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参与下多元主体合作:福利多元主义框架的本土修订——基于中国江苏省P高校慈善筹募活动的实证研究

2016-12-07荀康伟

社会工作 2016年5期
关键词:慈善社团大学生

荀康伟

社团参与下多元主体合作:福利多元主义框架的本土修订——基于中国江苏省P高校慈善筹募活动的实证研究

荀康伟

基于半年的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和个案访谈,本文搜集了P高校2002年到2009年8年来大学生慈善筹募活动的资料,分析了组织慈善筹募活动这一事件由行政主导到社团参与下多元主体合作的动态变迁过程。进而本文认为在中国高校中,本土化的福利多元主义路径需要依靠由校机关、学生社团、市场和民间组织四方不同类型的资源置换和协同合作来完成,社会工作需要在协调四方资源和促进四方合作以及青年能力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慈善筹募活动 福利多元主义 社团参与 多元主体合作

荀康伟,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哲学硕士生,香港注册社工(香港 999077)。

一、相关概念及背景介绍

志愿服务是指有正式部门安排的无偿的服务组织或是有特别需要人士的活动(Law,M.F.B,200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看到许多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报道。比如,某高校的志愿者在节假日看望孤寡老人,组织慈善义卖捐赠福利院,在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西部农村的支教等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是一种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在做志愿服务关心他人需要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使生活变得充实(Keyes,C.L.M.,Ryff,C.D,1999;Law,B.M.F.,&Shek,D.T.L,2009)。在五花八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组织和参与慈善筹募活动是志愿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这些慈善筹募活动主要是由大学生自己设计、筹划、组织、实行,所募集到的资金和物资通常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大学生慈善筹募活动的组织通常是非正式的,一般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每次筹募活动的主题也可以是不固定的,募集资金的帮助对象可以是校内患有重病的学生,也可以是自然灾害中的灾民。在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外,这种非正式的慈善筹募活动承担了社会救助、医疗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灾害救助、环境保护、残疾人保障等多元的福利功能,在经济福利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工业化进步和GDP的快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体制的改革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的转型。过去由单位承担个人生活福利、住房福利、医疗福利、卫生、幼儿教育、交通福利的局面被打破(张敏杰,2009;刘畅,2009),“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然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却无法填补由于单位缺失造成社会福利需求无法满足的空白,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正式的组织结构被打破,但是很多时候非正式的关系依然存在,比如说学校里面有同学患了绝症,或者发生意外的时候,同学和老师们依然可以自发地组织慈善募集,帮助遇到风险的同学。这些基于非正式关系组织起来的慈善筹募活动成为填补社会保障缺失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市场改革的浪潮下,作为单位的高校既不可能置改革的浪潮于不顾,也不可能忽视学校成员的利益呼声,他需要面对来自国家、内部成员以及市场三者合力的影响(王晋,2009)。根据吴康宁(1998:183)的分析框架,高校转型属于一种体制混变类型,处在混变之中的体制既非完全的新体制,也非完全的旧体制,它是一个“大杂烩”,其不同部分之间相互矛盾乃至相互冲突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许多单位的特征。这一项关于大学生组织慈善筹募活动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组织”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新华社,2006•10•18(1).。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关于大学生参与慈善募集以及捐赠的研究对于我国未来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文献的回顾中,笔者发现许多慈善捐赠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层面,这些研究从会计学、管理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慈善捐赠的经济效益、核算机制和社会效益(葛建,2009;刘倩,2006;谭光勇,2010;项嘉旎、程博,2012;高勇强、陈亚静、张云均,2012)。还有一些是研究个人慈善捐赠的,研究对象为一般侨胞和企业家,也可能是普通人,捐赠的对象通常是教育机构和福利机构(陈世柏,2011;赵海林,2010;张小绿,2012)。关于大学生捐赠的研究并不多,其中实证研究更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捐赠动机、捐赠的方式、捐赠的意愿和态度、捐赠信息来源以及影响这些变量的人口学因素,然后提出一系列提升和激励大学生参与慈善捐赠的建议(李洋、涂涛、王道阳,2011;魏新惠,2012;陈鸿雁、魏艳,2012;郭邦、刘萍,2012;吴显华、欧阳凤莲,2012;倪诗蓓、石庆龄、胥心愿,2012;邓玮,2008)。这些研究共同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它们把慈善捐赠仅仅理解为大学生个人捐赠行为,而忽视了慈善筹募组织活动对于大学生慈善捐赠的影响。尽管在倪诗蓓、石庆龄、胥心愿所做的调查中有提及大学生慈善捐赠的主动性不强是由于大学生和慈善组织两方面的因素,但值得遗憾的是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文献专门从大学生组织慈善筹募活动的角度探讨慈善捐赠问题。另外一个不足是基于研究方法的,大多数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去研究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这样的方法无法把握大学生慈善捐赠在历史和社会环境变迁的情景下动态变化的过程。基于以上不足,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是:(1)大学生慈善筹募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学生慈善筹募活动的组织模式是如何变化的,其背后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因素是什么?

