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出版盈利模式的思考
2016-12-07李阳
摘要:学术出版作为一种重要的出版类型,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知识创新、文明传承的需求。我国学术出版规模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繁荣发展我国的学术出版,必须深刻分析我国学术出版的现状,以此为基础,分析学术出版与运作管理模式,探索学术出版新的盈利模式。
关键词:学术出版;现状;盈利模式
这里要谈的学术出版范围以某一学术领域的专著和高端教材为主,读者群比较狭小且集中,收益不能靠市场销售支撑的图书模块。学术出版发展现状中,既有发展优势,也有制约性因素,学术出版事业要想良好可持续地发展,这两者都需要考虑进去。
一、学术出版现状
我国的学术出版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首先,学术出版规模大,2012年,全国出版图书将近40万种,其中有关学术出版的占了90%以上,年出版学术类图书占新书总品种的四分之一,其中包含了22000种左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19000种左右的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类图书。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不断涌现出大型学术出版工程,促进了许多学术文献、大型丛书的问世。国家在学术科研图书出版方面给予了积极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中有15%-20%都会转化为相关的出版行为,用于购买图书资料,或者是直接资助出版。
我国学术出版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制约性因素,对我国学术出版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就是学术图书投入与产出之问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我国能够被国内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学术图书总量为六千多种,权威期刊及核心期刊占比分别为5%、6%-20%,能够被译成其他语种并进入国际级别的学术交流体系更是不过千种,学术图书出版投入与产出比例存在较严重的失衡现象。我国的学术出版虽然数量巨大,但质量大多较低,学术上真正的原创不多,真正前沿与实用的也不多。
二、学术出版管理与运作模式分析
大学出版社由于背靠高校丰富的出版资源和雄厚的学术基础,学术出版比重一直很大,也是大学出版社图书构成中的特色部分。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例,近几年该社在学术出版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由原来的补贴出书比重较高和总体盘子较小发展到今天国家部委级项目增多,且整个学术出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交大社学术类图书的构成,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一是重点立项图书,即获得国家部委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的出版系列图书,如东京审判系列;二是重点学术图书,即有学术价值,作者的学术地位也有保证,反映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专著和系列;三是一般的学术图书,即学术价值一般,且有出版需求的图书,或者是小读者群体的教材。目前这三类图书的盈利模式基本为补贴出版,区别在于经费的出处和项目的规模。需要思考的是,这类图书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稳定,作者和编辑对此类选题都有需求,因此要宏观考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使之有序、稳定的发展。
1.重点图书:确保完成,巩固优势
重点立项图书申报成功后,在开发后续项目的同时,要保证已立项的图书出版进度和质量,实施精品战略,这对提升出版社的声誉和后续立项有很大的促进和影响力。具体的项目调研、开发、申报专人跟踪,责任到位;现有的生产调动会要在重点项目的跟踪实施中发挥作用,对项目的进度起到跟踪、协调、推进的作用。目前这类项目可能存在的较大问题是项目整体运作、跟踪、延伸方面的工作较被动,基本上是跟着进度跑,编辑需要增加专业动态了解,提升与资深作者沟通的能力,努力达到引导性的介入。
这些学术著作有学术高地的作用,对该领域的发展有引领作用,对应的作者也是重量级的学者、大师,在学界有话语权,对图书的推荐可以带动整个学科的出版、教材、评奖等重大活动的进程。落实项目,保持沟通是该类产品后续发展的保证。
2.学术著作:立体运作,资源利用
这一块是出版社要悉心经营的部分,因为作者的学术地位和图书的内容专业水准,对整个出书品质和建立学术地位极其重要。这部分图书转化成获奖图书或立项图书的可能性很大,而作者群的积累和维护能保证重点图书的稿源和内容的水准。同时,高端学术著作往往带动着教材的开发,容易形成从专著到教材,从单品到系列的格局。
这类著作可以考虑立体开发,将出版资源充分再利用,向版权输出和数字化出版方面拓展。结合该领域学术发展动态和作者本人学术地位的提升,可以将部分已出版的著作以丛书形式再结集出版;这里的数字出版不是简单的纸书搬家,优质的内容加合适的媒体呈现形态,打包成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并以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才会形成让用户付费的最大可能。可考虑借鉴科学论文的分享方式运作专著类资源,这_点在后文具体展开。
3.一般学术专著:规范管理、拓宽思路
这部分选题目前基本由编辑自行联系或者作者提供稿源,占学术出版的比例较大。这类图书的补贴较少,也难在学术领域获得认可和声誉,但由于没有市场风险,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稳定收入,所以编辑对此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性。该类著作的作者群体往往是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尚不成熟,但其中部分会成长为中青年学者,对出版社的感情较深,会成为稳定的作者队伍中的一员。
