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发展导向的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探究

2016-12-06孙志伟李志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验室职业高职

孙志伟, 李志河

(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职业发展导向的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探究

孙志伟, 李志河

(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促进实验室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通过调查优秀院校的实验室,总结建设管理经验,访谈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的一线教师,结合职业教育实际需要和现代化信息环境对实验室建设的影响来分析实验室在职业教育中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的原则、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课程的评价体系,引导人们重视实验相关人员的培养和体系建设。通过组建完整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体系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 职业教育; 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评价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减少和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招生质量正在逐年下滑。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在现有生源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做好学生的教育培训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紧紧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来展开,综合利用各类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1]。

实验室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室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实验教学成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的建设,所以,积极开展实验室的建设对提高实验教学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质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实验室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实验室在教学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特别是理工类、实践类课程。实验室作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快速发展也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尤其是职业教育实验室,不仅为学校科研提供了条件,更为地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2],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实验室建设在现阶段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实验室建设投入也不断增加。实验室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

1.1 实验室是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知识的平台

实验室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它提供了除教室以外的学习场所。实验室提供一种近乎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3],学生通过实验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从理论转换成实际的平台,为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提供了多方面的情境。传统实验室往往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提供理论教学的实践转换功能。这局限了实验室的功能[4],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实验室可以单独承担实践类课程,不再完全依赖于课本知识的基础。在实验室环境下学习技能有更强的适应性,也利于学生的掌握,并且能够产生长时间的影响。

1.2 实验室为教师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

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知识创造”的重任[5]。实验室在满足知识创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理论知识的研究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才能被大家广泛认可。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直接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工艺的进步多数依赖于在实验室中的不断模拟。从企业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来看,实验室的建设要占据很大的比例[6]。职业院校的实验室强调产学研的结合,技术的创新更多的依赖于对传统工艺的改进,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实验,找出存在问题并改进,促进科技创新。

1.3 实验室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

职业发展导向的实验室建设要以企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作为前提,只有在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要之后才能谈得上发展。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单纯的短期职业教育培训,学校职业教育都需要有完整的理论教学课程支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学校专业应与相关产业结合,产业与专业的结合点主要在学校的实验室[7]。实验室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与产业的需要在为专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为校企的结合提供服务。实验室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分别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也为教师提供科技创新的平台,方便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实验室建设要满足产业专业的对接,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2 实验室建设的原则依据

基于职业发展导向、能力提升贯穿于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发展本质。在充分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下,围绕市场需求结合学校实际以深入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为前提,来进行实验室建设。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实验室的开放性、先进性、兼容性、专业性、规范性、发展性、实用性等多个方面。

(1) 要符合教学的需求。实验室建设是学校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南洋理工学院提出实验工厂的概念以后,实验室的建设也着重考虑了企业因素[8]。但是作为学校的主体,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提供服务,所以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需要。实验室建设要以学科需求为主要依据,设施的采购和组织方式不能完全参考企业。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要适合教师在实验室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多以实际的操作技能为主让学生练习,原理知识的传授需要为学生提供参考模型,教学内容强调动作技能,同时也要为理论知识的传授提供支持,即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课程。

(2)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实习实验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来考虑实验室的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情况下更喜欢动手能力的课程,理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实验室在建设和课程开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根据要开设的课程和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来建设实验室,避免实验室设备水平与学生学习能力不匹配。这样既能有效控制实验室投入成本,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也不断的提升。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的学习能力,也要考虑学生能力提升以后的需要,保证实验室建设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9]。为此,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现在的学习需要和更高的学习需求创设条件。

(3) 提升实验室的开放度。职业发展导向的实验室建设是以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为主要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不是单纯的以提供“就业”,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10]。目前,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参考经验。实验室建设要打破传统的为课程建设的弊端,要让实验室能为更多的人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时的服务。只要在公共开放时间,在校学生都可以通过提供有效证件进入实验室学习,不同专业学生也可以为了更深入学习加入专业学习团队。专业实验室通过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服务提升自身的活力,也满足了更多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自主性和流动性的增强,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为实验室增添了活力,虽然这样会导致实验室管理维护成本的增加。

(4) 加强实验室的对接性。专业与产业的结合是缩短校园与工厂之间距离的有效手段。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深入落实校企合作而不只是停留在签订协议上。尽量协调企业跟学校的关系,让企业进入学校,为学校建立实验室,这样既可以降低实验室建设的成本,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实验室与企业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学校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更新和新员工培训,实验室产品可归企业所有。企业可以通过学校实验室选拔适合自己的员工,学生通过实验室训练自己的技能[11]。

(5) 实现实验室的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的专业性与跨学科性并不是一个相悖命题。在实验室建设初期,我们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该实验室针对某些学科、训练哪些技能。如前面所述,实验室建设的开放性要求实验室不能局限于某一特定学科。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专业,很多专业之间都有着相互的交叉,这样建设实验室能够有效的整合不同专业学员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某些特定的实验室可以独立于各个专业,让校内的学生只要想学就可以加入进来。在不影响正常专业教学的情况下,实验室要为学校相关专业提供服务,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实验室的跨学科建设为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