大学生通过参与和组织慈善筹募活动,建立了正面的自我认同,促进了身心健康,同时作为国家和市场社会福利职能外的补充,大学生慈善募集活动是输送社会福利给有需要人士的重要渠道,在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社会保障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大学生慈善筹募活动是筹集和输送福利给有需要人士的重要渠道,是一种非正式的多元资源组合筹集和输送福利的社会活动。整个活动开展并不只是由大学生组织,而是学校行政机关、企业、媒体和社会组织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要分析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是一个很合适的理论框架。其实,对于很多国内学者来说,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由西方社会引进的。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当时凯恩斯主义几乎在世界上起到了统治性的地位,各国政府纷纷扩充社会福利,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提升社会保险水平,改善公民权利和提升就业机会,形成了福利国家。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出现,福利国家经济出现严重停滞,而另一方面社会老龄化、全球化带来的失业问题导致社会对于福利的需求增加,许多政府的税收和开支入不敷出,无法满足公众的社会福利需求,出现“政府失灵”以及“市场失灵”(Weisbrod,B.A,1975)。为了应对危机,福利国家纷纷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将社会保障的职能下放到其他主体中去,这样就形成了多元责任主体的保障体系,福利多元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彭华民,2006)。Rose(1986)认为社会福利应该来源于三个部门:家庭、市场和国家,三方福利的多元组合就形成了社会福利的整体。Rose的观点被Evers进一步发展,Evers(1988)认为家庭、市场、国家共同组成的社会福利整体称为“福利三角”,并系统论述了三个福利提供主体的互动关系和保障功能。然而,在这个框架中,民间社会的福利功能并没有被提及,为此,Evers(1996)修正了自己之前提出的三分法框架,将三分法框架发展为四分法框架,即福利的来源由四个:市场、国家、小区与民间社会,肯定了民间社会在协调私人和局部利益以及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的纽带作用。Johnson和Gilbert也主张用四分法分析,Johson(1987,1999)在国家、市场、家庭的基础上加上了志愿组织,而Gilbert(1998,2000)则把福利多元主义的结构更加细化,分为政府、志愿组织、非正式组织、商业组织四个部门。

作为一个从西方引入的理论框架,福利多元主义本身是基于西方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与西方差别很大,在分析中国问题的时候,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把这个框架“本土化”,值得遗憾的是,国内的文献中对于应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西方的资本主义运作的最终动力是靠亚当斯密所说的隐形之手,即个人私欲。然而一个没有约束的市场也会把资本主义推向灭亡,所以政府与民间社会在提供社会福利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西方人权运动的兴起,政府已经逐渐开放公共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民间社会。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引入的,市场经济与消费主义把个人从强调集体,抑制个人发展的集体主义中解放出来,带动了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出现(殷妙仲,2011)。然而,脱胎于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并没有完全打破集体主义的格局,而是出现了一种混合型的结构。如果用“体—用”论来分析,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体,市场经济是用,那么中国的个人主义是脱胎于集体主义之上的。而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逐渐放开对于公共领域的介入,然后民间社会的力量依然薄弱,所具有的社会福利功能也比较弱。另一个缺陷来源于理论本身停留在宏观的静态结构层面,更多关注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性,比较少探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福利输送的途径和过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在中国这样一个多元复杂的情境中,农民和城市居民,本地人和流动人口之间本身存在着很多差异性,他们得到社会福利的来源和方式亦不同。因此,在中国情境下的福利多元主义,需要慢慢细化以及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修订,形成一个本土的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由研究问题所决定的。大学生慈善筹募活动的组织过程、功能、环境因素是本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样一个探索性的研究课题里,质性研究方法显然比量性的方法更加具有优势。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具有学生干部的身份使其更容易融入到学校的社区,更容易与研究对象建立关系,更方便地搜集到一手的数据。在数据搜集的具体策略上面,本研究并没有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去研究一个慈善筹募活动,而是运用文献分析与访谈的方法描述在P高校发生的一个个不断重复的慈善筹募活动,在此基础之上整理一些脉络。这个研究的数据搜集工作都是在P高校完成的,P高校是一所省属重点高校,地处江苏省,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居全国前100位。P高校在校本部设有校团委,负责学生会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工作。此外,在二级学院中,也都设有院团委,院学生会和院社团联合会等组织。由于得到学生社团、学院团委、图书馆和校报编辑部的支持,研究者的很多访谈和文献搜集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由于在当时的条件下,学校对所有志愿性社团还没有统一的管理,历年活动资料没有完整的保管下来。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活动,校报一般都有报道,这为搜集慈善筹募活动的资料打开了一个窗口。校报编辑部作为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的部门,其报道虽然部分受到公众注意力的影响,但是也是受到党委管理的,所以根据校报所搜集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恰恰又因为如此,校报的报道又是在复杂关系下各种力量角力的体现,这赋予了校报报道作为研究数据的价值。在数据分析的方面,研究者运用了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方法,运用量性的描述统计来分析报纸中搜集到的质性数据。为了能追踪到慈善筹募活动在P高校的历史发展,研究者查阅了从2002年到2009年P高校发行的每一期校报中关于慈善捐赠活动的报道,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了报道的频率、版面以及具体内容,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为一张表格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本研究将注意力聚焦于慈善筹募活动这一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这种方法试图摆脱传统的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的方法,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并将过程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解释变项或解释源泉,从人们的社会行动所形成的事件的过程中去把握现实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因为只有在有事情发生的时候,真正的社会关系才能呈现(谢立中,2007)。孙立平(2000;2001)的关注、描述、分析事件与过程的方法重心在强调单一事件本身的内部发展过程。为了避免这种取向可能忽略同一类型的多个事件的联系,笔者更加关注同一类的一系列事件,以捕捉其中的发展趋势和微妙变化。在本研究课题上,笔者就是要寻找这一系列的,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举办的大学生慈善筹募活动中的内部变化逻辑。为了能够更好地捕捉到这一逻辑,研究者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访谈法,就慈善筹募活动的议题访问了组织慈善筹募活动的社团负责人和校机关老师。这些质性数据对于把握慈善捐赠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数据搜集是研究者在2010年本科毕业设计的时期完成的,而理论框架的选取,数据的分析和论文的写作是在2013年研究者在香港完成硕士学位并且工作满一年后开始的,因此很多分析是研究者对当年经验数据的重新思考下完成的。考虑到研究伦理中的保密性原则,本文中的所有人名、社团名、活动名全部用了假名。

