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辅出版的五个“不规范”

2016-12-07张丽华

现代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编校教辅经验

摘要:教辅图书出版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图书名、图书书名页、目录、插图和表格五个方面,对相关问题的梳理、总结和解析,有助于为编校人员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辅;编校;规范;经验

笔者多次参与出版管理部门组织的教辅质检。从近几年的质检情况来看,教辅图书质量总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图书规范『生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教辅出版周期相对较短、合作方多、编辑校对的责任心等因素均有关联。

一、图书名称不规范

书名被拆分为多段,令读者难以确定具体内容。如图1、图2所示,全书名分别应为《高考专题研究解疑精练·化学》《黄金组合·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语文》。美术编辑出于设计需要,为了封面美观,对书名作了拆分处理,但分行处理并不科学,容易令读者误解书名。

丛书书名或套书书名不分。从图2、图3、图4可以看出,其实它们本是一套书,可以把《黄金组合·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列为丛书或套书书名。这样处理以后,对书名的表述就相对简洁和明晰了。

书名数字用法不统一。比如封面书名中有“八年级物理”字样,扉页、版权页或书眉等处则为“8年级物理”,应予以统一。

书名缺拼音。国家标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3259-92)明确规定:国内出版的中文书刊应依照本标准的规定,在封面,或扉页,或封底,或版权页上加注汉语拼音书名、刊名。该规定并没有把丛书书名或套书书名明确列入。检查图1所示书名,仅封面“高考专题研究”字样列有汉语拼音。

疑似书名。封面推荐语或者图书主要内容部分语词同书名相混淆,容易造成书名混乱,“疑似书名”便产生了。如一本名为《看图作文》的图书,其封面有“小学生”字样且与书名挨得很近,容易让人以为书名是《小学生看图作文》,但“小学生”一词并未在扉页、版权页处出现。

二、图书书名页不规范

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G B/T 12450-2001)规定了图书书名页上的文字信息及其编排格式,适用于印刷出版的图书。主书名页含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从该标准可知,在出版图书时,一方面需要规范文字信息,另一方面需要规范编排格式,两者均要执行。教辅图书常见不规范处如下所示。

扉页。扉页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即单数页码面,其作用是提供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等相关信息。教辅图书常见问题是出版社下没有标出其所在地,《图书书名页》(GB/T 12450 2001)规定:出版者名称采用全称,并标出其所在地(名称已表明所在地者可不另标)。此外,扉页属图书的构成要件,一般不得缺省,但经常有教辅图书缺失扉页。

版本记录页(一般称为版权页)。版本记录页位置不对是教辅图书常犯的错误。版本记录页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数页码面,而有的教辅图书则把它放在了封底。版本记录页常见错误还包括:印张计算错误;出版责任人记录常省去“责任校对”项;书名、作者名未列出;图书第1版与第1次印刷时间不一致,如“2015年10月第1版”与“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月份时间就不统一。

图书书名页的顺序。如16开本的图书按8开本图书装订时,有的图书第一页为扉页,第二页为前言,背面第一页为目录,第二页为版权页,而正确的顺序应为扉页、版权页、前言、目录。

版权页上的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国家标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每行开头应空出两个汉字位置,但许多教辅图书只空了一个和半个汉字位置,有的每行开头顶格排列,严格来说也不规范。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内容分三段,每段行距也应按要求执行。有时,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会出现私自更换内容的情况:当编辑发现申请数据与该书有关项目不符时,因时问匆忙等原因,擅自更换其内容,而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向CIP数据中心提出修改申请,以数据中心重新发放的信息为准。《新闻出版署关于在全国各出版社实施图书在版编目(CIP)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对“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标准实施范围”作了规定,其中“不含中小学课本、教材、练习册及假期作业(不含中小学教学参考书)”,如属于这个范围的教辅可不执行《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标准。

三、目录不规范

目录或称目次,是图书正文前表明该书基本内容和层次结构的部分,一般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的标题,兼有检索性和介绍性功能。目录中的文字与正文标题必须保持一致,目录中的页码也应与正文一致。目录常见不规范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目录。有的教辅图书为节省成本,甚至不设目录,使用颇不方便。

目录页码与正文页码不一致。这往往是由于作者增删内容,或是书稿未编辑先排版,而最后责任编辑或者责任校对没有再核对清样页码造成的。

目录标题与正文标题没有一一对应。有的图书目录中有标题名称,而正文里没有此标题。此外,目录中的文字与正文标题必须保持一致这个问题往往被责任编辑忽略。笔者在质检时还经常发现,目录标题读起来很顺,但与正文标题对照就会发现,连词使用不一致的现象常常发生,比如目录标题中用“和”字,正文标题中却用“与”;目录中某一级标题没有序号,但内文中此级标题有序号。