3 实验室运行管理

管理机制是影响实验室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管理制度能充分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12]。相反,如果实验室管理落后、运行不善也必将导致不能物尽其用,极大的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产出值。所以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要着重考虑实验室的运行管理。

3.1 理顺实验室的隶属关系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验室建设采用校—院(系)—教研室—实验室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明确了实验室的归属,专业针对性较强,实验室易于管理和维护。这种模式下,教研室针对课程需要来建设实验室,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关系融洽、彼此熟悉,工作比较容易协调,教师或实验人员使用实验室方便,也容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13]。

但是这种模式下的实验室建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面向群体较小,针对课堂来设置实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是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演示、验证,不利于学生的自学,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在不同专业之间开设相同课程时,实验室建设重复。这样不利于学校全方位的管理,也不利于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所以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适当考虑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改为学校直接管理实验室,实验室针对不同专业,被多个专业共享。在这种模式下,降低了实验室建设的成本,同时实验室面向多个专业的同学,也便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2 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意义,才能从思想上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养[14]。在实验室建设之初,由主管领导负责,组建结构合理、素质高、人员相对稳定的、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和维护人员。传统实验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集理论与实验教学于一身的教学方式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减少了理论课与实验教师的中间交流,方便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专职实验教师可以与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同时指导学生实验的方式来保证教学效果。

实验室管理员应该是独立与教师与实验教师之外的专职人员。他们负责协调各班级、专业、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为更多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环境。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的管理,要求管理员把所有的设备及时维护,保证设施处于最佳状态,及时更新破旧的、落后的仪器设施,并把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维护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人力资源建设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如人事处、财务处、设备处等,如若有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也必将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所以实验室人员中,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也将促进实验室稳定、高效运行。

3.3 强化实验设备管理

教学设备是维护正常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实验室建设就要明确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配置教学仪器设备,避免购买设备的闲置现象。实验设施的维护工作主要由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来维护,管理员要熟悉实验室的设备功能及运行情况,并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初步处理和维修,对于实验耗材保证能够满足正常教学使用。明确使用某些设施的班级和课程,及时与教师和相关部门沟通,有针对性地组织、调整实验器材的数量和类型。

3.4 规范实验室课堂管理

教师要在实验之前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特别是有危险的实验)。有针对性地对实验学生进行分组,指定每组学习能力强、接受快的学生负责该小组学生的整体指导学习,保证每组同学都能掌握所学知识。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出实验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5]。实验课前教师要与试验管理员联系好,确定自己实验课的仪器需求,保证满足教学需要。

4 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教学评价的效果,完整的、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更是做好其他教学事项的基础。

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出不同实验课程的评价方式,重点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突出学习的全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分为课堂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实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等。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通常参考企业的需求和标准完成对学习结果的评价[16]。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在多个方面,对于人才的评价是表现最为突出之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基本知识扎实,有很好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实验课堂的期终考核引入企业的考核标准,并作针对性的修改,企业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能更客观公正反应学校教学质量,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参考,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5 结 语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17]。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实验室的建设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技术革新提供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1] 迟恩宇. 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4(35):47-49.

[2] 杜中一.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 2015(3):111-114.

[3] 林兆骥. 以教学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 2014(5):581.

[4] 王红萍,翟桂红.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7):367-369.

[5] 孙晓鲤,牛爱芳,杨 沛.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平台[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59-67.

[6] 侯建军.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J].教育与职业, 2008(23):24-26.

[7] 鲁越青,朱小芳,白忠喜.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管理职能整合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4):146-149.

[8] 雷正光.“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13):9-11.

[9] 陆俊杰.“就业导向”理论辨析与实践探究[J].职教论坛, 2004(7):4-7.

[10] 张喜堂.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工厂”实习平台构建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8):54-56.

[11] 邵金芳.关于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14).

[12] 许秀云.发挥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积极作用[J].太原科技, 2007(6):89-90.

[13] 陈 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14] 杜 鹃.强化实验室建设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72-74.

[15] 申忠民.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J].教育教学研究, 2013(43):224.

[16] 朱 瑾,范 莹,普 奕.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网络学历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6): 7-8.

[17] 逯荣丽.对高职艺术专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 2011(26): 47-49.

Research on Career Development Guidanc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SUNZhi-wei,LIZhi-he

(Schoo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edia,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China)

Labora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skills, which is the main go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aboratory cannot be ignored. As a platform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aboratory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ationality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By summarizing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terviewing the first-line teacher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laboratory,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and moder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e paper impacted on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alyzed laboratory important ro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guide the cultivation of experiment personnel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laboratory management; laboratory teaching evaluation

2015-07-19

孙志伟(1986-),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Tel.:18636781625;E-mail:220zhiwei@163.com

李志河(1974-),男,甘肃庆阳人,博士,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Tel.:15835783290

G 719.2

A

1006-7167(2016)05-0257-04

猜你喜欢

实验室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