四、研究发现

(一)慈善筹募活动的驱动力

一般来说,社会服务与慈善公益活动的发展与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香港在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暴动之后,才大规模地发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基层的社会服务提供者往往扮演着“软警察”的角色,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一种慈善公益活动,大学生组织慈善筹募活动背后也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贫困、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匮乏以及对于社会风险的抵抗力不足等。在众多社会学家看来,社会问题的构成不仅要有客观的社会事实存在,而且相关的主体要对这个事实有主观的意识。如果一个社会事实确实存在,但人们并没有在主观上认为它是一个问题,并希望采取相互一致的行动去解决这一问题,它就不是一个确定的社会问题(Cuber,1964)。这说明,已经构成社会问题之基础的客观事实只有随着公众及其舆论对它的觉察以及态度倾向,才会成为社会问题,换言之,某一社会问题的产生尽管有其客观的事实基础,但它的浮现则是一个主观的建构过程(闫志刚,2006)。只有当一部分人发觉到这样一群处在这些困境中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并意识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后,才会行动起来援助他们。正如笔者在做文献研究中收集的资料那样:

“在一次暑期实践中,五姐妹来到某新村,遇见了4名不足10岁的贫困学童。他们的不幸深深震撼了这些来自城市的姑娘们的心,回校后,七姐妹总觉得应该为那些孩子做点什么。商量的结果,她们要凭自己的劳动帮助4名贫困的小弟弟、小妹妹上学,于是她们就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校内破烂、筹募一些回收物品和捐款来帮助困难学童,一开始周围人对她们很不理解,但是她们的行为渐渐化解了误解,给这些贫困家庭送去了温暖和欢笑。”

——摘自报道1

“为了发扬五姐妹的精神,阳光学院与小康社区共建‘留守家园’爱心助学点,主要面向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为他们奉献爱心,提供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和健康的生活的场所。”

——摘自报道2

“为了发扬五姐妹爱心助学精神,阳光学院正式成立‘五姐妹爱心助学社’,以‘爱心延续,心火相传’为宗旨,凝聚众人的爱心帮助有需要的孩子。”

——摘自报道3①报道1、报道2、报道3均摘自P高校校报,由于保密的需要校报名选择不公布。

慈善筹募本身就是一个解决贫困学童问题的行动,发现问题是行动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如果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有后面的行动,也不会有慈善公益性社团的成立以及之后推行的各种志愿活动。五姐妹发现了贫困学童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她们产生震动,于是开始关注起这个问题来。其中,一部分个体以主动行动来解决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只有这样,问题才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慈善的精神才会影响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队伍中。一个慈善公益性活动,需要有一群人行动起来关注同一个问题,这之中可能会有媒体的介入和报道。只有当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并且行动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慈善公益性的社团才会产生,才会有后续的更加深入的志愿性服务。材料中,大学生们在暑期实践中意识到的社会问题是贫困,当意识到有贫困学童这一类弱势群体后,大学生们才付诸实际的行动筹募一些经费以帮助贫困学童。这样的新闻被刊登在P高校的校报上在全校范围内广泛传播也说明了校行政、党委对于这样的行为的一种默许和肯定。

(二)从“行政主导”到“社团参与”:慈善筹募活动的变迁

如下的表格展示了自2002年到2009年8年以来P高校校报中关于慈善筹募和捐赠的报道。总的来说,八年来,P高校校报中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的报道在数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当然,在特殊的时期(例如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由于媒体关注的焦点相对集中,所以关于慈善捐赠报道也特别多。不过,媒体对于校园慈善捐赠行为的报道只是对校园慈善捐赠活动的一种反应。具体报道的频率和数量,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其他重大事件转移了媒体的注意力,媒体上级领导工作思路的变化,报纸版面设计的变化等等。根据2002到2009年P高校慈善筹募活动特点的变化,笔者以时间为顺序将P高校的慈善筹募活动分为“行政主导”和“社团参与”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做一个很清晰的划分很难,很多时候“行政主导”和“社团参与”两种模式都存在。如果一定要定一个划分标志,那选择2006年可能比较合适。因为自2006年后慈善筹募活动的报道频率,社团参与慈善活动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表12002 ~2009年P高校校报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活动发起人的报道统计

