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版本地理教材中有关“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异同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6-12-07朱明洁廖伟业侯刘起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朱明洁 廖伟业 侯刘起

【摘 要】本文以“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对中图版、人教版,湘教版和鲁教版这四个版本教材的案例选取、教学内容选择、教材栏目编排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23-02

“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地理必修三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该部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本文以该部分内容为例,对中图版(2007年6月第2版)、人教版(2009年4月第3版)、湘教版(2004年6月第1版)和鲁教版(2004年6月第1版)四个版本的案例选取、教学内容选择、教材栏目编排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教学启示。

一、教材栏目的设置

四种版本的教材在栏目设置和编排等方面各具特色。总体上来说,中图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思考题、复习题、课题、图片、探索、学习指南等8个栏目,人教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图片、活动、思考题等5个栏目,湘教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图片、活动等4个栏目,鲁教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知识窗、图片、活动等5个栏目。

对上述栏目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图版正文文字18段,阅读材料3个,思考题1个,复习题2个,课题2个,图片10幅,探索1个,学习指南1个。人教版正文文字21段,阅读材料3个,图片10幅,活动3个,思考题1个。湘教版正文文字9段,阅读材料5个,图片4幅,活动5个。鲁教版正文文字16段,阅读材料2个,知识窗2个,图片6幅,活动1个。

二、教材案例的选取

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四个版本的教材都以“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并且,四个版本的教材都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编写教材。四个版本教材在案例选取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比如,从整体上来说,中图版把整个江苏省作为教学案例,而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三个版本教材都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具体来看,中图版教材在阅读材料中融入了“苏南模式”“美国密歇根州复苏”和“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等案例。人教版教材选取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深圳的出路何在?”等案例,在活动栏目中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这一案例。湘教版在阅读材料中融入“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深圳—— 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汹涌的民工潮”“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等案例,在活动中融入“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特色经济”“三来一补”等案例。鲁教版教材则在知识窗中融入“前店后厂 ——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模式”“侨乡”等案例,在活动栏目中融入“是什么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这一案例。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四个版本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从整体上来说,中图版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行了概述,然后,以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人教版突出了珠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湘教版突出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鲁教版突出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中图版首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行了描述,然后,详细叙述了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现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人教版的教学内容包括“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问题与对策”等。湘教版的教学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等。鲁教版的教学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中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问题与对策”等。

四、基于教材分析的教学建议

对四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后,在栏目设置、教学案例、教学内容等方面得到以下四点教学启示。

(一)深研教学栏目,充分发挥作用。四种版本的教材在栏目呈现上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单向传送知识的倾向,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对教材分析时应把握各教学栏目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如阅读材料是对本节内容的补充或拓展,在教学中通过教材中阅读材料所补充的案例或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区域的发展问题,开拓学生思维空间。通过对四个版本的教材分析可知配图栏目在教材中渗透了“学会正确使用地图,分析(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23页)地理现象”的理念,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像资源,引导学生加强看图、读图和解图基本能力的培养。活动栏目使得教材在内容上能紧密衔接,同时也是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活动栏目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入乡土案例。四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该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针对该类问题的对策等三部分内容展开。在案例选取上都参照了课标要求,选取珠三角和江苏省这样的经济发达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区域为例。但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优化教学内容,适当结合乡土资源,拓展教学案例。例如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情况,分析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形成的原因、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如在分析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时引导学生从自身直接经验出发展开思考,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所融入的乡土案例来自学生生活,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刻了解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整合图像资源,培养学生析图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四个版本教材的特点整合教材中图片资源。人教版多为地图和柱状图以及折线图,湘教版以人文景观图居多,中图版则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例如整合人教版中的数据图,如人教版“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4.22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利用这两幅数据图的直观性、精准性等特点让学生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条件,研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整合湘教版的人文景观图,如“图2-34珠海市”和“图2-37珠江三角洲某地街道市场”,这些人文景观图可拉近珠三角地区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学习积极性;或借鉴中图版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在配图的同时加以解释说明图片,如“图2-5-6江苏省城市群发展总体要求”,不仅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理解。

(四)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可结合四个版本教材在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一节中的活动形式的特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建议”指出“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可以参照新课标中对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活动建议,开展社区或家庭附近地区的务工人员调查;对城市或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自主安排小组分工,主动收集相关资料,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调查成果。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主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6)

【作者简介】朱明洁(1992— ),女,湖南邵阳人,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廖伟业(1968— ),女,广西横县人,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侯刘起(1986— ),男,河南驻马店人,南宁市第一中学科研处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