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浅探
2016-12-06许玉丁祥胜
许玉 丁祥胜
摘 要:通过探讨提升资助育人水平,树立全新理念;加强学生教育,使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诚关怀,加强引导,进一步完善“心理扶贫”机制,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 学生资助工作 育人
为了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国家逐渐建立起以“奖、贷、助、俭、减、免”等有机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资助体系确实解决了许多学生经济困难方面的问题,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从“助困”到“解困”,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体现公平,仍值得探讨。[1]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贫困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认定体系
学生资助工作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成本逐年增加,这就使政府或社会的资助尤为重要。[2]
高校目前认定资助对象的依据和标准还是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生源地的村、乡、县三级家庭贫困证明,有的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时存在不真实成分,有些学生虚构或扩大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且很容易获得当地民政部门的印章,这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了难度,致使评定标准较难把握。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会随着实际经济情况发生变化, 如不能及时变更认定对象,会导致资助政策难以全面准确地体现在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身上。[3]
2.资助工作偏离“育人为本”理念,学生感恩意识单薄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给他们带来知识和心理上双重帮助,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各方面的不完善致使学生资助工作“育人为本”的初衷有所偏离,高校对学生的资助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有所侧重,才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4]
有许多受助的学生缺乏感恩和诚信意识,依赖资助,没有真正认识到资助的内涵。助学贷款是重要的资助手段,但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存在还款信用危机,利用毕业后工作的流动性作为避风港,不偿还贷款。贫困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更应有感恩意识并以实际行动感恩国家、感恩社会,但实际情况是其感恩意识普遍比较单薄,对父母的培养缺乏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情、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资助缺乏感恩之意,认为国家及社会给予的资助是理所应当,不思回报,这种现象虽然占少数部分,但会给学校的声誉、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5]
二、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思考
1.提升资助育人水平,树立全新理念。
资助育人水平是与育人工作的先决力量,在工作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内容,以“提升能力、意识、素养”为核心任务,构建新型资助体系新思路。学生资助工作突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扶贫与励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以及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操,寓教于助,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意识及奋发进取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学生教育,使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生思想政治包含德育教育,它是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解和对生活学习的认识,但目前有许多高校对此比较缺失。许多学生缺乏感恩诚信意识,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资助,或是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在具体工作中,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认识资助育人的含义,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形成,比如召开励志学生报告会,组织座谈会以增进师生了解,以便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帮助。
3.真诚关怀,加强引导,进一步完善“心理扶贫”机制
“心理贫困”是指主体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贫困”作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贫困大学生这一校园中的特殊群体中,更容易诱发表现出来。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使他们背负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大于其他学生。所以对于贫困学生的关注,不仅要从经济上更要从心理上予以关注,即“心理扶贫”。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及班干同学都要主动关心了解他们,帮助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适时消除心理障碍,让其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素质。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关乎高校稳定和发展,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时效研究是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反思,以便更好服务于贫困学生,这也是构建校园和谐的重要举措,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育人工作平台,才能使学生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宗旨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晖,林美.高等教育公平之学生资助制度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11.
[2]沙爱红.育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2-13
[3]南华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78-79.
[4]余秀兰.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152-163.
[5]张存库,刘晓琳.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