表22002 ~2009年P高校校报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报道版面的统计

表32002 ~2009年P高校校报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对象的报道统计

在进行初步的统计后发现,2002年到2003年间,由校机关、党委、党支部牵头举办慈善筹募活动的比例分别为50%和72.7%。由班级或学生组织自发的捐赠活动所占比例低于20%。大多数的慈善捐赠是在校机关的倡导下被动完成的,大学生主动发起慈善捐赠活动很少。此外,2002年报道的两个慈善捐赠活动几乎都是针对学校内部的,而到了2003年,捐赠活动的报道不仅一下子增加到11个,而且受到帮助的对象也从校内扩大到校外的弱势群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非典的影响,其中的校外受助对象很多是疫区的病人。另外一个导致2003年报道数量增加的原因是学校政策的变化,当年11月,为了适应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P高校成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对社团进行统一的管理,支持大学生社团的发展。2004年之后,P高校校报关于慈善捐赠报道的统计中出现了很多由班级、学生会等集体和组织发起和主办的慈善捐赠活动。而且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具有慈善、公益、志愿性质的大学生社团举办慈善捐赠活动的报道,慈善公益性社团作为慈善捐赠活动发起的一支特殊的力量开始崭露头角。与此同时,校机关、行政部门发起的慈善捐赠活动比例开始下降。另一方面,在经历过2003年SARS的高峰以后,慈善捐赠的报道数量开始回落,2004和2005年各有5次关于大学生慈善捐赠的报道。在这些被报道的慈善捐赠活动中,由校机关、党委发起的慈善捐赠活动比例下降到20%,由班级学生会和社团举办慈善筹募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20%,2005年这两个比率均为20%。2006年~2009年关于社团举办慈善捐赠活动的报道非常多,大学生社团逐渐成为校园中组织慈善捐赠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有一些大学生社团开始和社会上的一些民间慈善公益性组织合作在校园举办慈善筹募活动,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慈善筹募活动,被P高校校报连续报道,甚至引起了国家级、省地级媒体的关注。在表格3中我们可以观察到,2006年关于慈善捐赠的报道由5次猛增至16次,2007年更是达到了高峰,慈善捐赠报道达到了21次,然后2008年和2009年,报道的数量开始回落。在这4年中,由社团举办的慈善捐赠活动所占份额达超过了30%,其次是班级、学生会这类组织举办活动也略有增长。校机关和党委领导下的慈善捐赠活动所占的比率稳定在20%~25%,2008年,这个比率达到顶峰,38.5%,最后个人捐赠所占比率在15%以下。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同样出现了类似2003年的情况,即慈善捐赠的报道出现在了第一版甚至是头版头条。此外,这4年中慈善捐赠的对象也比2000年~2004年更广,出现了如残疾人、空巢老人等先前并不关注的弱势群体。笔者访谈过P高校校报的主编,了解到在2006、2007年度,校报在第二版开了一个版块,专门报道每月新鲜事,这一栏中出现了许多琐碎的小新闻,许多慈善捐赠活动就是在这一栏被报道的。2008年后,随着校报编辑部的工作思路变化,这些琐碎的新闻以网络媒体的形式向广大学生展现,在校报上取消了新鲜事的版块。P高校的内部网站上开辟了学工平台,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和学院新闻,这也使得校报对学校慈善捐赠的报道减少了许多。

上述表格反映了P高校的慈善筹募由“行政主导”向“社团参与”方向的转变。前期的报道中,很多慈善筹募活动从对对象需求的认识到活动的筹划和组织都是由团委、党委等校机关主导。而后期的很多慈善筹募活动无论从对于社会问题的把握、活动的理念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举办都是由大学生社团自己筹划和执行。为了证明社团的发展与P高校慈善筹募活动组织形式的转变,笔者统计了2002年到2009年P高校关于社团从事志愿服务的报道频次(见表4)。

表4 P高校校报慈善筹募和志愿服务提到的学生社团的频次

在2003年以前,有关于慈善公益性社团的报道并不多,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学生社团比较单一,活动也并不丰富。在2003年,为了推动大学生社团的发展,P高校成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此后的几年中,大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也推动了校园慈善筹募活动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2006~2009年,P高校的慈善公益性社团进入了一个春天,关于慈善公益性社团的报道在持续增加。在这一时期,一些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慈善公益性社团相继出现,它们在校报中出现的频率明显要高于其他社团。绿色天空在2006年出现了4次,在2007年出现了7次。阳光雨露协会在2006年出现了3次,2007年出现了3次,社会志愿者协会在2007年出现了4次,在2008年出现了4次。这些数据表明,一些慈善公益性质的大学生社团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成为大学组织慈善筹募活动的重要力量。在这些出镜率很高的社团中,有一些报道是对一个活动的连续追踪报道,并且这些慈善捐赠活动都有与民间慈善组织团体合作的迹象。以社会志愿者协会茉莉花西部助学活动为例,笔者发现,在P高校校报2007年第24期、2007年第27期、2008年第1期3次报道了社会志愿者协会举办的这次茉莉花西部助学活动的经过。报道中指出,茉莉花西部助学活动是社会志愿者协会与茉莉花西部助学组织联合举办的,这次活动在S校区募集了千元现金和和一千多件衣服寄往青海和西藏的贫困山区。