夹带部分的问题。有些教辅图书的答案或者套题,往往不排在正文后,而是单独印刷和装订,然后夹入图书。夹带部分的内容名称,要么不在目录里出现,要么以不对应的方式出现。如有的目录最末一行为“附:仿真模拟卷六套”,所夹带部分却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冲刺模拟卷”。因为夹带部分的存在,对版权页的印张和字数计算还会产生影响,有的图书计入了印张和字数,有的却未计入,质检时往往难以明确印张和字数的出入。

辅文在目录中的标注方式。辅文(如前言)在目录上是否出现要看图书的装订顺序,如果辅文放在目录前、主书名页后,就不能出现在目录上;如果辅文放在目录后、正文前,则在目录上要列出,可用罗马数字等方法标注页码,以便于和正文区分。

四、图不规范

图的不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图序的应用全书没有统一。教辅图书或套题中,有的图有图序,有的没有,或格式不一致。规范的做法是:如果编序,则全书统一编号,且格式一致;如果不编序也不致引起歧义,则统—不编序。

文中题目内容与图不搭配。比如题目为“某化工厂……”但图中所示却为“工厂”,图文指称应一致。有些内容正文题目里提到,相应的图里却没有,比如题目里要求看“交点A”,“A”字样则应在图上对应位置标出来。

做图粗糙、不精致。如有些图上的字母压线,需调整;线段或封闭图形接头处,要么超出要么接不上,需重修或补充完整;函数图形中抛物线、椭圆不对称,平行线不平行等均需重画。粗糙的图的实质就是错图,主要是排版人员不认真或不理解所致,编校人员应提醒改正。

图位置错。图书正文中,应先文后图,有些图却排在了文前,或图所示的内容过于远离该指示的位置,容易产生歧义。

线段长短不一致、角度不对。同一个数轴上的同一数值应表示同样长度,却不等长。几何图形因为排版的关系,长度、角度往往不准确。因此,编校人员在编校稿件时,应充分利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保证图与文所示长度、角度相符。

线段的粗细、虚实出错。同一个图形上,本应粗细相同的线条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立体图形中,实线表示看得到的部分,虚线表示看不到的部分,但虚线画成实线,实线误为虚线,也需关注和更正。

物理、化学配图。物理图要看是否符合物理知识和题意。物理的电路图最容易出现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的情况,电表的指针没归零。物理电路图中,连接点要看有没有实心点。化学图要注意符合不符合化学实验的要求,比如试管伸入瓶中的深浅,瓶塞需不需要,夹子的摆放位置,普通酒精灯下是否忘记加铁丝网,等等。

此外,图中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应保持一致;坐标图的原点,应为斜体大写英文字母“O”,而非斜体的小写英文字母“o”,也不是阿拉伯数字“o”;各图标题和图内各种文字,字母的字体、字号也应一致;原图大小比例欠妥的,应重新制图。

五、表不规范

表的不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位置错。未遵循文先表后原则,阅读不方便。

表序、表名问题。同一书内,有的表加了表序号,有的却不加。有的表格有表名,有的没有,都应作统一处理。

长表或宽表的转折问题。表折栏后未使用双线分隔开,左右折栏表内容上没有左表末栏接右表表头下第一栏,上下折栏表内容上没有上行末栏接下表表头后第一栏。

插页表。插页表如果超过开本一般不占页码,在印刷前须标注好:“插页插在第×页后”,但容易出现因为页码变动后没有对照,表没有出现在指定页的情况。

可以不跨页的表跨了页。在不跨正文标题的情形下,表格本来排一页就可以的,却断开排成两页续表,不便于阅读。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文字上提,补人上页空白处,表转下页内排完;如果是跨了标题,则仍然断开处理。

数字末尾对齐的问题。表格的内容如是数字,应个位数对齐。有的是居中排版,有的是末尾数对齐,而末尾数有的是小数点后几位,这样的对齐方式不利于数据比较,不能一目了然。

针对上述问题,出版机构首先应提高教辅编校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把质量关;其次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针对教辅图书,还应适当追加编校次数;同时注重采用模板方式进行对比编校,如制作对应的标准模板并附上详细的操作指导说明。这样,在编校工作中特别是在出版时间紧的情形下,有助于编辑校对人员减少误判,对降低图书错误率有一定效果。

(张丽华,云南大学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编校教辅经验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乐淘淘“先进”经验
中国首个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发布
乐淘淘“先进”经验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