深入人心。重大的节日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伟大。重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凝聚了全国人民力量并且与学生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主体都是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纪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而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只有全民族的大团结才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力量支撑。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三)完善家风构建,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习场所,也是学生感受社会的第一个场所,一个家庭的家风关系到一个学生的道德品格的价值养成。因此,家风的构建,一是要结合新时期的要求,以中国精神作为基础,将中国精神转为一个家庭的具体信念,从内容上高度整合家风与中国精神所倡导的关联部分,从形式上突破家风的个体性与私人性实现家风的整体性和民族性,从传播的方式上打通家风与中国精神的传播途径。二是家长要有意识有信心的构建自己的良好家风。家风的构建关键在家长,家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其言行、品格、修为无疑会对家风的构建,子女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家风的构建当中,家长要用优秀的个人修养与个人魅力构建良好的家风,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传承良好的家风,实现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四)优化媒体宣传,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新闻媒体担负着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责任,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接触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频率非常高。电视、电脑、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这就要求优化媒体宣传,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一是坚持新闻媒体的正面导向。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要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必须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新闻媒体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优化宣传方式,应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正能量。例如,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通过宣传真正的人和事,达到在大学生的群体中起到思想与情感的共鸣的。二是积极打造网络新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习惯和内容,这也为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提供新阵地。但是网络当中信息真假掺半,极易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削弱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网络阵地,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建设,把中国精神体现到网络文化、网络服务和网络选的过程当中,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主旋律。
(五)加强社会实践,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行动当中。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会让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例如,一是可以开展中国精神宣传的志愿者服务,通过承担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学生不但可以展现自己才能,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是参与者更是受教育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加深对中国精神的认同。二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每一个高校的所在地和学生的家庭所在地都有着自己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具体内容,形成对中国精神某一个方面的具体理解。这样的理解建立在学生自己的行动过程当中,比任何说教都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真正实现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特别是行为认同。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血脉。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实现他们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使中国精神激发大学生求知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只有实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精神的当代复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才会有变为现实的可能。
〔参 考 文 献〕
〔1〕宋妍.加强大学生中国精神教育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
〔2〕王泽应.论中国精神对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J〕.齐鲁学刊,2014,(03).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