(三)多元主体合作:慈善筹募活动的组织形式

1.筹募活动与校机关

从P高校慈善筹募活动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慈善筹募经历了一个由行政主导到社团参与的过程。最初,P高校很少有由大学生自主独立举办的慈善筹募活动,而是有需要的时候由校党委、团委倡导和举办筹募活动,发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整个活动的组织是自上而下的;接着,在校行政的倡导下,在政策的激励下,出现了很多的个人捐赠、集体捐赠活动;最后,P高校中出现了许多专门的慈善公益类社团,有计划的自主组织慈善筹募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自下而上的。P高校是地厅级单位,校机关、校党委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力量是通过校行政机关和校党委体现的。同样行政和党委这套班子也出现在下属的各个学院之中。在P高校的每个二级学院中,设有共青团团委——隶属于院党委直接管理,团委就是专门负责学生工作的机构。学院的所有学生活动都必须经过团委的批准和审核后方可举办,大学生社团的成立也需要经过团委的审核。在P高校举办的众多慈善捐赠活动中,其中相当一部分活动就是团委发起或者是由学生组织发起团委批准和团委支持的,换句话说,团委作为校行政的基层组织为学生社团举办筹募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组织支持以及赋予合法性。为了了解学校的态度,笔者对P高校某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多年的党委副书记CDW有过一次访谈(CDW本科就读于P高校):

笔者:“在您上学(读本科)的时候当时我们学校有社团联合会吗?当时是否已经有了慈善公益性质的社团?”

CDW:“在我上学的时候,当时还没有社团联合会,但是有科协,其职能相当于社联。科协下面设有史学社、摄影社等文化娱乐类社团,但是没有专业的慈善公益类社团。”

笔者:“那么,那个时候有没有组织过捐款活动呢?是由谁发起的呢?”

CDW:“有,也有针对患病的同学和贫困生发起的捐赠活动,但是基本上这些活动都是由学院行政发起的。”

笔者:“您主管学生工作多年,据您所知,学校对于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对于慈善公益性社团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CDW:“应该说学校是大力鼓励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很多大学生离开了家庭,独自在学校生活,加入社团后,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同学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另一方面,参加社团对于培养集体认同感、奉献意识、社会责任都有好处,尤其是对于那些‘80后’‘90后’,因为这些正是他们所缺乏的。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精力比较充沛,参加社团活动也可以转移掉他们一部分注意力,这样防止了他们把精力投入到玩游戏等不务正业的活动上面。这样一来,同学社团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向善治的方向发展,减轻了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的许多负担。”“我们学校的社团分为四大类:政治型社团、专业型社团、文体型社团和公益类社团。政治型社团和专业型社团开展的活动比较单一,枯燥,文体型社团又需要有特长,但是公益性社团就不同了,只要有爱心,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所以,我们鼓励更多同学参与。”

作为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CDW的访谈材料反映了校机关对于学生慈善捐赠活动以及发展学生社团的理念。学校的党委、团委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社团发展基于多方面的考虑。P高校慈善公益性社团的发展与学校行政力量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联系。相信没有学校行政力量的支持,慈善公益性社团也不会获得如此大的发展,在和社团负责人WXF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

“在我们的学校,校机关,校党委,这些部门手中握有绝对的权力,校内的媒体是属于党委宣传部管理的,行政的力量也是在他们的手中的。一次汶川大地震,我们学生社团自发组织捐款活动,也就募集到不到1000元,但是学校利用行政的力量一发动,从学校到学院每一层全部都配合,下一子就捐了一百多万,相比之下,我们学生社团的力量真是太渺小了。”

通过P高校校报的资料收集中也可以发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对于大学生社团的捐赠报道大量的减少,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校机关、党委的捐款活动的报道。其实,这正反应了一种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格局,国家掌握着对媒体的控制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表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力量。在这样强大的力量下,社团的力量似乎就被比下去了。此外,国家对于公共领域也并不是完全放开,任其发展,在社会逐渐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政策也是不断变化的,顾虑也很多。笔者从一位现任社团负责人DXM那里了解到:

“茉莉花西部助学是2007年我们办的最成功的一个活动,但是2008年、2009年我们再想办就感到很困难了。其一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有奥运会的召开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在2009年我们再向团委申报这个活动的时候,团委书记也是很有顾虑,最后决定不办。他考虑到现在的国内政治形势,3•14事件、7•5事件,怕这些民间组织团体会被一些非法组织利用,从而使我们大学生也牵扯进来。”