院系联系编辑制度可以对校内教材和专著进行划分管理,但对校外的联系基本属于编辑的自主行为,可以考虑由社领导专门管理,带领编辑团队深入合作一些基础较好的院校,建立出版社与该院系的整体合作计划,有系统、有规划地开发教材、积累作者队伍。很多院校的出版资源和出版资金都相当丰富,值得认真跟进。有这样几个院校的稳定合作,在积累丰富的图书、作者资源外,还能培育未来的学者和有分量的专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编辑的组稿和与作者的联系增加专业性,规范合作内容,加强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避免编辑为争取稿源降低补贴标准,造成出版社对外形象不一致、不专业的问题;同时对编辑开展有效率的组稿工作也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合作的建立对开展校本教材的组稿和发行工作也非常有利。
一般学术著作的盈利来源于补贴,因此严格控制成本很重要。首先,学术专著的印数要按需而定,在按需印刷越来越普及的现在,一般的学术著作若不控制好印数,原本不多的补贴就被消耗了。除了管理部门对样书的需求,要尽量压缩印数,摒弃那种“多印点卖了就是收益”的念头。即使确实有加印的需要,目前的印刷技术发展足以满足极少量的按需印刷,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其次,运作中要加强成本概念,量人为出,认真核算。另外,不排除一些学术图书转化为市场图书的可能。学术热点的出现、作者的成长都有可能对已出版或将要出版图书的市场表现产生影响。
三、学术专著出版新盈利方式探索
上述学术书籍的大致分类比较粗略,主要是想说明不同层次的图书侧重点不同。关于学术图书的盈利方式,除了基金和补贴,是否可以探索其他盈利方式?国际出版商用图书的高定价解决了专业出版印数小的问题,但在国内,这个方法不合适也不容易被接受。一些学者及出版业内人士对收取出版补贴持异议,认为这样会破坏学术氛围,导致良莠并存的现象。这些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但对出版补贴的存在要有一个立足事实的认识:在国内出版界,这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也有着稳定的需求空问,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结题、高校教师考核等支撑着这一空间的存在。出版社接受这个事实的存在并提升图书的学术价值和内容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够在繁荣学术出版的同时,也保证出版社的积极性?
1.借鉴学术期刊的做法
学术期刊的一些做法对图书出版有一定启发。以《自然》为例,该刊严格遵循古老而又耗时的同行评审程序,在学术论文发表之前由匿名专家评判其价值,最终有幸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提交论文总数的十分之一。出版的期刊通过邮件发送给世界各地的订阅者,订阅者付订阅费,从而获得阅读科学界最新重要发现的权利,论文作者则因其论文得以发表而获得荣誉。这样的做法在学术期刊界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一般来说期刊的运行收益大约在20%左右。这种方式与国内的邮发期刊方式基本相同,差异在于期刊的定价。
2.创新开放获取式的出版模式
开放获取作为新的出版模式,目前受到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2007年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科学家创立的《尖端学科》,作为全球第五大开放获取出版商,是发展最为迅速的OA出版商之一。其每年出版的论文数量成倍增长,出版领域涵盖14个学科和医学专业。2012年,Frontiers共发表了5000多篇论文,而且其市场依然在不断扩大。Frontiers采用的同行评审程序也不同——评审专家为大家所知,最终入选论文占提交总数的80%到90%,仅有少数具有致命缺陷的论文遭到摈弃。入选论文作者支付750至2600美元的出版费,而读者则能免费获取这些文章。每篇论文的价值在其发表后才能得到评判,其评判标准为下载次数等各种互联网指标。
这种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是否会对学术书籍的出版模式和走向有影响呢?考虑到国内学术出版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评审及考核管理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包容的、读者免费获取资讯的平台有存在和发展的巨大空间,要解决的是评审及考核管理认可这类出版的问题——如果认可,学术图书和期刊出版的瓶颈将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同时出版方也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传统出版商而言,按需出版学术著作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参照期刊的做法,在数字平台上共享资源,便可吸引大量的用户和投稿者,形成以网络为基础的社团,而这个社团恰恰是数字出版和营销寻求定制服务的基础。
这种开放式的出版模式目前在国际科学期刊界已经比较成熟,考虑到国外学术界的氛围,该模式还会继续发展;但图书界尚未有类似平台,这与图书篇幅较大、时效性不是很强有一定关系。分析一般专著的内容和作者构成,年轻教师较多,结题论文或博士论文的比例也比较大,在图书出版的同时,也开辟共享获取的平台,盈利上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出版资源的数据化积累和对这类平台的一种尝试,是可以考虑的。
3.积极输出版权,实施“走出去”战略
还有一种盈利模式就是版权输出,近年来出版社在这方面有长足的发展,输出的学术著作品种已近百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上升中,这方面的战略机遇来自中国学者不断提升中的创作能力,海外出版商对中国图书的重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走出去”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运作这类选题的编辑从策划组稿阶段就要有意识地考虑到版权输出,帮助并引导作者以国际学术视角审视自身的研究领域,为出版社的版权输出创造更大的备选名单。多数作者是欢迎国际出版机会的,这样的平台对策划和组稿是有促进作用的。
(李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古籍文献图书事业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