笔者在对P高校校报查阅过程中也发现,2009年度对于校园慈善捐赠活动和社团的报道数量下降得很厉害。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2009年度校内确实没有一些大规模的值得报道的慈善捐赠行动,另一方面,由于媒体是受校党委领导的。媒体中对于慈善捐赠行为的报道下降也可能反应了校机关对于大学生慈善活动的一种顾虑。DXM的谈话所反应的问题可能代表着政府中一部分行政人员的想法。在对公共领域放开的同时,政府又不希望看到民间的组织被一些国外政治势力所利用,因此国家利用行政的力量开放公共领域表现出一定的谨慎性。

(四)筹募活动与企业

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跟经费紧密相关,因为任何一个活动从策划到宣传到举办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P高校每年用在学生工作上的经费并不足够,所以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在行政主导的慈善筹募活动中,活动的经费是要依靠团委的拨款,经费并不算多。然而,在很多大学生社团成立以后,社团内部纷纷成立了筹集经费的部门。在被访问的几个慈善公益性质社团中,经常听到的关于活动经费的筹集是通过拉赞助的方式解决的。一般社团都设有外联部门,这个部门就是专门与市场取得联系,吸引企业参与他们举办的慈善活动中。在实地调查中,笔者搜集到P高校某社团的账本,笔者把账本里的收入和支出合并简化最后整理的到这样一张表:

表5 P高校某社团07~08年度收入支出表(简表)

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2007~2008年该社团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企业赞助,占到总收入的63%,其次才是学院团委和校团委的经费支持,占到37%。笔者了解到,由于该社团在2007年曾经举办过在全校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所以得到了来自学院学校的更多经费支持,然而其他一般的社团得到的来自学院和学校的经费支持则要少的多,甚至是得不到来自学院学校的支持。一些小社团几乎拉不到赞助,就只能靠会员捐款维持社团日常的运行开支。

在笔者访问的一些社团负责人中,有些负责人也坦然承认,他们举办的那些比较大型的活动基本上都有企业的赞助,笔者从XW处了解到。

“在我们社团中,外联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门,因为他们能否为活动拉到赞助决定着活动能否举办和举办的规模。一般,外联部长都是找一些有能力的同学担任,他们如果做得好,在社团中的晋升会很快。我们办社团,平时需要很多经费,这些经费学校是不可能提供给我们的,必须要靠我们自己想办法筹集,如果一个社团没有一点的经费,那么社团就很难运作起来,活动也不可能办好。”

从XW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开展公益性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是由企业提供的。校机关虽然鼓励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但在资金方面又无法提供较大的支持,这就需要依靠企业的捐助。笔者从与LQ的交谈中了解到: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他们也需要通过慈善捐赠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更多的是,企业希望通过参与慈善活动,扩大其影响力,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他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大学生是它们的消费群体,它们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慈善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大,这些活动有的吸引了地市级媒体的关注,因此这些企业赞助慈善活动,可以在广大的公众中引起好的反响,这样投资的效果不比做广告差。”

个案LQ的谈话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参与慈善活动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受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及企业主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趋使,追求经济、社会、政治合法性,以达到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王晓燕,2013)。嵌入在社会网中,企业参与慈善捐赠活动虽然放弃了一部分经济资源,但是企业因此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了企业的商誉,这种良好的形象和商誉就像企业积累的一种“资本”,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扩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参与慈善筹募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主会先通过赞助的方式让渡掉自己的一部分经济资源,以支持公益活动,而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本身又是输送社会福利的重要方式。这种行为在公众看来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期待,换句话说,这种行为更“合法”。正是由于这种合法性机制的存在,才使得企业获取了更多的美誉、良好的口碑以及公众的信任,才赋予了企业这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在社会网络中参与社会交换的能力,以参与到更广阔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当中。

(五)筹募活动与民间组织

在过去,由于狭小的公共领域,民间组织发展受到瓶颈的限制,遇到重重困难。在行政主导的慈善筹募活动中,极少能看到校方与校外的民间组织有过合作。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高校中最先与校外民间组织合作开展慈善筹募活动的是学生社团,这些活动大多是支持异地的弱势群体,如西部失学儿童、农村贫困儿童等。这一类活动基本是发生在2005年后的学生社团大发展时期的,那个时期学校对于社团成立的政策放松,同时国家对于公共领域的开放也使得一些社会上的民间组织活跃起来,这促成了学生社团与民间组织合作的前提。一些学生社团依靠民间组织的网络将学校内的慈善筹募活动和志愿服务帮扶对象拓展到学校这个单位社区以及附近城市社区乃至以外的异地农村社区的弱势群体中。笔者通过对举办茉莉花西部助学活动的负责人HXW采访,了解到一些关于举办这次活动的经过:

“我们都是高校的学生,平时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有茉莉花西部助学这个民间组织,在进一步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是一个公益性质的以帮助西部贫困儿童上学为目的的组织。我觉得跟他们合作很好,一方面我们大学生也比较有爱心,比较愿意捐赠,另一方面,我们有心帮助他们,但没有支持西部的经验,由他们帮助我们邮寄衣物帮我们省了很多事,和他们合作还可以使同学们听到许多义工支援西部的经历,这些对于我们这些闷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

HXW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结识了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民间组织的负责人并与这个组织合作举办茉莉花助学活动。通过这个组织在西部的助学经验和社会网络联系到了西部贫困儿童。通过在东部地区大学里的捐赠活动,将物资邮寄往西部落后的山区,帮助贫困儿童。

一直以来,政府对于公共领域的收紧使得民间组织的力量很薄弱,并且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和控制之下的(Hayhoe,R.&Zhong,N,1997)。然而面对着改革开放以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政府和市场都感到压力,类似于维斯伯格(1975)所说的“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因此,除了市场导向的经济政策之外,各国政府纷纷把注意力放在开放公共领域以及发展民间组织上面(Salamon,1999),认为全球社团革命正在兴起(Salamon,1994)。中国政府对于公共领域的逐渐开放也是在2000年以后进行的,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指出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组织”以及“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民间组织进入到城市,与高校的社团开始合作,并且得到了校团委和各大媒体的支持,使得慈善筹募的活动得以成功举办。根据协会负责人WXF提供的资料,茉莉花西部助学活动在当年被国家级媒体报道1次,被省级媒体报道1次,被地市级媒体报道4次。这些社团在得到校团委的支持和企业的赞助下组织慈善筹募活动,发动校内有爱心的学生为弱势群体募集资金和生活物品,然后再依靠民间组织的关系网络和技术支持把这些物资送给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这种大学生社团与民间慈善组织跨地区的合作使得整个助人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五、讨论与启示

(一)结论与讨论

西方对于福利多元主义的探讨始终停留在静态的结构上面,这是因为西方社会脱胎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所以无论是国家、家庭还是志愿组织在提供福利的时候都是处于相对独立的系统中。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是脱胎于集体主义之上的,这与西方社会的结构仍然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城市单位社区在某些领域并没有完全解体,另一方面政府在治理和管理社会层面的力量依然很强大。这就导致很多中国情景下的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的开展从来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政府、市场、社团与社区、媒体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合作下开展起来的。这就需要在一个动态的情境下去关注中国本土化的福利多元主义,分析慈善活动背后多元主体的关系。P高校的慈善筹募活动这一类历史性事件经历了由行政主导到社团参与下的多元主体合作的变迁,富有一定的戏剧性色彩。P高校年复一年的发生着的慈善筹募活动体现了团委、学生社团、媒体、民间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意思的是这种复杂的关系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又是在动态变化的。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政府对于民间组织注册的放开,2008汶川地震以及奥运会的召开国家渐渐开放公共领域这些背景也在不断地影响着这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大的历史性事件与国家政策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图一 行政主导的慈善筹募活动

图二 社团参与下多元主体合作的慈善筹募活动

在行政主导的慈善筹募活动中,慈善筹募活动是由校党委、团委牵头主导的,这些行政机关委派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和筹划慈善筹募活动的同时,运用行政的力量发动大学生参与慈善捐赠以及提供一些举办活动的资金。这些学生组织往往是校党委、团委命令的执行者,本身的自主空间非常有限。所以组织起来的慈善筹募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缺少创新,帮助到的弱势群体也十分有限,大多集中在校内以及周边社区。相对于行政主导模式,社会参与下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社团的主动参与性,在校党委、团委允许和批准的情况下自主地动员企业、民间组织和大学生等资源一起参与到慈善筹募活动中来。活动的设计和形式丰富且富有创意,活动帮助的对象更加广泛,可以延伸到诸如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等更多落后贫穷的区域。两幅图之间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时间,换句话说,社团参与下的多元主体合作是行政主导型在不断变化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中,社团的积极参与带动了校机关、企业和民间组织这些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促成了慈善筹募活动的成功举办。具体来说,校机关对于慈善筹募活动的认可提供了组织层面的支持,企业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支持,民间组织在举办活动方面技术经验和社会网络方面提供了支持,这种多元主体的合作是举办一个有意义的慈善筹募活动的重要基础。

(二)对于社会工作的启示

当然,大学生社团组织慈善筹募以及从事志愿服务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社团的学生领袖较为被动,不善于跟学院团委的老师打交道,也很少利用社会资源,其设计的服务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活动的过程缺少后续的跟进和长期的发展规划,缺乏一套评估体系来评估服务的成效等。在迈向社团主导下多元主体合作的慈善活动组织方面,社团的能力建设培养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两点对于社会工作启示:

第一,社会工作需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性社团能力建设。社团的能力是社团积极参与组织慈善活动的重要前提。一个运作成熟的社团需要有领导力的领袖,一套规章制度,分工协调,公益使命的培养,良好的对内和对外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的活动策划技术以及寻找和运用社会资源的能力;第二,社会工作需要促进学生社团、校机关、企业和民间组织四者之间的合作。考虑到中国的特定国情和福利多元主义的结构,社会工作应该需要促进学生社团、校机关、企业和民间组织四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使得这些慈善筹募活动能够在成功举办同时可以更好地帮助到弱势群体。

很多西方的研究表明,实践的经验是助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石,而有这样价值和信念的人在成年期亦有很大机会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做出积极的贡献。很多年轻人选择社会工作作为其终身职业也是与青年时期从事志愿服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相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经历对于其终身的成长以及成年之后贡献社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当然,本文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局限。首先,本文研究慈善筹募活动的组织主要从多元福利主体合作的角度进行结构性的讨论,然而事实上大学生组织慈善筹募的心理社会动因本文并没有涉及。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报纸报道数据的内容分析略显单薄,而质性数据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在支持理论方面也略显不足。希望在今后会有更多的研究弥补本研究的缺陷。

[1]陈鸿雁、魏艳,2012,《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对策研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期。

[2]陈世柏,2011,《社会行为:海外乡亲慈善捐赠的本质内涵》,《社会保障研究》第2期。

[3]邓玮,2008,《当代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与认知调查——来自厦门高校的问卷分析》,《中国青年治学院学报》第5期。

[4]高勇强、陈亚静、张云均,2012,《“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管理世界》第8期。

[5]葛建,2009,《小企业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会计与税务差异》,《会计之友(下旬刊)》第4期。

[6]郭邦礼、刘萍,2012,《经济困难学生公益慈善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山东省团校学报》第1期。

[7]李洋、涂涛、王道阳,2011,《大学生捐赠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卫生软科学》第3期。

[8]刘畅,2009,《单位制变迁下职工福利依附研究》,《改革与开放》第6期。

[9]刘倩,2006,《内资企业捐赠的企业所得税筹划》,《当代经理人》第8期。

[10]倪诗蓓、石庆龄、胥心愿,《当代大学生捐助意愿调查——以苏州大学为例》,《社会工作》第8期。

[11]彭华民,2006,《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转型》,《南开学报》第6期。

[12]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鹭江出版社。

[13]孙立平,2001,《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洞察》,载王汉生、杨善华《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谭光勇,2010,《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经营管理者》第2期。

[15]王晋,2009,《学校转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基于单位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第22期。

[16]王晓燕,2013,《合法性与民营企业主的社会责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魏新惠,2012,《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慈善意识提升和慈善行为激励机制研究》,《社科纵横》第6期。

[18]吴康宁,1998,《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吴显华、欧阳凤莲,2012,《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学会》第5期。

[20]项嘉旎、程博,2012,《企业慈善捐赠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研究》,《财会通讯》第33期。

[21]谢立中,2007,《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4期。

[22]闫志刚,2006,《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第1期。

[23]殷妙仲,2011,《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十年的三个迷思》,《社会科学》第1期。

[24]张敏杰,2009,《单位社区的嬗变与公民社会发育》,《河北学刊》第1期。

[25]张小绿,2012,《华侨华人慈善捐赠和侨乡发展——对瑞安市桂峰乡华侨华人的调查和分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6]赵海林,2010,《个人慈善捐赠模式探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27]Cuber,John F.,Harper,R.A.&W.F.Kenkel.,1964,Problems of American Society:Values in Conflict(4th Edition).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28]Evers,A.&Olk.T.,1996,Wohlfahrts Pluralismus:Vom Wohlfahrts Staat Zur Wohlf ahrts Gesellschaft[M].Opladen.

[29]Evers,A.,1988,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Introducing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 in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C].In A.Evers.,&H,Wintersberger.(Ed),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 Work,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pp 7-30).Campus/Westview:European Centre for Social Welfare Policy and Research.

[30]Gilbert,N.,1998,Remodeling Social Welfare[J].Society,35(5),8-13.

[31]Gilbert,N.,2000,Welfare Pluralism and Social Policy[C].In J,Midgley.,M.B.Tracy.,&M.Livermore.(Eds.), Handbook of Social Policy,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411-420.

[32]Hayhoe,R.&Zhong,N.,1997,University autonomy and civil society[C].In T.Brook.,&B,Frolic.(eds.).Civil Society in China(pp.121-123).M.E.Sharpe.

[33]Johnson,N.,1999,Mixed Economies of Welfar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London:Prentice Hall.

[34]Johnson,N.,1987,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M].Amherst: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Press.

[35]Keyes,C.L.M.,Ryff,C.D.,1999,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Midlife[C].In.S.L.Pillis,R.D.Reid.,Eds,Life in the Middle(pp.161-180).CA:Academic Press,San Diego.

[36]Law,B.M.F.,&Shek,D.T.L.,2009,Beliefs about volunteerism,volunteering intention,volunteering behavior, and purpose in lif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TSW Child Health& Human Development,(9),855–856.

[37]Law,M.F.B.,2008,Volunteer Service Participation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8]Rose,R.,1986,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 1986[C].In R, Rose.&R,Shiratori.(Ed),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Pes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Salamon,L.M.,1999,Anheier,H.K.&Associates.Civil Socie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C].In L.M.Lester Salamon.,H.K.Anheier.,R.List.,S.Toepler.S.W.Sokolowski.,&Associates(Eds),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pp.1-2).The Johns Hopkins Comparative Nonprofit Sector project.

[40]Salamon,L.M.,1994,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1994[J].Foreign Affairs,74(3)109-122.

[41]Weisbrod,B.A.,1975,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Sector Economy.In E.S. Phelps(ed.)Altruism,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pp.171-195).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编辑/杨恪鉴

C916

A

1672-4828(2016)05-0065-15

10.3969/j.issn.1672-4828.2016.05.006

猜你喜欢

慈善社团大学生
缤纷社团
慈善之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慈善义卖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